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吳姓始祖源流史話(六上)
非主流山水間閑云齋.吳敬憲于滬浦
體驗吳文化
吳文化的概念
吳國文化和吳地文化
吳國文化
吳國文化首要的是謙L文化,謙L是相比之下無所爭,相比的標準是義。《論語》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二是開拓進取文化,不爭而善勝。《道德經73》:“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
三是誠信文化,余祭四年季子出使魯、齊、鄭、衛、晉。路經徐時,徐國國君慕季子寶劍,季子心許此劍贈徐君。返國時路經徐國,聞徐君已故,季子悲吊徐君墓冢,祭畢解劍掛墓旁松樹上,贈徐君。掛劍酬心,以完許劍之愿,不失其信。
四孫子兵法:孫子何時入吳,不得而知。孫子如果]有參與戰爭,決寫不出孫子兵法。壽夢稱王,諸樊和余祭與楚、越周旋,為孫子提供了戰爭實踐,結合齊魯文化,孫子兵法在闔閭時初次出廬。闔閭入郢的戰爭實踐,完善了孫子兵法,其中不乏闔閭的智慧。
五城廓:闔閭城建筑精巧,體現了建筑史的高科技。如今但看盤門水陸城門、甕城,可見當時吳國建筑技術高超。城圍護城河,設水陸城門。據記戴蘇州有八門:北有平門、齊門,東有匠門、婁門,南有蛇門、盤門,西有胥門、閶門。闔閭、夫差時始在虎丘山、姑蘇山、靈巖山、香山、西山建造姑蘇臺、館娃宮、香徑、消夏灣、明月灣,為園林之祖。
六娛字,從女從吳,吳女善歌和曲,曰娛。吳語溫婉而軟糯,有所謂吳儂軟語,吳女善歌曰吳Q,吳Q含蓄纏綿、隱喻曲折。吳Q為吳民歌詠,如《子夜歌》:“長夜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聞歡喚聲,虛應空中諾”!
七季札是吳王壽夢的第四子,襄公二十九年吳公子札來聘,請觀于周樂《周南》、《召南》,為之歌《邶》、《{》、《衛》,為之歌《王》,為之歌《鄭》,為之歌《齊》,為之歌《豳》,為之歌《秦》,為之歌《魏》,為之歌《唐》,為之歌《陳》,為之歌《小雅》,為之歌《大雅》,為之歌《頌》;見舞《象》《南a》者,見舞《大武》者,見舞《韶C》者,見舞《大夏》者,見舞《韶》者。季札聽歌見舞,評論民風政風,有獨到的見解。是時吳國音律歌舞之盛,可見一斑。
吳國文化精神是謙L開拓,文盛武備,終于以弱勝強,以小勝大。
吳地文化
吳地地理環境
海外東經: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為水伯。在虹虹兩水間。
朝陽之谷是谷地,這個谷地在上古仍在海外。而且在東方,在兩水間。
這個谷地在蘇南,蘇南西依寧鎮山地,北靠大江,東瀕大海,南臨大湖。
這個谷地在寧鎮山地以東,即自丹徙以東至昆山、太倉。在兩水間。兩水間在那里?兩水在今太湖(古震澤)和大江之間。
《道德經6》:“谷神不死,是謂玄牝(pìn)。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這個谷地,被大海、大江、大湖、山地擁抱。恰似玄牝之門,綿延人丁興旺,數千年繁華似景,孕育了吳地文化。
泰伯南遷▲梅里北,與yu國為鄰。見震澤如稷澤,這里湖蕩密布,魚米之鄉。
吳地自然資源
這兒考古發現太湖流域早已有稻作文化,在6000――7000年前吳縣的草鞋山一遺址發現先民的水稻田,后來出現了《稻品》。宋代方志中記載的水稻品種在吳地有昆山、常熟、蘇州、杭州、湖州、歙縣,有水稻品種131個。
這兒蠶桑遍布,繅絲織錦,后來出現了《蠶經》。造就了滬蘇杭紡織絲綢業的發展,******特色的工藝有蘇繡,成為華夏精粹之一。
這兒河港交錯、湖蕩密布、水鄉澤國,震澤浩瀚,漁業資源非常豐富,后來出現了《魚經》。銀魚、梅鱭魚和白蝦被譽為“太湖三寶”。
這兒茶樹遍布,后來出現了碧螺春、龍井、茉莉花茶,茶中仙品。
吳地人文
昆曲、蘇劇、蘇州評彈,都用吳語演唱;江南絲竹、古箏、古琴、笛子等曲藝,玄妙觀道教音樂,音韻多淡雅清麗、婉轉悠揚。(待續)
上一篇:華夏吳姓始祖源流史話(五)
下一篇:隱九宮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