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繪畫名家
--安吉吳昌碩家族
吳昌碩一生顛沛流離,歷盡艱辛、動蕩與戰亂,但始終不曾放棄藝術追求,終以金石、書、畫、篆刻多項才藝而揚名海內外,是安吉吳氏家族的驕傲。
(一)家族淵源
浙江安吉的吳昌碩家族是江蘇淮安吳氏的一支。淮安是江蘇吳姓的重要聚居區。據吳昌碩自撰的《吳氏列祖諸傳》所述:"時高宗南渡,公不欲居都會,孥舟泛苕水,曲折尋其源,抵安吉州南之魚他鄉即所謂鄣吳村者,故鄣本漢郡,在深山中,公樂其風土,遂家焉,是為吳氏之始祖......"可見,早在南宋建炎初,金兵南侵,宋室倉皇南渡的時候,淮安吳氏家族的吳瑾便挈家人南遷,溯苕溪而上,定居于浙江安吉縣鄣吳村。其實,鄣吳村古屬湖州的孝豐縣,安吉、孝豐兩縣從明孝宗二年(1489)以來一直分治,直到解放后的1958年才合并稱安吉縣。
鄣吳村位于浙江省西北角浙皖兩省的交界處,村子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村前的金華山和村后的玉華山遙遙相對,苕溪繞村東流,滋潤了村東的千頃良田,村頭溪邊古樹參天,鷗鷺盤旋,鸝蟬鳴噪,更襯托出鄉間的恬靜。查《孝豐縣志》,元代大畫家趙孟煩曾有詩贊日:"山深草木自幽清,終聞鶯不見鶯,好作束書歸隱計,蹇驢來往聽泉聲"。地處深山的鄣吳村到明代始因吳氏的遷入而聲名鵲起:明中葉,吳瑾的九世孫吳龍、吳麟及吳麟之子吳維岳、吳維經相繼得中進士,一時號稱"父子叔侄四進士",其問數十年,吳家在此大興土木,廣拓宅基,建造了豪華的府邸、雄偉的牌坊、莊嚴的祠堂以及無數的亭臺樓閣。雕梁畫棟,飛檐高墻,其聲名大大超過孝豐縣城,因而有"大大鄣吳村,小小孝豐城"之說。經過明清四百多年的經營與繁衍,到晚清鄣吳村已發展到擁有五六******之眾的大村,成為孝豐******大鎮。
吳瑾的第十九世孫吳芳南(號涵芬,生卒無考),是吳昌碩的曾祖。據《吳氏宗譜》載,他是清國學生,例贈文林郎,敕贈修職郎。三夫人:原配陳氏,庠生陳汝信女;繼配沈氏,庠生沈德治女;續配馬氏,庠生馬顯文女;均例贈孺人。生一子一女,女適德清縣嘉慶戊午舉人己未進士陳白云。子吳淵即吳昌碩祖父,原名應保,字和甫,號目山,生卒無考。清嘉慶戊午科舉人,截取知縣,改授嘉慶府海鹽縣教諭,安吉縣古桃書院山長。
著有《天目山房詩稿》。原配章氏,庠生章學昌女;繼配李氏,中城兵馬司指揮李葆光女;嚴氏,國學生嚴采臣女。三婦人均例贈孺人。吳淵共生四子一女。長子吳開甲,號春孚,生卒無考,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科副貢;次子吳逢甲,號韻江,九品銜,生卒無考;三子吳先甲,幼殤,生卒無考;四子吳辛甲,即吳昌碩之父。號周史,又號如川,生于道光元年卒于同治七年(1821~1868),咸豐元年(1851)辛亥科舉人,截取知縣,欽加同知銜,著有《半日村詩稿》。原配萬氏,孝邑例貢生議敘八品頂戴******杰女。繼配楊氏。吳辛甲共生三子:長子吳有賓,幼殤,生卒無考;次子吳俊卿,即吳昌碩;幼子吳祥卿,生無考,卒于咸豐十一年(1861)。
(二)繪畫名家
1.少年發蒙
吳昌碩,名俊、俊卿,字倉石,六十九歲后更字為昌碩,別號缶廬、苦鐵、破荷、大聾等。1844年出生于鄣吳村。
吳昌碩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國的動蕩年月。在他出生前四年,即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古老、封閉的中國從此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的雙重壓迫,激起了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的不斷反抗,在吳昌碩七歲那年,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反抗斗爭--太平天國運動。