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儒林叛逆
--全椒吳敬梓家族
清代已走向衰敗時期,全椒吳氏家族,因吳敬梓及其不朽之作《儒林外史》而蜚聲中外。吳敬梓出生于曾是鐘鳴鼎食的全椒吳氏大家族,至其父家族已顯現破敗之相,但深厚的家學淵源仍賦予他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家族的衰敗,生活的落魄,又使他深入民間,了解民生,洞悉社會丑惡,形成了叛逆性格。一部《儒林外史》以犀利的筆鋒,揭示了社會的虛偽與黑暗,推動了諷刺文學的發展。
(一)家族淵源
吳敬梓,字敏軒,號粒民,后又自號秦淮寓客,晚年稱文木老人,安徽全椒縣人,生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卒于乾隆十九年(1754)。吳敬梓出身于大官僚地主家庭,他的遠祖在明朝因為跟隨永樂帝"創業"有功,曾賜食千戶,封邑江蘇六合(縣),后從六合遷居全椒。先務農,后行醫,至清初,有半個世紀的"家門鼎盛"時期。曾祖輩"兄弟五人,四成進士",曾祖吳國對是個八股大家,詩賦也做得很好,在順治十五年登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由編修做到侍讀。那時吳家錦衣玉食,賓客如云,奴仆成群,"一時名公巨卿,多出其門",榮華富貴,極邁頂巔。祖父吳旦是個監生,做過州同知,死得很早,他的伯叔祖吳晟、吳咼,一為進士,一為榜眼,當時都極負文名。到吳敬梓父親時,家道開始衰落。其父吳霖起是康熙二十五年的拔貢,做過江蘇贛榆縣的教諭,為人方正耿直,安于貧困,不慕名利,平時很少與人交往,這對吳敬梓的思想有一定影響。
(二)科舉叛逆
吳敬梓生長在一個漸趨衰落的"名門望族"里。家庭環境使他從小便養成了愛好讀書的習慣。他曾瀏覽"四書五經",涉獵"諸子百家"尤其愛讀各種野史筆記、禁書秘本,從中接受了我國古代文學,特別是古代小說中批判社會黑暗的優良傳統。學習用功,加之聰穎過人,為吳敬梓日后從事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吳敬梓十三歲喪母,十四歲跟隨父親到江蘇東北海邊的贛榆。行千里路破萬卷書,遠方游歷使吳敬梓大開了眼界,擴展了胸襟,豐富了藝術創作的想像力。
"科舉世家"的環境影響和教育,很自然地使吳敬梓踏上了科舉為官的道路。他十八歲考取秀才,二十九歲到滁州參加科試和鄉試,并通過了科試。像他這樣的有才之士,在滁州的鄉試中卻被黜落,而很多不學無術的人,反而高中。這種極不合理的現象,使吳敬梓內心充滿了憤懣。此后,他便無意于科舉。三十六歲時,安徽巡撫趙國麟推薦他應博士鴻辭考試,被他以病推辭,從此不再應科舉考試。
吳敬梓原本是個"家本膏華,性耽揮霍"的敗落世家子弟。又"素不習治業,性復毫上,遇貧即施",加上生活道路的坎坷不平,更是揮金如土,與朋友常"傾酒歌呼,窮日夜"。吳敬梓二十三歲喪父,他雖承襲了父、祖"二萬余金"的遺產,但不出十年,竟把這些家產都賣光了。為此,他遭到鄉鄰的鄙薄與嗤笑,被視為吳家******個敗類,"鄉里傳為子弟戒"。但是,吳敬梓卻并不以此為辱。他有理想,有主見,認為自己的行為高潔奇偉,依舊我行我素。
三十三歲那年,吳敬梓懷著憤懣之情,離開全椒,移家南京,住在秦淮河畔的白板橋西。這時,他的生活已經相當困難。但他對那些惟利是圖的官僚、士紳、商人,仍投以蔑視的目光,而每天與一些具有真才實學的賢達之士"登高舒嘯,臨流賦詩"。另外,他還常同一些社會地位低下的樂工、戲子、歌女等在一起"寄閑情于絲竹。消壯懷于風塵"。定居南京后,吳敬梓先后到過安慶、蕪湖、蘇州、杭州等大江南的許多城市,晚年在當時東南一帶文化和經濟中心的揚州也住過一段時問。他廣交朋友,其中不乏經學家、考古學家、詩人、畫家、數學家、天文儀器研究者等,多數為學有專長而不屬意于功名的樸素士人。這就為他后來創作《儒林外史》中那些正直的知識分子等淳樸可親的形象提供了原型。
