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至德大旗高高飄揚
吳衛祖
當今盛世,我吳氏宗親研究吳文化,弘揚始祖泰伯、仲雍公暨十九世祖季札公和列祖列宗建樹的至德精神和吳氏優良家風,宗親聯誼及各項有益于宗親和社會發展的活動如火如荼,蓬勃發展。可以這樣說,當代吳氏宗親活動已成為社會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在歷史長河中,是空前的。
正能量、高層次、大聯合、三結合四大趨勢是當前吳氏宗親組織及其工作的主流趨勢,也正在逐步成為其必然走向。
我們尊祖敬宗,每年對泰伯、仲雍、季札三圣祖和眾多的各遷始祖和吳氏先賢名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讓大家緬懷和感受到祖宗的偉大和恩澤,形成孝敬之風,以至積小孝為大孝,大孝而至孝,從而弘揚和激發宗親對民族和國家的熱愛和忠誠情懷,從而更好地繼承和發揚家族優良家風和傳統,以為人、立業和處事。
我們敦親睦族,聯誼互動,每年給老人發放慰問金、表彰******、幫貧扶困、獎學助學,……倡導宗親友悌慈愛,彰賢揚善,讓大家感受到血濃于水和大愛無痕的親情。所有這些,有力體現了吳氏家族文化現象的正能量。
我們研究傳統文化,弘揚吳氏文化、吳文化,高舉至德誠信大旗,組織各種當地的、跨區域的乃至輻射全世界的聯誼活動,開展各種研討會、論證會和論壇。利用網絡和刊物,特別是各會會刊、特刊和專刊與論文集等,重視傳統文化的研究,特別是對吳文化和至德精神的研究,加強對宗親組織、宗親活動及其組織建設、頂層設計與宗親社團管理的經驗總結和理論探討,并且把提升宗族文化現象與民族、國家的利益與發展有機聯系起來,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服務。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不斷提升宗親一切工作和活動的檔次、質量和水平。如此等等,不可勝數。
所有這些,充分彰顯了當代我吳氏家族文化現象的高層次。
我們宗親聯誼諸活動與傳統文化的廣泛深入的研究工作,彰顯了吳氏家族文化現象的正能量和高層次。而其可靠保障不但體現在各宗親組織強本固體,加強自身建設,提升了品位和質量,而且在各項活動和工作中逐步變單獨活動為多邊的互動和聯動。
全國及海外吳氏宗親組織的互動和聯動趨勢越來越明顯,在同一區域或不同區域大聯合的走向日益彰顯,大家互動聯動,甚至一體而動,更讓宗親們看到了團結的力量。宗親組織的合并,更加體現了吳氏大家族的至德精神。整合資源,厚積薄發,優勢互補,揚長避短,做大塊文章。這種主流趨勢,我們必須加以肯定和進一步發揚。所有這些充分反映出我吳氏家族文化現象中組織機構的大聯合趨勢。
特別可貴的是,我吳氏宗親組織與文化研究組織,在爭取政府領導和支持方面做了許多工作,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與社會專業傳統文化研究機構,特別是吳文化研究社會團體的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許多實踐證明:我宗親組織和文化研究團體,只有在黨和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與傳統文化研究專業社會團體緊密合作,工作才能做得更好,走得更遠。
所有這些充分呈現出我吳氏家族文化現象中與政府和專業社會團體的結合,路子走得越來越寬,收到的效果越來越好。
事實雄辯地證明:高舉至德大旗,我們的工作無往而不勝。在此我們希望全體吳氏宗親,要珍惜當今宗親活動和研究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勵精圖治,把我們的工作推向新的高度,取得新的業績。
走什么路,舉什么旗,我們必須立場堅定不移,態度鮮明不昧,工作求真務實。
泰伯、仲雍、季札三公,為我吳氏三圣祖。他們在吳氏歷史發展長河中的神圣地位和巨大作用,不容否定和非議。
泰伯奔吳,建勾吳國,都于梅里。歷史記載鑿鑿,可偏有人缺乏歷史常識卻好事,提出種種質疑,更有甚者,妄以一鱗半爪的考古發現提出泰伯奔吳只到某某地方,也有人提出吳國都城有某某某某等四處。我們以為,外人道不足以在意,可吳家人熱衷于此,就可謂不孝至致了。
就此,我們鄭重聲明:吳國的都城只有無錫梅里和蘇州。而梅里作為勾吳國的開創地和泰伯生活理政之地,是我吳氏無可爭議的產生地和發祥地、泰伯吳氏的祖地。梅里古都,是集祖廟、祖墳、祖地于一身的吳家精神圣地。這圣地尤今國之北京,基督教之耶路撒冷,伊斯蘭教之麥加,印度教之恒河,藏傳佛教之拉薩布達拉宮等等。理應受到我泰伯吳氏的愛護和敬仰!