但是,這次席卷全國的農民反抗斗爭還是在封建勢力和帝國主義的聯合絞殺下失敗了,接著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13戰爭,中國的災難日甚一日,中國人民尋求救國救民道路的努力也不斷深化,由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但是奮斗的中國人始終陷入失敗和迷惘,直至1921年***************成立后,才將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領上了正確軌道,如火如荼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從此展開,中國革命煥發了新的生機。
這一時期,伴隨中國社會經濟基礎的急劇變革,作為上層建筑的文化藝術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新的考古發現不斷問世,帶動了文字、音韻、訓詁及金石考據學的勃興,而所有這些,又深刻影響了刻印、書法、繪畫及與時代緊密相連的詩詞歌賦戲曲等相關藝術形式的崛起。生活于這一時代的吳昌碩,既受過傳統思想的熏染,又深感新形式的激蕩,在精神的苦悶與彷徨中尋求著民族、國家與個人的生活出路,所謂"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一介文人吳昌碩人仕不成,只好用藝術發泄胸中的郁悶,追求精神上的自我解放。因而成為工于書法、篆刻、繪畫、詩賦的一代藝術大家。幼年的吳昌碩是在鄣吳村度過的。很小,他就表現出了旺盛的求知欲。先是跟著父親在家念書,七、八歲以后,入溪南吳氏家塾"溪南靜室"讀書,翻山越嶺十幾里路,風雨兼程,從不間斷。父親是引領吳昌碩藝海乏舟的*********。吳辛甲雖有"截取知縣"的資格,但素性淡泊,不慕名利,一直賦閑在家,以耕讀為生。喜吟詠,善金石。乃父的喜好與追求強烈地影響了吳昌碩。使他從幼年時起就酷愛治印。家貧無力購買刻刀刻石,便以鐵釘為刀,古磚為石,常喜獨處窗前,反復琢磨,終日不倦,為此同伴送給他一個頗具女性化的綽號--鄉阿姐。
2.青年動蕩
清咸豐十年(1s60),吳昌碩十七歲,太平天國的一支攻人湖州,經廣德間道安、孝兩縣,南下杭州,在鄣吳村附近與清軍和地主民團遭遇,雙方旗鼓相當,相持不下,在湖州鏖戰半年之久,村子經此戰火,化為一片焦土。加之隨之而來的瘟疫、饑荒,百姓或死或逃,一度繁華的大村鎮,頓成荒涼的無人區。吳昌碩一家也難以幸免。他的祖母嚴氏,母親萬氏,妹妹(佚名)、弟弟祥卿,聘妻章氏全部死于這場戰亂。他和父親躲入山中得以大難不死。其間,他輾轉流浪于浙、皖、鄂等幾省,以乞討、作傭度日,屢遭生命之險,嘗盡人間辛酸。直到五年后的同治三年(1864),太平軍退出安吉、孝豐一帶,父子倆才重返故里,環境靜謐、人口繁盛的大村鎮,已是一片焦土,滿目蒼涼。二十一歲的吳昌碩與父親背井離鄉,遷居到安吉縣城-安城鎮,蓋了幾間草房,辟出一片菜地,自號"蕪園",父子相依為命,躬耕度日。躬耕之余,吳昌碩始終不忘拼命借書讀書,二十二歲時,在縣學官的催促下,參加安吉庚申科秀才考試入圍,但繼承乃父秉性,且對腐朽的清朝統治失望透頂的吳昌碩始終不以科考入仕作為平生追求,此后一生無意仕途,致力于藝術追求。在"蕪園"耕讀期間,吳昌碩與施旭臣、嚴履庵、朱正初、錢鐵梅等好友頻繁往來,布衣粗食,以文會友,樂在其中。為了紀念這一段難忘的時光,吳昌碩曾以"蕪青亭長"為號,在《缶廬集》中有《別蕪園》、《蕪園夢中作》、《夢蕪園》等多首以"蕪園"為題的詩,其中,《蕪園夢中作》回憶了在蕪園和左鄰右舍故人一起暢飲的情景;"東鄰西鄰攜酒壺,南枝北枝啼胡盧。綠竹滿庭自醫俗,青蕪做飯誰索租。眠展蕉陰葉葉大,坐聽檐雨聲聲粗。夢醒燈火醫寒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