為了倡捐修復"先賢"吳泰伯祠,吳敬梓賣掉了最后一點財產--全椒的老屋。此后,他的生計更加艱難,靠賣文和親友的周濟生活,有時因無米下鍋不得不把幾本舊書拿去換米,冬天苦寒,他既無酒食,又無御寒之具,為了取暖,他或一個人在秦淮河北岸,穿著破舊的長袍,翹首行吟,散步到古臺城諸山返回;或邀五、六個朋友,乘月出城南門,繞城墻行數十里,歌吟嘯呼,相與應和,至天亮,入水西門,各大笑散去,夜夜如此,謂之"暖足"。生活盡管如此艱辛,但他從未向貧困低頭,而是更加專注于讀書寫作,越到后來,他的學業越精,文選詩賦,揮筆立成。三十多萬字的長篇鴻制《儒林外史》正是在這一最困難的時刻創作完成的。
1754年,吳敬梓作客揚州,為御寒飲酒,競突患痰涌,不治而歿,結束了孤峭凌厲的一生。
(三)不朽之作
吳敬梓生活在清政權已趨穩固的時代,隨著清王朝在軍事政治上逐步取得成功,其文化專制也日益加深。文人們醉心舉業,八股文之外,百不經意。吳敬梓十分憎惡當時士子的熱衷科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會風氣,把希望寄于落拓不得意的文士和自食其力的勞動人民,懷著這種心情,他寫出了卓絕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不愧為我國古典文學中的一部最杰出的諷刺小說。吳敬梓在清代文網森嚴的情況下,假托描寫明代的事情,用犀利的筆鋒,揭開了當時所謂"承平時代"的表面繁榮的假象,使人們清楚地看到其內部黑暗糜爛,污穢不堪的真相。小說通過鮮明、生動的形象,以揭露作為封建社會上層建筑之一的科舉制度的罪惡人手,深刻地剖析了封建社會末期知識分子熱衷功名,利欲熏心的骯臟靈魂,暴露了他們空疏無知,墮落無恥的丑惡面目,無情地鞭笞了封建統治階級昏聵無能,貪贓枉法的大小官吏和專橫暴虐,貪吝刻薄的豪紳地主;辛辣地諷刺了虛偽、殘忍的程朱理學和封建禮教......,為人們展開了一幅活生生的封建社會的百丑圖。與此同時,吳敬梓還塑造了一些輕視功名富貴鄙視科舉制度的知識分子,歌頌了淳樸單純,自食其力的下層民眾,揭示了在地租、高利貸等殘酷盤剝下難以生存的賣兒鬻女,投河自盡的農民和城市平民的悲慘命運和被逼無路的奮起反抗。
1.抨擊科舉制度
猛烈抨擊科舉制度,深刻揭露科舉制度所造成的敗壞人心,禍國殃民韻罪惡,是《儒林外史》的中心思想。
封建社會的科舉制度,是封建統治者從分科考試中選取人才,分派官職的一種制度。它開創于隋唐,發展于宋元,爛熟于明清。應當說,科舉制在它的上升期確曾是中國古代統治者選拔有用人才的可取途徑,它打破了世族地主對政權的壟斷,給庶族地主參加政權提供了機會,與此前魏晉南北朝依門第、身份得官的九品中正制相比,確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隨著封建制度的爛熟,科舉制也逐步走向腐朽。到了明代,只設進士一科,而且變為主要考八股文。題目只限于四書五經的文句。考生在做文章闡述經義的時候,只能依照題目的意思,模仿古人的語氣"代圣賢立言",不準稱引夏、商、周三代以下的事情,不許闡發自己的見解,更不能聯系當前的政事,只能以孔子的是非為標準,以朱熹等人的注疏為準繩。文章的格式非常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