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泰伯論壇系列報道之七
吳地歷史上曾七次以吳立國
薛煥炳
在長達3000余年的歷史上,三吳地區曾建立過七次吳國,分別是商周時期泰伯、仲雍建立的句吳;春秋時期壽夢始強、闔閭稱霸的后吳;戰國時期黃歇改封、徙地開拓的新吳;西漢時期由劉濞為王的荊吳;三國時期由孫權創立的東吳;五代時期由楊行密建立的南吳,以及錢H建立的吳越國。
歷史上的吳地(吳國)是一個地理與文化概念,而這一區域及其文化并不是單由吳氏創立與發展的,而是由不同姓氏、以不同區域文化在此傳播、融合的結果,因而形成內涵豐富、文明獨特的吳地文化。泰伯南奔,建立句吳,帶來中原文化;壽夢始強,吳越變遷,融入越國文化;黃歇改封,開拓新吳,傳入楚國文化;孫權立國,號為東吳,發展吳國文化;劉濞封吳,發展荊吳,傳播齊魯文化;楊氏割據,拓展南吳,弘揚江淮文化;錢H立國,繁榮蘇杭,傳承吳越文化。
一、商周時期的句吳
泰伯奔至荊蠻,建立句吳,先后歷經二十五主,共計600余年。
商周晚期,延陵(今常州、宜興、金壇、無錫、江陰、丹陽、丹徒一帶)及整個江南稱作“荊蠻”,屬于天下九州之揚州。
“荊蠻”是上古中原人對以楚越吳為主體的整個南方民族的稱呼。
中原華夏族曾稱周邊民族為“東夷、西戎、北狄、南蠻”, “荊蠻即是“南蠻”的組成部分。《史記索隱》云:“荊者,楚之舊號,以州而言曰之荊。蠻者,閩也,南夷之名。蠻亦稱越。”蠻人即越人。荊蠻與中原相比,這里還較落后。《漢書五行志》說:“吳地以船為家,以魚為食”,又“斷發文身,贏以為飾”;《越絕書》云:“吳何以稱人乎?夷狄之也!”可見吳地生產力很不發達,人們生產、生活仍很原始。
泰伯、仲雍是周人后代。傳說其始祖為棄,為姜姓有邰氏女姜所生。在堯、舜時任農師之職,受封于邰,號后稷。棄死后,子孫世代為農官。傳至不宙,因夏政漸衰,失官而奔于戎、狄之間。
約公元前11世紀,其孫公劉率周部族遷居豳地(今陜西旬邑西),開墾耕作,發展農牧,勢力漸興。傳至九世,到了古公父(即周太王)時,已近商末,又為戎、狄侵擾,不得安生。于是,古公父率族人沿渭水而下,卜居歧山之南的周原,在此規劃田地,營建城邑,設置官吏,國號為周,從此,奠定了東進滅商的基礎。
古公父生有三子,分別為泰伯(又稱太伯)、仲雍、季歷,始居周原。古公父認為幼子季歷賢能,便想將王位讓于其,而此法有違宗室傳長不傳次的宗法禮制。泰伯明白父親之意,于是攜仲雍奔于江南,遠徙荊蠻,這就是所謂的“泰伯奔吳”。
句吳又曰工吳、攻吳、虞等,吳與虞相通,同一詞義。工為語氣詞,吳為形聲字,《說文解字》對吳的解釋是:“大言也,從矢、口。”
“大言”即大聲叫喊,吳地人喜歡仰天叫喊,久而久之,這種特有的仰天叫喊習慣便成為氏族――吳。
中國漢民族都冠有姓氏,最初,姓與氏為兩個概念:姓為母系,分親疏,以圖騰為號;氏承父系,辨貴賤,以屬地名之。后來姓氏統稱,相互不分。泰伯應屬姬姓周氏,而其后為姬姓吳氏,季札后來故稱為吳季札。
最初的吳地可能并不在江南,疑在山西平陸、陜西隴縣一帶。晉、秦二地至今多“吳” 與“虞”的地名,如吳起、吳山、虞鄉、虞城等。
晉、秦一帶為什么有“吳”與“虞”字出現,這與先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有關。由于吳地先民以狩獵為生,用網或陷阱狩獵時,需用叫喊聲驅趕野獸,久而久之,大喊大叫的狩獵者便成“吳人”。 泰伯、仲雍奔吳,最初奔的可能是晉、秦之吳。后來,泰伯、仲雍或為其后人再徙至荊蠻,把“吳”名帶到江南,并成為姬姓吳人之始祖。
關于泰伯奔吳一事,《史記吳太伯世家》有述:“古公有長子太伯,次子虞仲。太姜生少子季歷,季歷娶太任,皆賢婦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長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歷傳于昌,乃二人亡如荊蠻,文身斷發,以讓季歷。”這就是所謂奔吳的來歷。
