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識永興始祖吳良材的世系源流
撰文:吳 朗
據江西瑞昌、湖北陽新、黃石與蘄春等地《吳氏宗譜》記載,吳良材的曾祖吳兢是唐史學家,吳兢至吳良材的世次為:吳兢――吳如海――吳銘――吳良材。
從事研究中華吳氏歷史源流世系的專家、學者,在浩如煙海的史籍和宗譜中遴選、比對,發(fā)現歷史上唐朝至少有5個人叫吳兢,并且每個吳兢的源流世系不同,但是無一例外,這些宗譜都記載是唐朝史學家吳兢。
我本人是先祖良材公的后裔,近幾年來我一直致力于有關吳文蔚之后左臺御史吳少微和唐兵部尚書吳良材世系源流的研究,收集了許多寶貴的資料。今天我想就唐朝史學家吳兢的身世之謎,特別是江西、湖北吳氏宗譜中的吳兢以及曾孫吳良材的有關世系銜接和世次的問題通過考證、分析、對比,與各位交流探討。
湖北蘄春《吳氏宗譜》有關吳兢、吳良材的記載
湖北陽新《吳氏宗譜》有關吳兢、吳良材的記載
一、唐朝史學家吳兢
據《舊唐書―吳兢傳》記載:吳兢,汴州浚儀人也。勵志勤學,博通經史。宋州人魏元忠、亳州人朱敬則深器重之,及居相輔,薦兢有史才,堪居近侍,因令直史館,修國史。累月,拜右拾遺內供奉。神龍中,遷右補闕,與韋承慶、崔融、劉子玄撰《則天實錄》成,轉起居郎。俄遷水部郎中,丁憂還鄉(xiāng)里。開元三年服闋,抗疏言曰:“臣修史已成數十卷,自停職還家,匪忘紙札,乞終馀功。”乃拜諫議大夫,依前修史。俄兼修文館學士,歷衛(wèi)少卿、右庶子。居職殆三十年,敘事簡要,人用稱之。末年傷于太簡。《國史》未成,十七年,出為荊州司馬,制許以史稿自隨。中書令蕭嵩監(jiān)修國史,奏取兢所撰《國史》,得六十五卷。累遷臺、洪、饒、蘄四州刺史,加銀青光祿大夫,遷相州長垣縣子。天寶初改官名,為鄴郡太守,入為恒王傅。
兢嘗以梁、陳、齊、周、隋五代史繁雜,乃別撰《梁》、《齊》、《周史》各十卷、《陳史》五卷、《隋史》二十卷,又傷疏略。兢雖衰耗,猶希史職,而行步傴僂,李林甫以其年老不用。天寶八年,卒于家,時年八十馀。兢卒后,其子進兢所撰《唐史》八十馀卷,事多紕繆,不逮于壯年。兢家聚書頗多,嘗目錄其卷第,號《吳氏西齋書目》。
根據《新唐書-吳兢傳》、《舊唐書經籍志》、《唐會要》、《宋史藝文志》等相關典籍的記載,吳兢生于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卒于唐天寶八年(公元749年),享年80歲。武周時入史館,修國史,遷右拾遺內供奉。唐中宗時,改右補闕,累遷起居郎,水部郎中。唐玄宗時,為諫議大夫,修文館學士,衛(wèi)尉少卿兼修國史,太子左庶子,也曾任臺、洪、饒、蘄等州刺史,加銀青光祿大夫,遷相州,封長垣縣子,后改鄴郡太守,回京又任恒王傅。居史館任職30余年,以敘事簡練、奮筆直書見稱。曾認為梁、陳、齊、周、隋五代史繁雜;乃別撰《梁史》、《齊史》、《陳史》各10卷、《隋史》20卷。卒后。由其子呈上其未定稿《唐史》80余卷,世稱“良史”。