泰伯吳氏祖地,狹義講就是無錫梅里。蘇、錫、常在吳國歷史、吳文化發展史和吳氏繁衍史上各個階段中都有重大和特定的作用和意義,從這個角度來說,廣義上,蘇錫常為泰伯吳氏祖地。祖地的宗親,應當做好全天下吳氏聯誼活動與文化研究的橋梁和紐帶,應當為全體吳氏作好表率。
至德精神是由泰伯和仲雍二公承繼了先祖,特別是古公父的言傳身教和耳提面命創立的一種精神,又經列祖列宗的繼承和發揚,由十九世祖季札公身體力行,完善并推到******。這是咱老吳家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吳氏文化和吳文化賴以發展的精髓。對于吳氏而言,這一寶貴精神財富,讓我們歷滅國之災而浴火再起,由貴族之巔跌落為尋常百姓而自強不息,人才輩出,建樹甚豐,丁業興旺。而對于相關姓氏及整個中華民族發展中所產生的作用和影響同樣是驚人與矚目的。
至德精神有著極為豐富的內涵和外延。其主要內容為:禮讓、誠信、謙和、忠孝、悌愛、進取。我們應當不斷地對之加以******完整的解讀和研究,以指導我們當今的工作,為推動社會的發展、國家的強盛作出我吳氏應有的貢獻。
十九世祖季札公,是一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和音樂評論家,是至德精神的傳承和發展的里程碑式的圣賢和偉人,也是我吳氏傳世的最為主要的繼世祖。
他三讓王位,躬耕于延陵舜山下吳下里(位于今常州市天寧區鄭陸鎮),逝后葬于札溪畔(位于今江陰市申港街道申浦河西)
他的讓德和誠信彪炳千秋。他的誠信、勤耕、博學、睿智、親和、愛民等言行為世代之楷。可我們不得不在此對于一些不恭宗人的誹謗、非議行為提出批評。有人從古代先人中早已被唾棄的非議沉渣中撈起一些陳詞濫調,對先圣可以說是誹謗。他們說季子的子孫不姓吳,姓季(當然季札后裔中有姓季、延、延陵等的);季子的三讓,失掉了吳國;更有甚者,說“后三讓”是”東施效顰”。
欲滅其國,必先去其史;欲滅其族,必先非其祖。E內不理,無以整外。其他人做這種事尚且居心不良,吳家人做這種事,就更是令親者痛的愚蠢之舉了。
我們必須嚴正指出:一、季子的子孫當然有不姓吳的,但我們姓吳的大多是季札后裔。而有的自稱非季札后裔的正是季札后裔。親戚可亂攀,祖宗不可亂認!我們勸這些人好好去學些歷史知識和譜牒常識再慎重發言,切不可姑妄言之。二、吳國之失,因素眾多,責任主要在夫差。用個不確切的比喻,當今的貪腐現象難不成要建國領袖們來擔這個責?說其“東施效顰”,更是以小人心度君子腹的一派胡言!三、我們可以有學術討論,甚至爭得面紅耳赤。但別出心裁,嘩眾取寵,以某些不是排它性的證據,對祖宗、特別是三圣祖非議誹謗,是我們不能容忍的。這樣的行為也只能顯露出他們自身的無知與心地的丑陋,任其發展,必成亂局。而這些人到頭來也只能是自取其辱。四、我們應當把精力放在弘揚祖德,為宗親多做有益的工作上來才是。
古人云,君子當有所為,有所不為。我們的宗親工作同樣應當有所為,有所不為。
我們必須牢記我們的宗旨和使命。我們必須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我們把宗親組織起來,是為了高舉至德大旗,敬祖尚德,睦族敦親,光前、澤今、裕后。我們每個吳氏宗親組織應當嚴格恪守三大原則:
一、積極向上的奉獻原則。不求名利,只講奉獻,不圖索取,不求回報。二、立足全局的辦事原則。胸有大局和全局,大力提倡三個“有利于”:有利于吳氏宗親的團結;有利于至德精神的傳承和發揚;有利于社會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國夢。三、寬容尊重的聯誼聯絡原則。宗親組織之間相互寬容,尊重,相互學習交流,相互支持幫助,發揚至德精神,謙讓、禮讓、求同存異。
我們再次強調:我們希望也確實需要有一個能統籌兼顧的總領全局的領頭羊。
但是,現實與現狀告訴我們至少是目前條件尚未成熟。我們衷心希望一切吳氏宗親組織(包括海外的),要顧全大局,不稱王,不稱霸。組織無論大小,都是兄弟關系,需要更多相互尊重與理解和包容。要珍惜今天的大好形勢,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以誠待人,以信服人,以貢獻和工作服人。
天下吳氏一家親。如果互相攻訐,甚至反目為仇,兄弟鬩于墻,那么,大好局面必然被毀,必將天下大亂。我們要堅定維護和諧關系和團結局面。
我們相互間必須在上述三大原則框架下,比干勁、比精神、比創新、比貢獻,在相互聯絡交往中“公平、公正、公開”,積極做好各項工作。
我們講求同存異,“求同”就是要劃定******公約數,把“同”逐步擴大而不是縮小。“存異”就是要擱置爭議。許多爭議爭一萬年沒有結果。如譜牒世系之爭,支系所屬之爭,我們必須尊重歷史和譜牒記載有缺失之漏和失實之虞這些事實,互相尊重,擱置爭議,諸說并存。
在工作實踐中,我們做了前所未有的許多工作,我們要認真加以研究總結,升華成宗親組織工作的理論,更好地引領實踐活動,為實踐服務。我們出現的一些問題,也應當運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反思、總結以為后戒。如果你不說,他不提,無有阻止和引領,會讓非主流因素積小而大,影響我吳氏宗親活動和家族文化現象的健康發展。我們應當在團結與睦族的前提下,友好地提出“批”與“評”,我們的工作才會越做越好。正基于此,作此文,如有言辭犀利和不當,請各諒解并指正。
至德無名。無名者,不求名也。我們應當弘揚至德精神,在追求和一切工作中求實,不慕名,更不去追求名利,甘為吳家公仆,默默作奉獻,切實作貢獻。
讓我們高舉至德大旗,努力奮進,共同把吳氏宗親組織建設、聯誼活動和傳統文化研究,特別是吳文化研究等諸方面的工作搞得有聲有色,好上加好。
讓至德大旗高高飄揚!
下一篇:泰伯文化在南康的實踐與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