泰伯奔吳是否就是江東荊蠻之地,可以深究。司馬遷稱:“自太伯作吳,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為二,其一虞在中國(即中原地帶),其一吳在荊蠻。十二世而晉滅中國之虞,中國之虞滅二世而蠻夷之吳興。”
所謂中國之虞,是指今山西平陸一帶的北吳和陜西隴縣一帶的西吳。按司馬遷的話理解:太伯在吳,其后人一支去了中原,一支留在了荊蠻。山西平陸、陜西隴縣之北吳、西吳滅亡后,荊蠻之吳而興起。
關于泰伯如何來到江南歷來亦有疑問。東漢,趙曄《吳越春秋》始言:“遭殷之末,世衰,中國侯王數用兵,恐及于荊蠻,故太伯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在西北隅,名曰故吳。”又云:周武王時“追封太伯于吳。太伯卒,葬于梅里平墟。”
梅里平墟在那?趙曄亦非詳言。只是到了唐代,泰伯故城在無錫梅里之說開始流行。唐初《括地記》曰:“太伯奔吳,所居城在蘇州北五十里常州無錫縣梅里村,其城及冢見存矣。”唐張守節《史記正義》云:“太伯居梅里,在常州無錫縣東南六十里,至十九世孫壽夢居之,號句吳。”
自漢至清的2000余年間,歷代帝王至毗陵(常州),都到無錫縣梅里拜謁祭文。其中,清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歷下江南時,兩次遣人常州錢維城祭祀,有文如下:
“維某年月日,皇帝遣臣錢維城祭于吳泰伯之靈,曰:‘惟爾善承先忠,克振家聲慶,篤姬宗緒陰,貽于文武心存,商祚境難處以夷齊,采藥而入荊蠻,爰偕同氣端委,以治周禮,聿昭雄圖。名稱雖泯,于當時流芳,雅詠秩祀,常欽于后代。殷薦馨香,朕南國重巡,東吾載蒞,緬懷至德,尚稱三讓之遺蹤,遙溯高風,實啟千之文教,式循舊典用展,惟以欽承庶其昭格。’”
二、春秋時期的吳國
從泰伯創建句吳國算起,到第五代時武王勝殷朝,封其后代為二國:其一為虞國,在中原地區;另一為吳國,在夷蠻地帶。到第十二代時,晉國滅掉了中原地區的虞國。又過了兩代,夷蠻地帶的吳國興盛起來。
從泰伯至壽夢稱王,已傳十九世。壽夢繼位,自稱為王,吳國方始強大。
壽夢元年(前583年),即周簡王三年(公元前583年),晉采用從楚逃亡至晉的申公巫臣的策略,扶持吳國以此制楚。巫臣出使吳國,并把中原的乘車、騎射、戰陣等傳授吳人,吳國開始振興,一些原屬楚國的蠻、夷也被吳所并吞。壽夢二十五年(前561年),壽夢卒。
吳王壽夢生有四子:諸樊、余祭、余昧、季札。《吳越春秋》曰:“(周靈王)二十五年,壽夢病將卒,有子四人,長曰諸樊,次曰余祭,次曰余昧,次曰季札。季札賢,壽夢欲立之。季札讓曰:‘禮有舊制,奈何廢前王之禮,而行父子之私乎?’壽夢乃命諸樊:‘周之太王知西伯之圣,廢長立少,王道之興。今欲授國于札,臣誠耕于野。’王曰:‘昔周行之德加于四海,今汝于區區之國、荊蠻之鄉,奚能成于天子之業乎?且今子不忘前人之言,必授國以次及于季札。’諸樊曰:‘敢不如命!’壽夢卒,諸樊以適長攝行事,當國政。”
季札賢明博學,通曉周禮,學識廣及政治、軍事、外交、音樂等。壽夢欲立季札,季札不受,諸樊作為長子繼位,只是“以適長攝行事”而已,最終是想“授國以次及于季札”。這一愿望由于季札的謙讓而未實現。
諸樊元年(前560年),諸樊服喪期滿,要把君位讓于季札,季札避讓不應,隱于延陵上湖之北(今江陰與武進一帶)。周靈王二十五年(前547年),諸樊卒,余祭繼位。季札被封于延陵,號為延陵季子。
諸樊曾留下遺命,要讓君位傳給其弟余祭,目的是想按次序以兄傳弟,直到將王位傳至季札為止,以實現先王壽夢的遺愿。先王遺愿沒有實現,王余祭十七年(前531年),王余祭卒,其弟余昧繼位。余昧四年 (前527年),余昧卒,死前遺言傳位于季札。季札避讓。于是吳人云:“先王有囑,兄卒弟繼,一定傳國于季子。現在季子避讓君位,國君當由其子僚代其為王。”于是,余昧兒子僚立為吳王。
