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孝王仲雍墓,在海虞縣(今常熟市)城西北一里海虞山(又名天目山,今虞山),與言偃V并列,辛峰亭下,該墓始建年代已很難考證。《太平寰宇記》:“虞山有仲雍、齊女之墓”,梁昭明太子云:“遠望仲雍而高墳蕭瑟,旁臨齊女則哀壟蒼茫。”這就是說,仲雍墓建立在梁代前,其高墳在梁代已呈蕭瑟之狀,年代之久遠可以想見。到明代則有了關于祭祀仲雍的記載。今天見到的仲雍墓三門石坊,上書“敕建先賢仲雍墓門”,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仲雍墓隨山勢蜿蜒而上,中途有第二道石坊,重建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正面有“南國友恭”,背面有“讓國同心”等字。石柱上有楹聯:“道中清權垂百世,行侔夷惠表千秋”楹聯一副。上聯是說仲雍的道德達到了清廉淡泊、不貪名位的崇高境界,因此垂名百代。下聯中的“侔”,意為平等、等同;“惠”,指春秋魯國人柳下惠,孔子說他能“降志辰身”,即能忍辱負重;“夷”,指夷逸,他不愿做官,被孔子贊為圣人,孔子曾說過:“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故下聯之意是說仲雍的品行與夷逸、柳下惠一樣,既能放棄高位,又能甘受委屈,因而能名揚千秋。上下兩聯總的含意都是贊頌仲雍順從父意、仁慈讓國的德行。
墓道盡頭,仲雍古墓靜靜地坐落在半山平地的樹林深處。墓前還有一座三門石坊,額書“先賢虞仲墓”,背題“至德齊光”。這是給予仲雍與泰伯一樣的贊美。坊柱有聯云:“一時遜國難為弟,千載名山還屬虞”。上聯“一時”解為同時,“遜國”解為讓國,“難為弟”指季歷。全句意為:仲雍和泰伯一起,同
周朝建立,周武王追贈仲雍為“吳伯”。歷代帝王也都臨幸仲雍公墓園,前來致祭,尊崇御賜。
晉明帝太寧元年癸未(323),臨幸吳郡仲雍公廟致祭,尊崇為“恭孝王”。并于仲雍公之墓南五十步,敕建祀殿,御制“王德碑”于廟前,垣周五百步命衛一百戶令尉。晉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御“贊亭”于殿前二十三步。
唐太宗貞觀十五年(641),重開山路以廣門境,作二石柱于祀殿門外,太書榜碣,墓道御賚金爐、花瓶、香盒、祭器一壇,建庫收貯。
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賜墓傍175畝歲收供王墓祭祀。宋仁宗天圣年間,77代孫吳感南增置250畝地于墓南。仲雍公墓詩曰:“仲雍古墓既邱墟,口上閑云日卷舒,奠實不聞陳簋,艾荑端合樵蘇蘇,杜鵑啼血春風走,狡兔穿塋深夜孤,遇客無帶增悵惘,至今讓德重勾吳。”后人黃省曾游仲雍公墓,五言律詩曰:“荒原尋古墓,松檜翳祠幽。借問臨諸夏,何如此一邱。衣冠開國俗,俎豆繼春秋。千載懷清德,彷徨過客留。”又有七言律詩曰:“仲雍山址歸休日,尚余平生五色筆。畫山畫水畫樓臺,萬態春云研砌出。”賞此,心有戚戚焉!
明洪武三年(1370),封為“吳仲雍之神”。明成化十七年(1481),學御史婁謙在仲雍墓旁建清權祠。明弘治七年(1494),江南巡撫劉遷瓚奉旨重修仲雍墓,建“清權坊”。崇禎九年(1636),巡按御史路振飛立墓碑。
清初始修葺之。乾隆二十五年(1760),有裔孫周姓者(相傳為仲雍之后)又立墓門於北門大街,由山麓L路直達墓所。乾隆五十四年(1789),裔孫又建石牌坊,學使曹秀先題:“南國友恭”四字。清同治十年(1871),曾文正相國巡閱海防至常熟,撥資三千余金飭縣修葺仲雍墓。
1996年,常熟市政府撥款,對仲雍墓進行了較大的整修。據稱,市政府還要撥巨款進行更大規模擴建和整修。
(網站注:文中插圖 略)
原載于
《古吳風云人物志》 香港文物出版社 2011/6
《回眸古吳》(下) 文匯出版社 2013/1
《回眸古吳》(修訂本) 文匯出版社 2014/10
上一篇:仲雍的故事•海虞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