吳兢曾從事官府藏書的整理、國家書目的編制工作。開元中,詔馬懷素領校圖書,馬懷素奏用元行沖、齊翰、吳兢、韋述等26人同在秘閣詳錄四部書,開元九年(721)共同編成國家圖書總目《群書四部錄》200卷,由元行沖奏上。一生編著頗豐,有《樂府古體要解》、《唐春秋》、《唐書備闕記》、《太宗勛史》、《睿宗實錄》、《中宗實錄》、《貞觀政要》、《則天實錄》、《唐高宗實錄》(與劉知己合撰)等,僅《貞觀政要》傳于今。
《舊唐書―吳兢傳》原文:兢卒后,其子進兢所撰《唐史》八十馀卷。由此可見,因為沒有記載其子之名,這樣就給后世帶來了認祖的困惑。
再來查閱《元和姓纂》,原文這樣記載:狀稱后漢河間相吳v后。隋有吳(響的繁體字),生子臧,見劉氏行年紀。臧曾孫兢,左庶子、恒王傅。《元和姓纂》是中國唐代譜牒姓氏之學的專著。原本10卷,今有10卷本、18卷本兩種。唐憲宗時宰相李吉甫命林寶修撰,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成書。林寶當時即以擅長姓氏之學知名,因此《元和姓纂》被后世研究姓氏者奉為經典之作。
譜學專家劉佑平先生在《中華姓氏通書―吳姓》中這樣翻譯原文: 隋代有―個名叫竅斕塹v后裔。竅焐子叫頃埃見于劉氏《行年記》。頃暗腦孫便是著名史學家吳兢。本人經過查找相關資料,狀稱之狀,應是《唐開國男吳若遠陳獻本系譜表狀》一文,應翻譯為:譜表狀自稱是東漢(后漢)河間相吳v之后。
《元和姓纂》及關于唐史學家吳兢的記載
《元和姓纂》原文指:臧曾孫兢,左庶子、恒王傅。吳兢任左庶子、恒王傅,也就是被世人稱為“當世董狐”的唐史學家。
那么江西瑞昌、湖北陽新、湖北蘄春等地《吳氏宗譜》記載的吳兢會不會就是唐史學家吳兢呢?
二.永興吳良材的曾祖吳兢
永興吳氏開基祖良材公,唐昭宗時以功授彭澤主簿,后擢升永興縣令,歿葬于江西永興(今屬湖北陽新縣)。經過千年的繁衍分遷,永興吳氏后裔主要分布于湖北陽新、大冶、鄂州、通山、咸寧、蘄春、黃梅、武穴、鄖陽等地,以及江西瑞昌、九江,安徽肥西、武寧、宿松、太湖一帶,以及河南、陜西等地,現有后裔子孫300余******,形成著名的永興吳氏。
本人曾于2006年與族叔吳世崇先生親赴江西瑞昌高豐鎮(zhèn)土洪港尋根問祖,查閱老譜,發(fā)現該譜記載吳兢是吳太伯的57代孫,又奉吳兢為該宗支的一世祖。后來我相繼借閱了陽新縣《吳氏宗譜》,(注:以下都簡稱永興譜)有關吳兢的記載完全相同。對于吳兢的生卒沒有記載,只是“源之子,宗臣弟,汴州浚儀人,唐元(應為玄)宗開元九年纂修國史,事多核實,時人比之董狐,世稱直筆太史,撰貞觀政要。娶呂氏,生子二:如海、如淵”寥寥幾筆。
據有關記載,吳兢曾有譜序流傳于今,世人稱《子千吳公續(xù)修世譜序》。全文如下:
粵我唐室,歷應開元,治隆達孝,位列臺鼎。率履舜文,分在韋布,作則曾閔。維溯流尋源之道,當先崇本追遠之義。爰缺用是,切我淵衰興,思瓜瓞遐,S家國鐘自蒼姬,文獻襲從泰伯,冠裳左衽而夏變夷,禮樂南G而協(xié)中建極,豐功懋績,莫可尚已。迨夫季札興讓,遂邑延陵,延芮鼎成奄域,古潤故國雖浮于鴟夷,遺澤尚綿乎麟趾。故子顏策勛柜鬯,象澤云臺伯高,威震山南,食唐世祿。乘牒裒萃,既爾蠹汗牛,歲月湮淪,亦己魯魚亥豕。作者謂圣,固弗敢當,述者謂明,斯亦何讓,于是乞沐薇垣,效勤竹簡。泰伯至德山川于鉛槧之間;季札幽光云漢于翰墨之表。霎地而成,自天而降,使姬姓二十四之本支于茲有征,吳氏百千萬年之氣脈,由今可續(xù)。雖非國珍,蓋亦家寶。嗚呼!莫為于前,雖美弗彰,深感于前哲;莫為于后,雖盛弗傳,敢致望于后人。