周敬王五年(前515年),吳公子光殺王僚而自立,即吳王闔閭。
闔閭雖有弒君之罪,卻有治國之功。《左傳》稱闔閭與民“辛苦同之”,是位有作為的君主。吳在其治理下日益強盛。這歸功于闔閭的用人之道。
闔閭重用楚國亡臣伍子胥,伍子胥建議將吳軍分成三部分,每次出一師輪番襲楚,以削弱敵軍,闔閭接受這一建議。果然,從楚懷王即位后,“無歲不有吳師”侵擾。公元前506年,吳大舉攻楚,五戰皆捷,直至攻入郢都(今湖北江陵),楚因這次大敗而失去霸主地位。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帶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報父兄之仇。吳國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遂成為諸侯一霸。
公元前483年,夫差派伍子胥出使齊國。太宰喜乘機進讒,說伍子胥陰謀倚托齊國反吳。夫差聽信讒言,派人送一把寶劍給伍子胥,令其自殺。伍子胥自殺前對門客說:請將我的眼睛挖出置于東門之上,我要看著吳國滅亡。伍子胥死后九年,吳國果然為越所滅,這是后話。
吳王姬光(闔閭)與其子夫差是有作為的兩代君主。闔閭與夫差當政為吳國最強盛時期。
周敬王三十八年(前482年),在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大會諸侯,與晉爭霸,適逢晉室內亂,夫差一度奪得霸主地位。
連年的興師動眾,造成國力空虛。越王勾踐不忘會稽之恥,國力逐漸恢復。勾踐趁夫差率精銳赴黃池之會、吳都僅有太子與老弱留守之機,越軍乘虛而入,并殺死吳太子。夫差匆匆趕回與越議和。吳窮兵黷武,民力凋敝,難以與越抗衡。
吳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年),越再次興兵,終滅吳國,夫差自殺身亡,越王成為春秋霸主。
論述吳國的興衰時,有必要論述一下季札的姓氏與闔閭城問題。
關于季札的姓氏問題,有人誤將季札之“季”為姓,曾言“北孔南季”(意謂魯地孔子,吳地季子)。非也。季札姬為姓,吳為氏,札為名。在我國漢民族,姓代表血緣關系,源自母系社會,主要功能是“別婚姻”,同姓者不能通婚。氏是姓中衍生的分支部落,源自父系社會,主要是“別貴賤”。西周時實行分封制,皇親重臣以封地為氏。
漢《潛夫論志氏姓》曰:“太伯君吳,以治周禮。仲雍嗣立,斷發文身,倮以為飾。武王克殷,分封其后于吳,今大賜北吳。季札居延(陵)州來,故氏延陵季子、闔閭之弟夫概王奔楚堂溪因以為氏。此皆姬姓也。”
關于闔閭城一事,是否就是闔閭為王時所建,值得商榷。早在闔閭登基以前,姑蘇已有城,或稱諸樊城。唐《吳地記》云:“壽夢始,別筑城為宮室,于平門西北二里。平門,蘇州城門也。諸樊所徙,蓋即此城。闔閭又改筑耳。故《吳越春秋》、《越絕書》皆載闔閭筑城事,而不言徙都。”這一記載說明:吳都遷于姑蘇并不是闔閭所為,早在壽夢時已筑宮室,其長子諸樊已遷都于此。
諸樊于周靈王十一年(前561年)即位,二十四年(前548年)卒,如果確定諸樊在位時已遷都,那么,蘇州建城的歷史又要早30~40年(一般認定蘇州建城在公元前514年。1986年,蘇州建城2500年就以闔閭城為依據)。
除諸樊在姑蘇筑城早于闔閭外,太湖之濱的闔閭城又早于姑蘇闔閭城,或者說姑蘇為吳國國都,延陵為陪都。漢《越絕書》載:“吳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二尺。陸門八,其二有樓;水門八。南面十里四十二步五尺,四面七里百一十二步三尺,北面八里二百二十六步三尺,東面十一里七十九步一尺。闔廬所造也。吳郭周六十八里六十步。”
唐《吳地記》載:“闔閭城,周敬王六年,伍子胥筑大城。周圍五十里三十步,小城八里六百六十步。陸門八,以象天之八風;水門八,以象地之八卦。”
