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九宮格局
三名,指歷中九宮的第三宮,即東方震位 。
七三
七名
晉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人倫有禮,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
再三
再名
重復
興三
興名
起也
九宮”的說法,古有:歷中九宮;九宮貴神;曲中九宮;明堂九宮等。
******學中主言“明堂九室”,原為天子宮室之名,作為“政教”、“祭祀”、“朝圣”、“養老尊賢”等,后來卻作******術之用,稱為“
玄空術”。例如:皇帝休息室---中和殿。
九宮最早是取意于“
洛書”,后來,“洛書”與“后天卦”互滲,才出現“后天卦”數,進而,加上五行內容,形成一種體系,有稱“五行易”,其實,“五行易”不能與《
易經》相提并論,前者屬五行系統,應屬
自然哲學體系;后者為
陰陽系統,應屬
中國哲學體系。再者是“洛書”與“術數”掛鉤,主要有“歷數九星”,如“
奇門遁甲”中:天蓬星太一坎水白,天芮星攝提坤土黑,天衡星軒轅震木碧,天輔星招搖巽木綠,天禽星天符中土黃,天
心星青龍干金白,天柱星
咸池兌金赤,天
任星太陰艮土白,
天英星天一離火紫等,其中顏色部分有稱“紫白九星”;“北斗九星”,即
貪狼、巨門、
祿存、
文曲、
廉貞、
武曲、破軍、輔星(
左輔),弼星(右輔)等。另者是“洛書”與“數學”結合,可見《術數記遺》所載的古算法“九宮”數。其特點是:縱橫交叉皆為十五。后代******術者則抓住這一機會,用除中五之數皆可“合十”,為成數的規律,自認為是萬物化成規律。沉氏走得更遠,他認為,這是夫婦合十的大道理。因此,他還很神秘地解說:“世俗但知一白坎與九紫離對,
二黑坤與八白艮對,三碧震與七赤兌對,四綠巽與六
白干對,顛之倒之,均得合十;而不知坎宮藏一二三,離宮藏七八九,壬為三,丙為七,癸為一,丁為九,合之皆十也。干宮藏四五六,巽宮亦藏四五六,巳為四,亥為六,戌為四,辰為六,合之皆十也。
艮宮藏七八九,坤宮藏一二三,申為一,寅為九,未為二,丑為八,合之皆十也。震宮藏一二三,兌宮藏七八九,甲為一,庚為九,辛為七,乙為三,合之皆十也。此一卦三山配夫婦之法也。”
這些說法使我們可以提出質疑:一則,“合十”就是夫婦之數嗎?若說坎一與離九可合十,那么坎中男,離中婦可成配,而一與九皆陽數,又是如何相配呢?陽與陽相配乎?同樣的,四與六、五與五、三與七、二與八相配能成嗎?二則,壬丙、癸丁、巳亥、戌辰、申寅、未丑、甲庚、辛己等能配成夫婦嗎?此陽配陰,陰配陽乎?我認為這是悖理,確實不敢認同。三則,所謂互藏,如坎藏一、二、三;離藏七、八、九。坎本為水,為什么要藏
二土、三木呢?離本為火,為什么要藏
七金、八土呢?或有人提出,坎率亥子丑,亥中有木。那么離之丙午丁呢?八土七金又是在哪哩?依次,我用坎之左右,藏八與六,不是一樣也可以嗎?諸如這些,都只能說是一種人為“迎合”的做法,不足為憑。
沈氏“互藏”的演法,說明他確實沒有研究到它的真“藏”。我認為這一藏的真實所在應在中宮,中宮非是單一的“五”,還有“十”等,(這是我多年研究的結果,可參見拙作《周易原理與古代科技》、《無字天書》等)。統觀“玄空學”,其最突出的是“九宮飛星”(有稱“紫白飛星”),以及“三元氣運”。所以人們神其說,謂之“三元玄空”,有稱“三元飛星”。其簡單步驟是:先立“九宮”,加“紫白”。
戴九履一(即九南離紫,一北坎白),左三右七(即東震三碧,西兌七赤);二四為肩(即二西南坤黑,四東南巽綠);六八為足(即六西北干白,八東北艮白)。
然后進行互換,稱“易位”,如原“九宮”數為戴九履一,調換成為一南九北。這一變化所產生的新數字,正與原數字相反,若元運合原數字,于時新數字則稱為“零神”。這一變法,沉氏稱“玄空大卦之法”,也是“玄空要訣”。其實這一“易位”,是沉氏試圖為說明宇宙“通氣”格局,為了證實該法的原委,他還強調一下說:“易位”之法亦源于先天卦。是這樣嗎?我不妨引與之有關的“易、說卦傳”作說明。如言:
天地定位(南為天,北為地);山澤通氣(東南為澤,西北為山);雷風相薄(東北為雷,西南為風);水火不相射(東方火,西方水)。