唐開元十有二年甲子歲季春望日長垣縣尹裔孫拜首謹序
根據《新唐書-吳兢傳》、《舊唐書經籍志》等相關典籍的記載,吳兢生于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在纂修家譜時是公元724年,年齡在55歲,由此可見,吳兢的資歷和閱歷都完全符合纂修者的身份和地位。
查閱根永興譜,最早創(chuàng)修于元大德甲辰(公元1304)年,由吳茂甫長子吳子英(號梅軒)任總纂修,譜載:“從侄仲信、仲仁會訪遠族,備以錄之,吳氏始有成書”。
根據此記載,可以認定在元大德甲辰(公元1304)年,永興吳氏創(chuàng)修家譜時,從侄仲信、仲仁兩人尋訪遠房宗族,抄錄老譜帶回來后,吳子英在此基礎上纂修家譜。但是很奇怪,永興譜認為先祖是唐史學家吳兢,但是卻沒有吳兢自己撰寫的《子千吳公續(xù)修世譜序》,這就耐人尋味。
明代末年,河南固始吳氏,曾倡議鄂贛皖豫吳氏族人合修宗譜,由于在吳兢的世次上出現不同的觀點,固始吳氏認為吳兢的世數有誤,但是拿不出依據,而永興吳氏堅持以祖?zhèn)骼献V為據,合修之事不了了之。
公元2014年10月9日,華夏吳氏網上一篇《永興吳氏開基祖良材公誕辰1166周年祭祀大典公告》引起了我的注意,恰好良材公支下Z公后裔吳文華宗親聯(lián)系到我,我向他提出了吳良材的曾祖吳兢并非唐史學家吳兢的觀點,而且吳良材的生年也可能有誤。
據永興譜記載,吳良材生于唐宣宗大中二年戊辰(公元848年)十月初六日,娶上官氏,昭宗時以軍功授彭澤主薄擢永興縣令,后歷官至兵部尚書,晚歲告歸田里,葬于興國。
為什么當時我認為吳良材的生年有誤,主要是通過唐左臺御史吳少微的后代生年進行類比得來的。
關于南北朝吳文蔚的后代記載,新安系徽譜和鄂贛皖永興譜均指出,吳文蔚生二子,長吳良,次吳源。
徽譜世系為:吳文蔚――吳良――吳義方、吳義永――吳太微、吳少微、吳保微――吳鞏――吳泉;
永興譜世系為:吳文蔚――吳源――吳宗臣、宗昭、宗慶、吳兢――吳如海、吳如淵――吳F、吳銘、吳鑄――吳良材。
《中華吳氏大統(tǒng)宗譜》記載吳文蔚長子吳良、次子吳源的世系
據徽州譜記載,吳少微生于唐貞觀丙申(公元636)年,(但也有的徽州譜記載為生于唐高宗龍朔三年,即663年),次子吳鞏生于唐顯慶戊午(公元658)年,孫吳泉生于唐儀鳳戊寅(公元678)年。吳少微22歲生吳鞏,吳鞏20歲生吳泉,這符合古代生育年齡。
徽州譜確認吳泉生于公元678年,而永興譜記載吳良材生于公元848年,吳良材與吳泉只是相隔了四代的堂兄弟,二人年齡相差170年,這讓我感到不可思議。
