硝煙疆場馳騁
--蓬萊吳佩孚家族
出身登州吳氏家族的吳佩孚,受吳氏家族至德家風的影響而養成了愛國的浩然正氣。戰亂又使他走上軍閥的道路。歷史與現實,主觀與客觀賦予昊佩孚復雜的命運:他一度馳騁疆場,常戰常勝,在直皖、直奉的較量中走向權力巔峰;也曾鎮壓工人罷工而與民眾和正義為敵;還曾抵制日本入侵而留下可贊的晚節。吳佩孚是一個復雜的人物,正如他所處的復雜的時代一樣。
(一)家族淵源
吳佩孚于1874年4月22日,出生于山東省蓬萊縣城。
蓬萊古稱登州,這是一個富于神話傳說和產生過民族抗倭英雄的地方。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曾記載:"海中有三神山,名日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蓬萊是否真有仙人,雖然早在唐代詩人李白就以"煙波微茫信難求"中做了回答,但萬里煙波、仙閣凌空、海市蜃樓的自然美景卻吸引了自古以來的文人才俊.更何況在這樣一個美麗如畫的半島上成長起了明代杰出的愛國將領戚繼光。家鄉的美麗與雄壯,熏陶和激勵了生于斯長于斯的吳佩孚,為他的一生打上了永不磨滅的家鄉烙印,使他由愛鄉之情,升華為愛國之心,"坦蕩中外,牢不可破"。
對吳佩孚一生影響深遠的不僅是他的出生地,還有引以自豪的吳姓先祖。吳佩孚曾經懷著自豪與無限崇敬的心情考證他的族譜、世系。按照考證結果,他的祖先可以上溯到西周太王,"按吳氏原泰伯之后,泰伯乃太王之子。太王有三子:長即泰伯,次仲雍,次王季。三子各傳支派,惟王季之子為文王,名姬昌。生而靈異,天資卓邁,駕乎諸史弟上。因太王愛其姬昌,欲令其繼承基業。既欲文王承統,必得天獨厚傳之王季,而季又非長子。太王雖有此意,而示出諸口。時泰伯、仲雍,均仰體意旨。不僅太王愛其孫,即泰伯、仲雍之愛侄,較自愛其子猶切。及太王患病,泰伯仲雍借采藥至吳國(吳為今18江蘇省地)乃入吳籍,斷發文身(今中國人人外國籍亦然)。及太王去世,國人無能為繼者,長子次子久喪回國,治喪畢,王季不肯擅君位,送印綬與泰伯,泰伯不肯受。二送仍不受,三送終卻之。......三以天下讓。"而吳佩孚的始祖就是江蘇延陵郡(常州)的吳季札,又稱延陵季子。據《南雄吳氏聯譜》和吳道誠主修的登州《吳氏族譜》記載,登州吳氏來源于泰州,而泰州吳氏又起源于浙江吳田吳氏。"吳田吳氏自衢之開化椏山而遷,因以姓名其所居之地日吳田。"吳田吳氏是明代浙江山陰吳氏后裔。吳田宗族的第十四世祖吳潮,是從吳田遷往泰州(今江蘇泰州市)的始祖。后來,隨著家族的繁衍發展,到吳佩孚的第十七代祖時便又從泰州遷到山東蓬萊,后裔演變成登州吳氏。登州吳氏人員倒還算興旺,只是家族并不顯貴。據吳佩孚考證,從泰伯到他的父親吳若天,吳氏共經歷了一百二十代,也就是說,他即是吳泰伯******百二十一代嫡孫。他是"三讓天下"而被先圣孔子稱頌為"至德"的吳泰伯之后。這種來自家族的光榮,足以讓他引以為自豪并以之作為一生的行動準則,只打天下,不坐天下,不積私財,為人清廉。吳佩孚一生始終恪守這一祖訓和準則。
(二)近代軍閥
1.少年窘境
