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出世
傳說周太王古公直父的小兒子季歷娶了一位摯任族的好姑娘叫太任。當她懷孕后,“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十分注重胎教。后來果然生下了一個神童,取名叫昌。
姬昌一生下來就聰明異常,而且天庭飽滿,地閣方圓,頗有偉人氣質、王者風度。《尚書•帝命驗》更有神話般的記載:“季秋之月甲子,赤爵銜丹書人于酆,止于昌戶。其書云:‘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義勝欲者從,欲勝義者兇。凡事不強則枉,不敬則不正。枉者廢滅,敬者萬世。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不仁守之,不及其世。”因有此圣瑞,周太王古公宜父對姬昌這個孫子另眼相看,寵愛有加,有意要將周家的天下傳給他。太王曾傳言:“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但按當時氏族的傳統,王位只能由嫡長子繼承。姬昌的父親季歷排行最小,無資格承嗣王位,這樣姬昌也就沒有繼承周家天下的機會。古公既不愿違背氏族的規范,又為自己不能依心意傳位而十分苦惱,終日雙眉緊鎖,郁郁寡歡。
古公的長子太伯和二子仲雍為了順從父親要立少于季歷以便傳位圣孫之意,結伴出亡,逃到與周族鄰近的游牧狩獵民族荊蠻句吳那里。太伯、仲雍的出逃,據傳是當古公病的時候,他們托辭到衡山為父親采藥而一去不復返的。這樣,季歷才被改立為太子。
太伯、仲雍出奔荊蠻的具體位置,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中國古代稱“吳”之地有三處:一叫西吳,在硤西隴縣的吳山,又名吳岳;一叫北杲,就是西周虞仲封地,在山西平陸吳城;一叫東吳,在江蘇吳縣。其實,象我們先前所說,吳本是族名,后才成為地名、國名。太伯、仲雍最初出走之地,是離周國所在岐下周原不遠的荊蠻地區,也就是西吳。這里一直是古老的狩獵民族吳(虞)族居住地,太伯、仲雍逃到這里后,成為當地吳族的酋長,建立起氏族國家,號稱“句吳”。太伯的吳政權與季歷的周政權相互呼應,《詩經•皇矣》因稱“帝作邦作對,自太伯、王季“。
不久,古公宜父病逝。為了照顧氏族的傳統,他留下臨終遺囑,要季歷讓位給太伯。太伯、仲雍回國奔喪,極盡孝義之道。這時,季歷依照父親遺命要將王位讓給太伯,太伯堅辭不受。季歷不依。太伯多次避讓不成,只好帶著弟弟仲雍再次逃回荊蠻吳部落中。
這一次,為了表示決無反顧之心,太伯、仲雍帶著族人遠走高飛,舉族南遷。他們從陜西西部的西吳出發,一路跋山涉水,披荊斬棘,輾轉遷徙,最后一直到達長江人海處的江蘇無錫地帶。太伯、仲雍易服毀容,完全改從吳人文身斷發的習俗。在以禮義文明白詡的周人看來,只有遭刑罰的人才斷發文身。太伯出逃時曾傳話說:“我已到句吳,改從吳人斷發文身之俗。我已成刑余之人,再無資格當宗廟社稷之主了。”悲愴之極!壯烈之極!它不知感動了多少代中國人。那位被中華民族尊為圣人的孔子讀到這一段動人的歷史,感動極至,拍案驚呼:“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在孔子看來,太伯的品德已到了極高境界,人世間再也找不出什么詞語來形容他的美德了。
太伯的高風亮節感動了荊蠻,“荊蠻義之,從而歸之者千余家。”于是,太伯在中國東南長江三角洲地區(即三吳中的東吳之地)重建國家,國號依舊叫“句吳”,并在今江蘇無錫市東南梅里(現名梅村鄉)營建早期城市,作為都城。
太伯奔吳,給落后的江蘇地區帶來了北方文明的種子。而太伯、仲雍在新的生存環境中,不畏艱辛、勇于開拓,數年之間,人民殷富,終于在東南地區牢固地站穩了腳根。為后世強大的吳國打下了基礎。
上一篇:“季子掛劍”典故解讀
下一篇:吳章遇害 云敞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