宋《咸淳毗陵志》載:“闔閭城在(無錫縣)西四十五里。《越絕》云:伍員取似幀⒒其巒林此城。唐陸廣微《吳地記》云:周敬王六年,伍員伐楚還,運潤州撕土筑之,不足,又取吳地黃瀆土,為大小二城,此闔閭城也。”
2008年錫、常交界處的闔閭城作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顛覆了歷史上原有定論。最早的闔閭城并不在姑蘇,而是在延陵邑的太湖畔。《吳地記》所云“齊門北通毗陵”“平門北有水陸通毗陵”者,并不是故蘇大城,而是常州無錫交界之地的闔閭小城,毗陵城在其西北,故有北通之說。
1956年,常州與無錫闔閭城遺址已公布萬江蘇省******批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現存東、西兩城,兩城共一隔墻,與宋《咸淳毗陵志》所載基本一致。
2008年,南京博物院對這一遺地址作了大規模的考古發掘,考古發現確認了春秋晚期的城墻、城內的高臺建筑、陸門和水門。闔閭大城長2100米,寬1400米,面積2.94平方公里。發現了寬34米春秋晚期的墻基和水門遺跡。同時采用物探對考古鉆探的結果進行疊加驗證,對城壕、水門和城內水道情況進行探測和推測。闔閭城遺址的大城、東城、西城和高臺建筑的年代均為春秋晚期。
闔閭城的筑城年代晚于春秋中期,早于漢代,大致為春秋晚期,與吳王闔閭的年代相當,即公元前 515年―前496年之間。闔閭城遺址有郭有城,有完整的宮殿群,且闔閭城遺址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環境亦與歷史文獻的記載相符,根據闔閭城遺址的等級規模、年代布局和歷史文獻,初步推斷闔閭城遺址為吳王闔閭的都城。
三、戰國時期的新吳
新吳是對故吳而言,嚴格地說,這一時期的吳國就是春申君的改封地――故吳地。
自公元前510年至公元前475年,中經吳伐越的李之戰、越伐吳的夫椒之戰、笠澤之戰與姑蘇圍困戰,最終迫使吳王夫差自殺,吳國滅亡,越王勾踐成為春秋時期最后一位霸主。公元前333年,楚威王一舉滅亡越國,殺王無疆,盡得吳故地,以江東為郡。秦王政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公元前226年―前223年),秦軍攻滅楚國和越國。公元前221年,秦并天下,“置會稽郡,延陵四縣屬之。”
楚威王滅越后的吳地,一度為春申君黃歇的封地。《史記春申君列傳》載: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3年)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賜淮北十二縣。后十五年(公元前248年),黃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邊齊,其事急,請以為郡便。因并獻淮北十二縣,請封于江東。考烈王許之。春申君因城故吳墟,以自為都邑。”
春申君“自為封邑”的區域,就是歷史上所云的江東。按《辭海》解釋:江東即安徽蕪湖到江蘇南京長江以東的廣大地區,包括今天的上海與蘇錫常一帶。春申君黃歇與齊國的孟嘗君田文、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趙國的平原君趙勝并稱“戰國四公子”。
春申君在江東封邑,興建造宮室、城闕、糧倉、大市等,且由父子經營14年。東漢袁康《越絕書》分別有這樣幾段記載:
春申君,楚考烈王相也。烈王死,幽王立,封春申君于吳。三年,幽王征春申為楚令尹,春申君自使其子為假君治吳。十一年,幽王征假君與春申君,并殺之。二君治吳凡十四年。后十六年,秦始皇并楚,百越叛去,更名大越為山陰也。春申君姓黃,名歇。
