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吉豐中沙吳氏譜看,吳周乃吳相甫六世孫,中沙基祖吳謐(字寧靜,號穆齋)的叔父,譜載其“寓居豐城后遷崇仁潭口”,署名吳澄所寫的中沙三修譜序說的清楚明白,中沙譜上的尹周信理四兄弟中的吳周與撫州咸口(咸口村歷來歸屬崇仁縣,1950年劃屬樂安縣管轄,所在鄉鎮為鰲溪鎮)吳氏譜記載的二世祖吳周應為同一人。咸口譜同樣記載,周公隨十二公“自豫章之豐城遷居崇仁鄉”,十二公之上再無祖源記載,十二公也僅有“配張氏夫人”及其夫婦墓葬地的記載。咸口老宗親口傳十二公以飼養鴨群為生計,中沙也有周公是跟養鴨婆公人走的說法。特別是從署名“崇邑從耳孫 澄”字樣的中沙吳氏三修譜序內容來說,脈絡清晰,敘述翔實。
以上為吉豐中沙吳氏譜上三修譜序和周公記載
何謂從耳孫?中沙吳氏譜歷來尊唐末刺史吳相甫(又名吳相)為一世祖。吳相,字相甫,原籍江南蘇州吳縣。869年(唐懿宗咸通十年己丑)以經學科第,授秘書正字;876年(乾符三年)用薦授虔州(今江西贛州)刺史,因碰上黃巢義軍,隱居吉州吉水折桂鄉之蟾溪。相甫生簡端常守四子,簡生兗訥,訥生巢懷稔琠四子,琠生九子軫輗肅駿翊勖宙璩幹,駿生四子尹周信理,相甫公至周公是六代。咸口譜上記載,周生四子璣珪璿球,璿生暉曄,曄生四子廷弼、廷玉、子偉、子茂,廷玉(諱大德)生三子鑑鐸錫,鐸生二子樞機,樞生二子澄淑,周公至澄公是七代。也就是說,從相甫公至澄公是十二代。按己、子、孫、曾孫、玄孫、來孫、昆孫、仍孫、云孫、耳孫排列,從己到耳孫是10代,從耳孫據推測為排在耳孫之后的表述吧。說起耳孫,就不能不提及宣公譜上刊發的一篇資料,《宣公墓題》,全文四句:翠鳥青魚儼若初,斷煙衰草笏碑孤;年年荊棘須親剪,勿使空看紙上圖。文末有“泰定甲子八月望日翰林學士耳孫草廬澄謹書”。泰定甲子,即泰定元年,公元1324。吳澄1249年出生,1333年去世。查尋1335年吳澄門下學生虞集編寫的《吳文正行狀》,以及門下學生危素在吳澄孫吳當初稿基礎上于1365年編成的《臨川吳文正公年譜》,1324年這一年吳澄七十六歲,已是古稀老人,此前一年(1323)五月到京師,此后一年(1325)八月離京南還。1324年一整年吳澄都在京師,秋季時曾為距家鄉撫州崇仁僅一嶺之隔的豐城同造里孫氏世譜寫過譜序,受人之托可能為吳氏宣公譜寫寫序文、詩詞,但省吳宣墓是不可能的。從此詩字面上理解,是作者告誡宣公后裔要勤祭掃,也許此前吳澄曾省過宣公墓,此后在京師時受人之托為宣公譜寫點什么,才會出現《宣公墓題》中的諄諄教導和叮囑吧。但出現“耳孫”吳澄,而且在宣公譜中其余地方都不再有吳澄世系的接續,不可能是簡單的攀附,應該另有深意,本人推測元朝吳澄公當時代的吳氏宣公后裔極大可能是認同吳澄為吳簡后代、永豐中沙基祖吳謐之叔的說法,而不像明代中后期和清代時演變成的兩個簡公排斥風氣和割裂態度。
宣公譜上署名耳孫澄公的宣公墓題
中沙譜記載吳周的胞兄吳尹生于公元1026年(北宋仁宗天圣四年丙寅五月二十日),有三子夔、德、謐,其中吳謐即中沙吳氏基祖生于公元1067(北宋英宗治平四年丁未)。查已見到的咸口吳氏七修和十修族譜,從十二公、周公以下三四代均無生歿時間記載,只有吳周長子吳璣“宋高宗南渡,選民兵,公將鄉兵,留戍太平州,因家于彼”;查危素寫的吳澄《年譜》,“其先七世始自豐城縣(原注:今富州)徙撫之崇仁縣。六世周始居崇仁鄉之坫原,生二子璣、璿,宋高宗南渡,選民為兵,璣以徭役長鄉兵,戍江東,因家太平洲。”宋高宗南渡,即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這一年北方的金國女真人舉兵南下,在開封的北宋為金國所滅,徽欽二帝被俘,宋欽宗的弟弟趙構逃往南方,遷都于臨安,史稱南宋,趙構被推舉為皇帝,史稱宋高宗。戰爭破壞了北宋人平靜的日常生活,無數人流離失所,成千上萬的中原官員及民眾像潮水一樣倉皇向南逃亡,史稱“南渡”。1127年宋高宗南渡之時,江西境內中沙基祖吳謐公正好60歲,作為同輩人咸口吳璣公“選民兵”“長鄉兵”,有能力帶領一支隊伍戍守一方,據推測年齡在30-50歲之間,從年歲上也符合作為堂兄弟的基本條件。
咸口吳氏七修譜和十修譜資料
(2020年1月14日完稿)
咸口村草廬公祠
崇仁縣黃勇輝老師歷時2年完成的全面反映吳澄生平的著作
上一篇:句吳十八君子歌訣
下一篇:萊蕪吳氏家譜考究——吳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