讓我們再次回到主題,如果假設永興譜的吳兢是唐史學家吳兢,吳兢是吳良材的曾祖,吳兢生于公元670年,吳良材生于公元848年,兩人年齡相差178年。直觀的說,吳兢60歲即公元730年生吳如海,吳如海60歲即公元790年生吳銘,吳銘58歲即公元848年生吳良材。如果說有一代人在60歲生子的話,這有可能。但如果祖孫幾代人都是60歲才生子的話,就違背了自然生育規(guī)律。
結合以上兩點,我當時認為吳良材的生年有誤。
2016年5月2日,太湖吳氏宗親聯(lián)誼會正式啟動《太湖吳氏通書》的編纂工作,并聘任我為主編。這次編纂主要是梳理我縣吳氏宗支的世系源流,了解繁衍遷徙和發(fā)展現狀。太湖縣吳氏宗族共有大小20余支,其中有4支是良材公的后裔約五千余人。因此考證具有爭議的吳兢世系源流是當務之急。
7月,我縣吳遠球、吳貽祥宗親為編纂《太湖吳氏通書》一事來訪,并帶來一套湖北蘄春縣吳氏宗譜,其中有一篇《良材公傳》,原文如下:
公諱良材,字廷用,別號萬春,洞天主人。賦性穎異,孝友夙成,垂髫時讀書輒了大義,既又曰文武二科也。文足以治治,而未足以戡亂,亂世攻文迂也。遂遍閱韜戰(zhàn)策兵書,以基用世之猷。
值唐龍紀已酉,青州四方t攘民社,惟危郡邑。以公兵法事聞,昭宗下詔,命其統(tǒng)兵討賊。甫六月而t平。朝廷歷其功,遂授彭芍韃盡A二考,擢永興縣縣令。時永興民悍俗漓,公以德禮為政。越一歲而民化俗移,士庶皆以召父杜母稱之。逮三載,而民居日聚。禮樂日興。視下車之初,真有天壤之殊。黃童白叟歌誦日沸,循良之聲布聞九重。自是由永興超擢,未幾歷秩至兵部尚書,晚年厭心仕途,遂以故告歸田里,還念永興復揭家而僑寓焉。
日與士民習見如父子交游。忽一日微疾盛服坐堂中,召諸紳舊,訣曰:余素無德加諸父老,然恩情依依,未忍言別。今上帝有詔,我將去矣。語畢危坐瞑目而逝。邑之士民如喪考妣。而悲思益深,遂留葬茲土。立祠塑像以祀之。凡有祈輒應賽禱日隆,故至今儺祀日盛,嗣是而其子孫日蕃,復建家廟以祀之。其靈顯昭應,人皆敬信。余復何言。茲特據其實以紀其略。
上圖為湖北蘄春譜
上圖為太湖牛鎮(zhèn)譜
這篇《良材公傳》是由賜進士翰林院待詔文淵閣修書臨江潘若水“特據其實以紀其略”于明永樂六年撰寫,文中對吳良材的史實言之鑿鑿。據永興譜記載,吳良材生于唐宣宗大中二年戊辰(公元848年),而在《良材公傳》中指出:值唐龍紀已酉,青州四方t攘民社,惟危郡邑。以公兵法事聞,昭宗下詔,命其統(tǒng)兵討賊。甫六月而t平。唐昭宗龍紀己酉即公元889年,吳良材統(tǒng)兵討賊時41歲,正當壯年為國立功之時,由此判斷吳良材生年是沒有錯的。
既然吳良材生年無誤,那么他的曾祖吳兢就進一步印證不是歷史學家吳兢了,但我又拿不出更有力的依據來證明我的觀點。
一日,我突然想到古代人取名字的學問,兄弟取名要么共一個字,后面一個字偏旁部首也相同,當然子孫單傳不計。我發(fā)現吳源的后代取名時也遵循了這一規(guī)律。比如,吳兢生子如海、如淵,吳如海生子吳F、吳銘、吳鑄,吳F生子良棟,吳銘生子良材,吳良材生子吳煜、吳燁等等,這一現象在譜牒中比比皆是。為什么吳源生四子:宗臣、宗昭、宗慶、吳兢,前面兄弟三人名字中都有“宗”字,獨一個吳兢與眾不同。