這種排列,是“易”對自然界的定位與演化的一種歸納,如天地定為上下,天氣下降,地氣上升,二氣運化于天地之間,非是上下易位。山地氣隨天運行,為內流,潤下到澤地凝成水,水再上升于天成云,實在是一種氣的流行,這種流行仍然范圍于天地之間,非易位。風者,氣動成風于上,雷者,二氣相交所引發,古人認為,雷發于澤,實事上,風雷都是氣動的不同形式,兩者在一定的時候,又有一定的關系,這種關系決非“易位”能說明。水火在此是指日月,“日東升,月西落”,其運行規則稱為“不相射”,那有什么“易位”可言呢?因此,沉氏的說教,未必能說服人。不過古人有講過“先后天八卦”“易位”事,然而它是指“先天”之“離坎”,易位成“后天”之“南北”,這是另一種意義,也決非沉氏之“易位”所同語。{
第二步定“三元九運”。沉氏在“易位”后,就進行定“零正神”。它不是什么神秘的法寶,原來“玄空學”安排了一項以“元”作“相對說”的規定。“元”就是指“三元”,每元六十年,每二十年為一運,共三運,上中下三元,共一百八十年,有九運,故稱“三元九運”;一到九運以“后天八卦”加“洛書數”定“九宮”數序,并以正運加臨為正神,對宮為零神,如:
一運一(坎)位為正神,對方九(離)位為零神;
二運二(坤)位為正神,對方八(艮)位為零神;
三運三(震)位為正神,對方七(兌)位為零神;
四運四(巽)位為正神,對方六(干)位為零神;
五運有二十年,五運屬土,而上元二坤及下元八艮也屬土,故五運前十年運與二運相同,以八(艮)位為零神,后十年運與八運相同,以二(坤)位為零神;
六運六(干)位為正神,對方四(巽)位為零神;
七運七(兌)位為正神,對方三(震)位為零神;
八運八(艮)位為正神,對方二(坤)位為零神;
九運九(離)位為正神,對方一(坎)位為零神;
此步明顯地看出,它是以“相對說”定“零神”與“正神”為名,談山水,談“運化”,然而他談不出什么原因和理由,只是用“以我的主觀規定”而已,這一點,可以從第五運二十年中看出梗概,即為什么上元依二坤,下元寄八艮,而且還要每分十年呢?有的******師更有風趣,他干脆把前十年掛到第四運,后十年掛到第六運,這為什么呢?解釋無非兩種。一則,以“五行說”:中宮為土。然而八卦中已有坤艮二土,怎么辦呢?他大概認為,反正有“依據”就行了。二則他可能發現一卦中有三個土不好說,就來個兩分法,總可以說得通吧。事實上,這種弄巧成拙的現象,乃是對中宮不理解的誤會。更有甚者,當零正神確定后,他又來一個新的規定,即正神順依山,零神逆據水。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無非是說明,山水非固定的說法,并盡可能提高“神秘”度,而讓人胡涂。在這個基礎上,聰明的沉氏接著就提出“飛星說”。
第三步,演“飛星”。“玄空學”談“飛星”者,無非是以零正方位作為排龍排水之固定地盤和因運而異的運作而已。沉氏認為:“山向飛星一概隨運流轉,亦因向變遷,乃變化無定者也”。這一說法已明白地指出“飛星”的意義,既“無定”與“變化”和“對象”(即謂“運”與“山向飛星”)。雖然他沒有直說“運”變,事實上“零正神”之“固定地盤”是以“運”轉后才確立本具“變”的概念。如上元運的列序:一入中宮二干,三兌,四艮,五離,六坎,七坤,八震,九巽。
這就有異于原來的“九宮”數列,(以沉說該數實為“五運”列序)如:五于中,六干,七兌,八艮,九離,一坎,二坤,三震,四巽。
現舉上元一運“子山午向”定“正零神”為例(上元一為正神,九為零神,下元相反)即:以山向分別作出“飛星圖”:
“正神指山上排龍者”:子山得六(屬干,屬陽,順排)繼之七干,八兌,九艮(此七八九為上元衰氣,其方宜低,宜見水)。
“零神指出上排水者”:午向得五(屬中,屬陰,逆排)繼之六巽,七震,八坤,九坎,一離(“一”方有水則為吉水)。
“飛星”的演法似乎很神,確實把人搞得眼花繚亂,但靜思一下,我們要問,什么叫“飛星”呢?大概它是可以隨意地取“運”與“山象”而飛吧。有了它,就管不得“當元運”之“合十”格局了,也管不得天地運行時的“春夏秋冬”與“地律”了,那些山形地勢,深谷急流,河流順逆,日月東西,天地經緯,八卦陰陽,身心“素質”,陰陽宅的“陰陽”有別等等更不足論了,只要憑我“飛星”一轉,就可長壽、發財了。“飛星神矣”。到底是怎么回事?又“玄”又“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