今宮者,春申君子假君宮也。前殿屋蓋地東西十七丈五尺,南北十五丈七尺。堂高四丈,十C高丈八尺。殿屋蓋地東西十五丈,南北十丈二尺七寸。戶C高丈二尺。庫東鄉屋南北四十丈八尺,上下戶各二。南鄉屋東西六十四丈四尺,上戶四,下戶三。西鄉屋南北四十二丈九尺,上戶三,下戶二。凡百四十九丈一尺。檐高五丈二尺。C高二丈九尺。周一里二百四十一步。春申君所造。
吳兩倉,春申君所造。西倉名曰均輸,東倉周一里八步。后燒。更始五年,太守李君治東倉為屬縣屋,不成。
吳市者,春申君所造,闕兩城以為市。在湖里。吳諸里大\,春申君所造。
吳獄庭,周三里,春申君時造。
土山者,春申君時治以為貴人冢次,去縣十六里。
楚門,春申君所造。楚人從之,故為楚門。
巫門外罘Q者,春申君去吳,假君所思處也。去縣二十三里。路丘大冢,春申君客冢。不立,以道終之。去縣十里。
以上記載,可見春申君在江東成為一方之主,故吳墟經過改造,變為吳地都邑。
春申君在吳地(新吳)的主要貢獻是興修水利,發展經濟。公元前241年,春申君封地由淮北12縣改封吳地,其家族也隨之遷至江東。春申君在改封地內分設都邑,治理黃浦江、黃田港、申港、芙蓉湖等,抑制水患,政績顯斐然,深得民心。故此,當地人紛紛以其姓或號命之山、水,如上海黃浦江、常州孟河小黃山、雪堰黃公山、江陰君山、申港、黃田港等,蘇州、無錫、常州等地還將其供奉為城隍菩薩,立為神主。2002年9月,上海申博成功的歡慶晚會高唱的******首歌就是《告慰春申君》,可見吳地人民對春申君的特殊感情。
春申君死于公元前238年。是年,楚考烈王病逝,黃歇春前去奔喪,李園令人設伏于棘門,殺死春申君及其全家。而《越絕書》載,春申君被楚幽王所殺。江陰君山為其墓葬地。
春申君治吳時的都城在無錫。司馬遷《史記》云:“吾適楚,觀春申君故城,宮室盛矣哉!初,春申君之說秦昭王,及出身遣楚太子歸,何其智之明也!后制于李園,旄矣。語曰:‘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春申君失朱英之謂邪?”
戰國時期無錫尚未立縣,《史記》《越絕書》故將“春申君故城”載入延陵邑或吳郡。
四、西漢時期的荊吳
秦代末年,項羽、劉邦分別起兵,秦王朝岌岌可危。后楚漢相爭,劉邦一統天下。漢王朝建立后,劉邦立劉氏族人封地為王,其中,劉賈、劉濞封于江東,國號吳,史稱荊吳。
劉賈(?―前195年),沛郡豐邑(今徐州豐縣)人,西漢諸侯王,與漢高祖劉邦同為一族 (一作漢高祖的遠房堂兄 )。漢高祖元年(前206年),劉邦平定三秦,劉賈為將軍,鎮守桃林塞,隨劉邦向東攻打項羽。四年(前203年),劉邦攻下成皋,派劉賈率軍二萬、騎兵數百,進攻項羽,燒毀楚軍屯積軍糧,以破壞楚軍的根基,使無法供給項羽軍需糧食。五年(前202年),劉邦追擊項羽至固陵,派劉賈南渡淮河包圍壽春。劉賈派人招降項羽大司馬周殷。周殷反叛項羽,助劉賈攻下九江,迎英布軍,會兵垓下,共擊項羽。劉邦因而派劉賈調九江軍,與太尉盧綰攻擊臨江王共尉,共尉戰敗而死。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劉賈被封為荊王,管轄淮河以東五十二座城邑。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反叛,攻打荊國。劉賈與他交戰,未勝敗走富陵,被英布亂軍殺害。《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載:“荊都吳。”《正義》:“荊王劉賈都吳,蘇州,廬城也。”史書所云荊者,即今之宜興。宜興又名陽羨,舊稱荊溪,因荊山而得名,劉賈封于荊,又都于吳,故荊國又稱為吳。劉賈被英布亂軍殺害后,劉邦“患吳、會稽輕悍,無壯王因鎮之”,決定改荊國為吳國,另立劉濞為吳王。