我將目光投向吳宗臣的世系。《中華吳氏大統(tǒng)宗譜》以及永興譜上是這樣記載的:吳宗臣――吳遠――吳慶――吳果(從吳遠到吳果是單傳)――吳r、吳皋(皋字前有王字旁,宗譜有此字,電腦打不出),吳r生吳克,按照古人取名的規(guī)律,難道吳兢與吳克有某種聯(lián)系,亦或是兄弟?假設我的推測是真的,吳宗臣的世系為:吳文蔚――吳源――吳宗臣――吳遠――吳慶――吳果――吳r――吳克、吳兢――吳如海――吳銘――吳良材。
再來看徽州譜的記載,吳文蔚――吳良――吳義方――吳少微――吳鞏――吳泉――吳㻇 ――吳淑溱――吳矩――吳明――吳道隆;
吳泉長子吳㻇 ,生于唐周則天圣歷己亥(公元699)年,吳㻇長子吳淑溱,生于唐玄宗開元辛酉(公元721)年,吳淑溱之子吳矩,生于唐玄宗天寶癸未(公元743)年,吳矩長子吳明,生于唐廣德癸卯(公元763)年,吳明長子吳道隆,生于唐德宗貞元乙丑(公元785)年。從吳少微的生年636年到吳道隆的生年785年,7代人大約21歲生子。吳宗臣與吳義方是堂兄弟,而他們的同一輩八代孫吳良材比吳道隆小63歲,八代人平均相差8歲,也就是說吳宗臣到吳良材平均29歲生子,這也符合結婚生子的自然規(guī)律。從吳良材的生年848年往上29年算一代,到曾祖父吳兢的生年是公元761年,上下誤差不會太大。由此上述推論再次說明吳良材的曾祖父吳兢不是唐史學家,同名而已。
以上我的推論,如果有史料記載佐證就確實無疑了。這個推論一直困擾我三年,正當我苦苦查找證據時,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2017年10月24日,“天下吳氏宗親交流群”里來自湖北十堰的吳宗三宗親,將他收藏的老譜拍成圖片發(fā)出來給群里的宗親共享,按我的習慣,每個宗親發(fā)的宗譜圖片我都會仔細看看。一張圖片的出現讓我如獲至寶,十堰譜上竟然清楚的記載著吳宗臣到吳兢的世系,內容是:吳宗臣娶趙氏生子吳遠,吳遠娶梅氏生子吳慶,吳慶娶董氏生子吳果,吳果娶趙氏生二子長吳r、次吳皋,長子吳r娶蔡氏,生子吳克,次子吳皋娶楊氏生子吳兢。
湖北十堰《吳氏宗譜》關于吳兢的記載
吳兢與吳克是堂兄弟,這與我當初的推測完全吻合,鐵證如山,我總覺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后來我與吳宗三宗親多次溝通聯(lián)系,他才在百忙之中為我傳來清乾隆三十一年《吳氏宗譜》的影印本,據十堰譜記載,族人衡岳、景鐘、群瞻、輝宇、溟南等至老家江西之金溪(今撫州金溪縣)“獲其宗譜一集,自唐宋以上俱得其詳”該宗譜創(chuàng)修于北宋建隆元(公元960)年,這是目前為止有關吳良材曾祖吳兢最早的記載,此時距吳良材卒年(公元904年)僅僅過去56年,因此它在研究吳良材以上先祖世系具有非常崇高的史學價值。
湖北十堰《吳氏宗譜》來自金溪縣的記載
三.吳少微與吳兢之間的關系
新安系徽譜和鄂贛皖永興譜均指出,吳文蔚生二子,長吳良,次吳源。
徽譜世系為:吳文蔚――吳良――吳義方――吳少微;
永興譜世系為:吳文蔚――吳源――吳宗臣、宗昭、宗慶、吳兢。由此可見吳兢是吳少微的叔父。
