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鋪前吳氏《家牒》
禮讓家風直追上古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陳耿 通訊員 吳群
“……及我祖唐大司徒壺邱公讓田園第宅于諸昆季以入瓊,為吳之鼻祖……”文昌市鋪前鎮中臺村是吳姓聚落,一位村民手中保存著一卷光緒八年(1882年)手抄的《家牒》,為其中一家的譜牒,而非一族的宗譜,頁張雖然不多,但是字跡秀美,翻閱起來,愛不釋手,尤其是卷首的《三讓堂記》,文字內容直追上古先祖的禮讓遺風,而“讓”的精神更是貫穿這一家族的各個歷史節點。
禮讓之風上溯到五帝時期
“夫古人辭讓以三為節,一辭為禮讓,再辭為固讓,三辭為終讓,讓之誠也……”
清代光緒八年手抄版吳氏《家牒》封面。
吳姓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后裔,亶父生泰伯(也作太伯)、仲雍和季歷三子,季歷是周文王姬昌的父親。
商紂無道,亶父起了滅商之心,但是泰伯作為長子,沒有依從此事。吳氏《家牒》中的《三讓堂記》稱,泰伯“以天下讓商,讓之一也”。
看到姬昌(季歷之子、后來的周文王)有圣人的風范,泰伯便想將國位讓給季歷,以便姬昌繼承,“以天下讓周,讓之二也”。
有史可稽的《三讓堂記》。
泰伯“有讓之志而無讓之跡,使天下后世不知其讓,讓之三也”。
為了達成將王位讓給季歷的初心,泰伯與仲雍結伴出走,南遷到“荊蠻”之地(今江浙一帶),一起建立了“勾吳國”,兄弟二人先后當了吳王。后代以國為姓,是為吳姓的由來。
泰伯沒有后人,但其禮讓的事跡一直為仲雍的后人所傳頌,并見諸各種家族譜牒,而中臺村《家牒》是敘述得既清楚又完整的一卷。
后世的孔子贊譽泰伯為“至德”之人。吳氏族人的堂號中有“至德堂”的稱謂,正是源于孔子之語。
然而,《三讓堂記》的溯源并未止于泰伯。文章的作者還查考了《史記》,得知泰伯的先祖后稷,也有三讓天下的先例。
原來,后稷是上古五帝之一帝嚳的嫡子,卻將天下讓給了弟弟摯,但“摯不修善政,諸侯廢之而立堯”,后稷又以天下讓堯,堯死后他又讓給舜,“人知堯讓之,而不知皆稷之讓也”。
《家牒》記載了吳氏遷瓊始祖的信息。
《三讓堂記》的作者還查找到,在泰伯、仲雍之后,春秋時期吳王壽夢第四子季札(孔子的老師)賢能,其父準備傳位于他,季札堅決推讓,及至三位兄長相繼即位和亡故后,他仍不上位,而是選擇隱居深山,“是札之讓以再,讓以三也”。
到了西漢,有位叫吳文翁的先祖擔任河南郡守時,頗具治理才能,時評“天下******”,被擢升為廷尉(秦漢至北齊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便將功勞推讓給年輕的賈誼,使得賈誼得以進京,受到漢文帝的重用……
這位吳文翁還是吳氏南遷福建的始祖,而遷瓊始祖吳賢秀(號壺邱)正是他的后人。
“主于讓者,乃吳氏之家法也”
吳賢秀有三個兒子——理、玟、現。吳玟和吳現定居瓊山,吳理則給兩位弟弟讓出居所后遠遷;再后來,吳玟的二十二世孫吳有真又將家產讓于各位兄長而遷居文昌。
“然后知主于讓者,乃吳氏之家法也。”《三讓堂記》的作者感嘆道,“天下有錙銖之利,輒欲爭之而弗得者矣!況乎天下國家之大哉?而我祖獨厚于天倫,崇乎禮讓,后稷開于前,泰伯、季札踵其后,漢唐以下繼其嶶,隱隱焉,若合符節。噫,亦難矣!”
《家牒》記載了吳氏遷居文昌始祖吳有真的名諱。
于是,作者取其家風、家法的精義,將其居室匾額命名為“三讓堂”,目的是不忘祖,又能夠自勵。
這位作者是誰?參照民國時期中臺村續修的宗譜可知,他是元代遷居文昌的吳有真的十八世孫吳世月,科舉榜名吳泰衡,生于道光己酉年(1825年),當過廣州府花縣訓導,卒于民國丁巳年(1917年),光緒八年的《家牒》正式他一手操持纂修和親手抄寫的。
吳泰衡有四個兒子,三子吳乾鴻,字海秋,又名吳力行,生于光緒庚子年(1900年),上海交通大學肄業,去過泰國教書,當過私立瓊海中學(今海南中學)老師,曾是當時的文化名人和社會名流。
《家牒》纂修者吳泰衡自撰的履歷。
文昌鋪前吳氏這卷《家牒》,除了全部為手抄、錯別字直接劃掉在一旁更改之外,幾乎每頁都加蓋紅色篆刻印章,個中原由,尚待解密。整卷家譜每個頁張看上去更像是一幅幅書法作品。
就內容而言,《家牒》作者吳泰衡考證嚴謹,有史可稽,邏輯清晰,用詞講究,不愧為文人、教官的手筆,不像一般的民間修譜,要么對先祖掩過飾非,或刻意攀附帝王將相、文化名人,要么貿然落筆,經不起后人推敲而讓真實性大打折扣。
像這樣的姓氏譜牒,在海南島并不多見,其潛在的文化價值更是值得深挖。
下一篇:這個“吳姓人”被稱“臺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