劉濞 (前215―前154年),西漢諸侯王,沛縣(今江蘇徐州)人,劉邦侄。劉濞在封國內大量鑄錢、煮鹽,減輕賦役,以招納其他郡國亡人和“任俠奸人”,擴張勢力。后來,景帝采御史大夫晁錯建議,削奪王國封地,他以誅晁錯為名,聯合楚趙等國叛亂,不久失敗,逃至東越,為東越人所殺。《史記吳王濞列傳》:“吳王濞者,高帝兄劉仲之子也。”《漢書高帝紀下》:“長沙王臣等言:沛侯濞重厚,請立為吳王。”
劉濞從軍有功,漢高祖又顧及吳郡接壤東越等國,乃需選壯王鎮之,漢高帝十二年丙午(前195年),劉邦懼怕江東人士不服他的皇權,故而封劉濞為吳王,都于沛(江蘇沛縣),改當年劉賈所封的荊國為吳國,統轄東南三郡五十三城,定國都于廣陵(江蘇省揚州市)。劉濞懼怕江南,故而不敢以荊國舊都――吳縣(今蘇州)為其國都。
漢文帝時,劉濞的兒子、吳國世子在京城與文帝皇太子劉啟(即后來的漢景帝)下棋時出現爭執,吳世子無禮,被皇太子用棋盤打死,劉濞痛失愛子。劉濞在封國內大量鑄錢、煮鹽,并招納工商和「任俠奸人」,以擴張割據勢力,圖謀篡奪帝位。漢景帝采御史大夫晁錯建議,削奪王國封地,他謀劃了「清君側」的策略,以誅晁錯為名,聯合楚趙等國叛亂便在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前154年),帶領楚、趙等七國公開叛亂,史稱七國之亂,后被漢軍主將周亞夫擊敗,劉濞兵敗被殺,封國被******廢除,吳國至此滅亡。
應當說劉濞治吳40余年,他是日后長江三角洲日益走向繁榮的奠基者之一。此時吳國疆域擁有“三郡五十三城”,三郡,即指漢初的東陽郡、吳郡與鄣郡。《漢書地理志》所列75郡無此三郡名稱,而是會稽郡、豫章郡、丹陽郡,系因西漢不同歷史階段有不同的行政區域的緣故。西漢時代廣陵城處于三郡中心地帶,被定為吳國之都,王府所在。
劉濞治吳的功績一方面是為朝廷守邊,安定地方,相安無事,另一方面則是發展經濟。《漢書地理志》云:“夫吳自闔廬、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游子弟,東有海鹽之饒,章山之銅,三江、五湖之利,亦江東一都會也。”劉濞等人使地廣人稀的長江三角洲逐漸人煙稠密;《史記》稱當時吳國,“國用富饒”,即財源充沛;“能使其眾”,即獲得百姓愛戴,劉濞治吳40年的歷史功績應當肯定。
五、三國時期的東吳
東吳(229-280年)即三國時代的吳國,亦稱孫吳,是由孫權建于3世紀時的南方政權。
歷史上,東吳多次遷徙政治中心,從吳(蘇州)到京口(鎮江)建鐵甕城,再遷至建業(南京)建造石頭城,又遷武昌(鄂州)建吳王城,最后再從武昌回到建業,222年,孫權稱吳王。黃龍元年(229年)四月,孫權稱帝,國號吳,改元黃龍,是為吳大帝,東吳之名,始于此年。
漢末黃巾起義時,,吳郡富春孫堅隨會稽朱y至中原鎮壓黃巾,以后又轉戰于江南諸郡。董卓之亂時,孫堅參加討伐董卓的關東聯軍,隸屬于袁術,在淮南活動。孫堅與荊州劉表、黃祖征戰時亡,年僅37歲。孫堅子孫策于是統領部眾,投靠袁術,向袁術借兵馬,率兵攻占揚州。在袁術自行稱帝后,與其決裂,自立門戶。
大約在興平元年(194年),孫策開始向江東發展 。他得到周瑜等人的助力,驅逐暫駐曲阿的揚州刺史劉繇,逼降會稽太守王朗。建安元年(196年),漢獻帝建都許昌,孫策拒絕袁術而聯曹操,受封為吳侯。建安四年,孫策取得豫章郡地。建安五年,孫策被前吳郡太守許貢的門客暗殺,死亡,時年26歲,由孫策弟孫權統眾。建安十三年,孫權由吳徙治京城(今江蘇鎮江)。籌劃赤壁之戰,勢力達于荊州;十五年取得嶺南。建安十六年孫權徙治秣陵,次年,改秣陵為建業。建安二十四年孫權破關羽,占有荊州全境 。
黃武元年(222年),孫權接受魏國封號,在武昌稱吳王。后取得夷陵之戰勝利,限制了蜀國出峽發展的可能,夷陵之戰結束后不久,蜀相諸葛亮遣鄧芝出使吳國,吳蜀恢復同盟。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建都武昌(今湖北鄂州),后遷建業(今江蘇南京)。孫權尚存的困難,一是對付山越的不寧。二是在淮南巢湖地區抗拒曹魏的壓力。散布在東南州郡山區的山越人,阻險割據,甚至北聯曹魏,反對孫權勢力向南方內地擴張。孫權與山越進行過多次戰爭,屢獲勝利。孫吳統治的幾十年中,山越人大體與漢人趨于融合。