吳佩孚的整個童年和少年時代都是在貧寒的家境中度過的。吳佩孚的曾祖吳恂伊、祖父吳陛宰,都是平凡忠厚的長者,傳給他父親的只有一個位置閉塞,經營艱難的小雜貨店。吳佩孚本有弟兄三個,兄長觀孚早天,還有一個弟弟文孚。這樣,行二的吳佩孚就成了實際上的長子。因而父母對他特別寄予厚望。吳佩孚的父親吳若天也是一個老實忠厚的人,一生勤奮,盡力地經營著祖上留下來的這份惟一的財產,雖然在經營方面并無多大起色,但作為七尺男兒,卻有一腔強烈的民族情感。1871年,琉球漁船漂流至臺灣,與當地高山族人民發生沖突。日本競借此尋釁,悍然派陸軍中將西鄉從道侵擾臺灣。他們的侵略行徑遭到愛好和平的臺灣高山族和漢族人民的頑強狙擊。日本進退兩難,被迫尋求外交解決。軟弱的清政府競在勝利的情況下,與日本簽訂了《臺事專約》(又稱中日《北京專約》),本已在戰爭中處于劣勢而進退兩難的日本通過條約向中國勒索賠款白銀五十萬兩。消息傳出,中國百姓極為憤慨。這樣的政治環境不能不影響有民族正義感的吳若天,使他在民族危難的時刻不能不想起明代的登州衛指揮僉事抗倭名將戚繼光。據說在吳佩孚出生的這一天,他的父親夢見了民族英雄戚繼光來到他家。他為此而興奮異常,希望自己的兒子長大后,能保家衛國,抵御外侮。于是,取戚繼光的字佩玉,為剛出生的兒子取名佩孚,字子玉。不僅如此,父親還自吳佩孚童年起,就經常給他講戚繼光的故事。這些愛國的啟蒙教育,使吳佩孚建立起了牢固的民族自強意識,也使他在以后四夷交侵的動蕩局勢中,始終挺立著不當漢奸,不住租界,不舉外債,不甘外侮的民族大義與氣節。
1879年,吳佩孚六歲,望子成龍的父母把他送進了私塾,希望他能學有所成,光宗耀祖,也報效國家。父母勤勉經營,勉強維持一家的生計。但不幸的是,1887年,吳佩孚十三歲時,父親去世。父親的去世,使本來就很艱難的吳家生活更加艱難。寒門的孩子早當家,窘迫的家境,使十三歲的吳佩孚早熟起來,他發憤讀書,勤勉自勵,學問扎實,進步極快,放學后,則盡量幫母親分擔家務。但即便如此,靠母親一人,仍難以支撐全家人的生活。年幼的吳佩孚擔當起長子的責任,他說服母親,一邊繼續讀書,一邊到附近登州水師營當了一名學兵,每周兩天的操練課,可以使他得到每月二兩四錢的銀子貼補家用。就這樣,繼續維持著他的半工半讀的學習生涯。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中國軍隊連戰皆敗,旅順、威海衛相繼失陷。登州也遭到日本軍艦的炮轟。少年吳佩孚對日倭的憎恨自然又增加了幾分。1896年,戰爭剛剛結束,恰逢科考,二十二歲的吳佩孚以優良的成績通過院試,高中秀才。考中秀才,意味著以后進身有望,意味著他可以有資格招收學徒,一邊教學,一邊苦讀,以備繼續參加將來的鄉試,進身舉人,在仕途上打開一條出路。這應該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但是,動蕩的年代,常常事與愿違。吳佩孚在考中秀才的第二年,因大鬧蓬萊縣電報局長翁欽生的堂會,惹怒了被請來看堂會的蓬萊知縣,而被"革掉秀才",下令通緝。家鄉難以繼續立足。本來前途一片光明的吳佩孚,突然面臨著人生的轉折。所謂"傾巢之下,豈有完卵",動蕩的時代,把每個人的命運也拋入動蕩之中。二十三歲的吳佩孚從此遠離家鄉,在艱難與動蕩中尋求生機。
2.投筆從戎
1898年,也就是正當康、梁在京推行轟轟烈烈的維新變法的這一年,吳佩孚從家鄉逃至京城。在這一段時間里,吳佩孚經歷了有生以來最為艱難的日子--舉目無親,身無分文,靠替人寫春聯和測字算命維持生計,朝不保夕,窮困潦倒。但也正是這段艱難的歲月,鍛煉了他的堅強意志,使他學會了在逆境中挺立。后來,到北京做生意的堂兄吳亮孚,給他指出了投身行伍的出路,于是,他由北京來到天津,投靠到淮軍聶士成的帳下。
1899年,袁世凱編練武衛軍,聶士成所部改稱武衛前軍,成為清朝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