現在假設永興譜上的吳兢是唐史學家,他出生于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卒于唐天寶八年(公元749年),享年80歲。
徽譜中關于吳少微的生卒年有兩種記載。
其一,吳少微生于唐貞觀丙申(公元636)年,卒于唐神龍丙午(公元706)年,侄兒比叔父大34歲有點不可思議。
其二,吳少微生于唐高宗龍朔三年,即663年,卒于唐天寶八年(公元749年),侄兒比叔父大7歲,這有可能,但兩人在同一年去世也太巧合了。
據《新唐書-吳兢傳》、《舊唐書經籍志》記載,吳兢武周時入史館,修國史,遷右拾遺內供奉。唐中宗時,改右補闕,累遷起居郎,水部郎中。唐玄宗時,為諫議大夫,修文館學士,衛(wèi)尉少卿兼修國史,太子左庶子,也曾任臺、洪、饒、蘄等州刺史,加銀青光祿大夫,遷相州,封長垣縣子,后改鄴郡太守,回京又任恒王傅。
《太平廣記》卷235記載了吳少微為太原尉的事跡:“少微進士及第累授晉陽、太原尉。”《舊唐書吳少微傳》載:“少微亦舉進士,累授晉陽尉。中興初,調于吏部,侍郎韋嗣立稱薦,拜左臺監(jiān)察御史。”中興初,即神龍元年(705)。吳少微與富加謨特相友善,神龍二年(706)三月,加謨去世,病中少微,聞訊大慟,賦詩哀憚,不久亦卒。
吳兢編修國史,吳少微是左臺御史,二人年齡相近,又是同朝為官,肯定有機會談及家事,不可能不知道兩人是叔侄關系,吳兢在編修家譜時撰有《子千吳公續(xù)修世譜序》,吳少微在編修家譜時撰有《吳氏正宗譜序》,編修家譜是件大事,兩個人在譜序中都沒有提到對方,何故?答案是兩個人根本就沒有血緣親屬關系。因此可以斷定這個史學家吳兢不是吳少微的叔父,也就是說永興譜的吳兢不是史學家。
綜上所敘,永興譜記載的吳兢只是同名而已,并且他不是吳源的四子,而是第6代孫。他的真正世系為:吳文蔚――吳源――吳宗臣――吳遠――吳慶――吳果――吳皋――吳兢――吳如海――吳銘――吳良材。
以上觀點是我個人從事譜牒研究得出的結論,同時也是《安徽吳氏統(tǒng)譜》編委會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僅供廣大宗親參考,不強加于任何人。
尋根溯源、考證各支系的世系源流,是姓氏文化研究會的一項重要任務。“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尊重老譜,謹慎開新”是當今譜牒研究所得到的共識。在研究先祖的世系源流時,有的宗親認為要以老譜為主,任何懷疑老譜記載的都是造謠生事。然而,宗譜既有編寫的錯誤,也有排版印刷的錯誤,甚至傳抄時也會出現錯誤,加上編纂者學問和見識有所不同,所以老譜也可能有錯。希望宗親以學術研究的平和心態(tài)來探討和交流。
由于本人才疏學淺,不足之處請行家指正,如宗親有不同的觀點請拿出相關的證據讓大家討論。
上一篇:淺談泰伯自強不息的崇高品格
下一篇:弘揚泰伯文化“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