嘉禾二年(233年),孫權封割據遼東的公孫淵為燕王,吳帝孫權派太常張彌、執金吾許晏、將軍賀達領兵一萬多人,很多金銀財寶,試圖控制遼東,結果使者被公孫淵斬殺。同時數次攻打魏國,但皆無功。赤烏四年(241年), 孫權的長子孫登死亡。次年孫權立孫和為太子,不久又封孫霸為魯王,引發“二宮之爭”,又稱“南魯黨爭”,朝中大臣亦分為兩派。最終孫和被廢,孫霸被賜死,名臣陸遜等十多名大臣亦在二宮之爭中被逼死,最后幼子孫亮反而被立為太子。東吳經此事件,非但皇室遭刑,而且舉國分歧,自此埋下內斗禍根,開始逐漸衰敗。252年四月,孫權駕崩,年七十一。孫亮即位,改元建興。由諸葛恪、孫弘、孫峻等輔政。253年春,諸葛恪征淮南,慘敗。諸葛恪被孫峻所殺,大權落入孫峻之手。256年孫峻病死后,事付從弟偏將軍孫D。后孫D廢孫亮為會稽王,改立孫休為帝。不久孫D又為孫休所殺。元興元年(264年),孫休病死。這時蜀漢剛亡,交趾又叛吳降魏,東吳國內形勢不穩,欲立一個較年長的君主。左典軍萬向丞相濮陽興、左將軍張布推薦孫和的長子孫皓即位。
孫皓即位之初曾一度施行仁政,下令撫恤國內人民,又開倉振貧,解決貧人的危機,又減省后宮宮女和放生宮內多余的珍禽異獸,一時被譽為令主,但由于東吳當時的國力在孫亮時就不佳了,難以有中興,時運不佳,所以很快他便變了,不久其殘暴一面就開始顯露。民怨不絕。幸陸抗、陸凱等大臣的全力支撐才讓吳國茍延殘喘。
太康元年(280年), 西晉司馬大軍攻克石頭城,至此,東吳滅亡,三國歸西晉。吳國滅亡時,領州四、郡四十三、縣三百一十三、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米谷二百八十萬斛,舟船五千余艘,后宮五千余人。孫吳的疆域最南達越南中部。
六、五代時期的南吳
五代時期的吳國(907-937年),由淮南節度使楊行密所建,故又稱“楊吳”,亦稱南吳。
楊行密(852D905年),字化源,原名行愍,廬州合肥(今合肥長豐)人 ,唐末著名政治家、軍事家,五代十國時期吳國奠基人。唐乾寧二年(895年),封弘農郡王。天復二年(902年),進封吳王。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楊行密為淮南節度使,據揚州。天復二年(902年),拜東諸道行營都統、檢校太師、中書令、吳王,建都廣陵(揚州),稱江都府。楊行密注意招集流民,獎勵農桑,使江淮一帶社會經濟有所恢復。
楊行密割據于江淮,遏止朱溫南進步伐,成功避免全國更大范圍動亂。其奠基之吳國,實現由藩鎮向王國的轉型,南方割據勢力與北方中原政權并存的局面得以實現,為南唐奠定基礎,開啟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經濟文化中心南漸先河,有“十國*********”之譽。由于其去世時唐朝仍然存在,形式上仍奉唐正朔,楊行密只能算是唐朝的封國國君。
唐天v二年(905年),楊行密去世,其子楊渥嗣位淮南節度使、東南諸道行營都統、兼侍中、弘農郡王。但楊渥喜好游玩作樂,其親信不斷欺壓元勛舊臣,將領們頗感不安。天v四年(907年),唐亡,南吳不承認后梁,仍沿用唐年號。張顥、徐溫發動兵變,控制軍政,楊渥大權盡失。天v五年(908年),張顥殺楊渥,立楊隆演為淮南節度使、東南諸道行營都統、同平章事、弘農郡王。張顥隨即又被徐溫所殺,至此楊吳大權盡掌握在徐溫之手。
天v七年(910年),楊隆演加中書令、吳王。天v十六年(919年)晉吳國王,改元武義,與唐朝斷絕法統。
楊隆演個性穩重恭順,徐溫父子專權,不會顯露出不平之色,因此徐溫也很放心,但也因大權旁落。楊隆演建立吳國后并不快樂,于是放縱自己,以致生病臥床,第二年便去世了。
楊隆演去世后,徐溫立丹陽郡公楊溥為吳國王,改元順義。
順義七年(927年),徐溫去世,楊溥即位。徐溫去死后,徐知誥繼任金陵府尹,操縱楊吳朝政。933年,徐知誥采納謀士宋齊丘建議,欲將楊吳遷都金陵,于是修繕金陵府治為皇宮。935年,楊吳皇帝封徐知誥為齊王,次年,以金陵府為西都,廣陵為東都。天祚三年(937年)讓位予宰相徐知誥(徐溫義子)。南吳共歷4主,36年。統治地區包括今江蘇、安徽、江西、湖北等一部分。
七、五代十國時期的吳越
吳越國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之一,由錢H創立于907年。
錢H先后尊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和北宋等中原王朝為正朔,并且接受其冊封。吳越國強盛時擁有13州疆域,范圍包括今浙江省全境、江蘇省東南部(蘇州)、上海市和福建省東北部(今福州)。吳越國歷三代五王,至公元978年錢弘m納土歸宋,立國七十二年。
唐末五代,藩鎮割據,戰亂頻仍,錢H采取保境安民和“休兵息民”的戰略方針,重農桑、興水利,發展與日本、朝鮮等國海外交往,使兩浙之地有一個較長的穩定發展時期。
錢H少時迫于生計,曾為私鹽販,后投軍,唐乾符年間為石鏡將董昌的部校,后漸由偏將而升掌一州之兵。他在剿滅地方叛臣的過程中,經過兩次杭越之戰占有了兩浙之地,維護大唐一統。天復二年(902年),唐昭宗封錢H為越王。公元904年,改封吳王。907年,朱溫建后梁,始封錢H為吳越王。中國歷史上******個、也是******一個錢氏王朝,占據兩浙十三年,成為江浙一帶頗有實力的割據者。
錢H領浙江西道、浙江東道兩道節度使,設西府杭州、東府越州為道治。定都杭州。由于吳越偏安東南一隅,吳越國始終尊奉中原為正朔,梁朝封錢H為吳越國王、諸道兵馬都元帥。吳越武肅王錢H之后,還有四位國王,分別是吳越文穆王錢元、吳越忠獻王錢弘、吳越忠遜王錢弘、吳越忠懿王錢弘m、合稱三代五王。
宋開寶八年(975年),宋太祖趙匡胤最后消滅了割據政權南唐,十國之中僅剩吳越國。高僧延壽乃德韶之法嗣,此時沉疴在身。吳越王錢弘m前往探病時,對宋滅南唐危及吳越走向,征詢延壽的意見,延壽則盡力勸諭錢弘m"納土歸宋,舍別歸總"。
錢弘m審時度勢,遵循祖宗武肅王錢H的遺訓,以天下蒼生安危為念,采納了延壽臨終遺言,為保一方生民,采取"重民輕土"之善舉,毅然于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五月至汴京開封,遵從祖訓,決定納土歸宋,將所部十三州,一軍、八十六縣、五十五萬六百八十戶、十一萬五千一十六卒,悉數獻給宋朝,成就了一段顧全大局、中華一統的歷史佳話。
由此,吳越國的生產力免遭破壞,人民也免遭生靈涂炭,從而穩定和鞏固了中國和平統一的政治局面。北宋著名詩人蘇軾這樣評說:“其民(指吳越國百姓)至于老死,不識兵革,四時嬉游,歌鼓之聲相聞,至今不廢,其有德于斯民甚厚。”這是對吳越錢氏歷史功績的客觀評價。吳越錢氏為中國的和平統一提供了一個成功的范例。千年前的古人具有如此的歷史遠見和宏大胸懷,實屬不易。
在吳越國近百年保境安民的國策下,發展生產,擁有在籍戶55萬684戶,接近唐朝天寶年間的在籍戶。說明這里的人口比其建國之初有很大的增長,為北宋江浙地區人口的高增長,提供了較高的人口基數。
綜上所述,吳地歷史有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并不是隨著勾踐滅吳而終結。在春秋至五代的1500余年間,吳地歷史畫面波瀾壯闊的,由不同姓氏不同時期創立的吳國,在5000年的華夏文明中留下濃重的一筆。
【作者簡介】薛煥炳 江蘇省常州市吳文化研究會會長,《中吳》
雜志主編。
上一篇:泰伯文化在南康的實踐與啟示
下一篇:大力弘揚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