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吳氏的郡望與分布 各朝吳氏郡望一覽 唐代,自太宗李世民下令撰修《貞觀氏族志》,―時之間,姓氏、譜牒書籍成批涌現,其中最著名的是林寶所修《元和姓纂九千余年來被尊為權威經典。本世紀初敦煌遺書中,發現了《天下姓望氏族譜殘卷》和《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譜》等書。我們以這兩份珍貴資料為基礎,參考《元和姓纂》《太平寰宇記》等書,可以窺知魏晉至隋唐700年吳姓的郡望的發展 和變化。 《元和姓纂》所記吳姓郡望有3個:濮陽鄄城,渤海郡和陳留郡,這是漢魏以來吳姓的舊有郡望。 大約完成于貞觀年間的《天下姓望氏族譜殘卷》記載了吳姓的兩個郡望:冀州渤海郡,吳姓為4大姓(吳、歐陽、高、刁),之首;濮州濮陽郡,吳姓是6大姓(吳、徐、袁、扶、黃、慶)之首。 成書于唐德宗時的《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譜》記載的唐中晚期吳姓郡望有5個之多:冀州渤海郡,吳姓為28大姓之首; 樓州濮陽郡,吳姓為6大姓之首;湖州吳興郡,吳姓是16大姓之三一;潭州長沙郡,吳姓在6大姓中排在第二;豫州汝南郡,吳姓為當地26大姓之一。 此外,成書于唐晚年的《太平寰宇記》記載了吳姓的3個郡望:濮州濮陽郡,吳姓是7大姓之首;冀州渤海郡,吳姓為3大姓之首;荊州武昌郡,吳姓是6大姓之首。 總汁隋唐時期吳姓的郡望有七個:濮陽郡、渤海郡、陳留邵、吳興郡、汝南郡、長沙郡和武昌郡。 從上面各書所記郡望可以看出,一是到隋唐時陳留郡的吳氏已衰落,所以在《天下姓望氏族譜殘卷》中陳留郡4大姓(阮、謝、衛、虞)中沒有吳姓,在《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譜》陳留郡15大姓中也沒有吳姓。此外,渤海吳氏,據《隋卞》和新、舊《唐;掃》記載,整個唐代沒有什么見于正史的人物,因此,渤海吳氏雖在地方上仍是大族,但是已遠不如漢魏南北朝時期興旺廠。從后面的小節中我們可以看到,渤海吳氏家族已有很多人南遷到河南洛陽等地。與北方吳氏的衰落相反,南方的吳興、長沙、武昌等郡的吳氏家族卻開始崛起,到唐代中后期已成為當地的望族大姓。這反映了唐代吳姓家族北衰南興的局面。 孫權的母親是吳家長女 吳郡吳氏家族遷回蘇州后不久,使出了一個皇后,她是孫堅的結發妻子,三國東吳創立者孫策、孫權兄弟的生身母親。據《江陰吳統宗源流考》,吳皇后是吳允承的孫女,吳惴的長女。而《太平寰宇記》卷九一說:吳惴又叫吳輝,字光修。吳惴夫妻過早去世,遺下兩子兩女,長子吳熊慶繼承家業,主持吳太伯廟祀,次子吳景攜帶兩個妹妹白蘇州南下錢塘(今浙江杭州市)謀生。吳家的兩個女兒,都出落得如花似玉,才貌雙全,是杭州一帶遠近聞名的大美人。豫州刺史孫堅慕名前來求婚。起先,吳家認為孫堅為人粗魯。狡詐、想要拒絕。孫堅感到極為羞辱和憤恨。大女兒卻說:“不要為了一個女兒而招惹大禍。”于是,吳家才答應了這門婚事,將大女兒嫁給孫堅為妻(史稱吳皇后)。后來,他的妹妹也嫁給孫堅為妾。大女兒生了4個兒子:孫策、孫權、孫翊、孫匡;她的妹妹則生了孫朗、孫仁兩兄妹。《搜神記》記載:吳皇后初次懷孫策時,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輪明月,鉆人自己腹中;后來懷孫權時,又夢見那紅紅的太陽鉆進腹中。她感到奇怪,便告訴了丈夫。孫堅一聽,高興萬分,說:“日月是陰陽之精,極尊極貴之象。看來我們的兒子將大富大貴。”后來,吳皇后的二兒子孫權果然稱帝,建立三國鼎立中的東吳。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吳皇后去世,與丈夫孫堅合葬高陵(在江蘇丹陽縣西)。后母以子貴,被迫尊為武烈皇后。 吳皇后的二哥吳景,年輕時以兄代父,與妹妹相依為命,所以深受吳皇后和孫策、孫權兄弟敬愛。,吳景曾官任丹陽太守,封揚武將軍,公元203年去世。吳景生兩子:早奮.吳祺。吳奮被孫權任為吳郡都督,統兵鎮守東方,后封為新亭侯(在今江蘇南京市)。吳奮生的兒子叫吳安,吳安本來嗣襲新亭侯,沒想到他恩將仇報,竟與人謀起姑表叔孫權的反來,結果被殺絕傳。吳景的二兒子吳祺;被孫權封為都亭侯。吳祺的兒子叫吳纂,吳纂娶滕胤的女兒為妻。后來岳父滕胤謀反被殺,吳纂也受株連遇害。這樣,吳皇后娘家,只剩下大哥吳熊慶一支。 吳熊慶,據《江陰吳氏統宗源流考》記載:他自幼聰明過人,8歲能通經史,’時人譽為神童。父親早逝后,他以長子身份仍留居蘇州,主持太伯廟祀。公元252年。孫權尊封這位大舅為“太傅吳郡公”。吳熊慶去世后,謚號“靖”,葬在吳郡五城、山(在今江蘇蘇州市)。•此后,這一支吳姓子孫,借外戚的恩蔭,封侯進爵,尊榮一時。 吳熊慶生子吳康年。吳康年,字永齡,任孫氏吳國丞相中書令、太子太傅之職,后封為“奉祖侯”。吳康年去世后也葬五城山,謚號“恭敏。” 吳康年生子叫吳延英。吳延英,字邦俊,在吳國官任丞相中書令兼領太子太師,改封為“嗣賢侯”。去世后葬在吳郡道山,謚號“穆”。 吳延英生的兒子名叫吳之則。吳之則,字廷法,仍在孫吳政權任丞相中書令,嗣封“嗣賢侯”公元280年晉武帝滅吳,遇害去世,葬在道山先君墓側。 吳之則生吳式,吳式生子名叫吳皋益。晉明帝太寧元年(公元323年),追尊上古圣賢后裔,封皋益為“昭衍公”。吳皋益去世后,謚為“宣懿”,葬在吳郡樹里山。 吳皋益生兩子:長子吳佶,二子吳儇。吳佶世襲昭銜公的爵位,娶晉成帝母親明穆皇后的妹妹庾氏。吳佶又成為晉國皇親,于是官運亨通,被任命為中書令。咸和三年(公元328年)封為“渤國公”,去世后贈為太師,謚號“顯肅”。吳佶之后,人丁非常興旺。他與夫人庾氏一共生了7個兒子:吳始泰,吳始華,’吳始衡、吳始恒、吳始嵩,吳始淮,吳始濟。分別以五岳山和淮、濟二水取名。 吳始泰以單子身位世襲父親爵位。這吳始泰才德出眾,被簡文帝看重,任御史中丞,贈“延陵開國公”。吳始泰生有兩個兒子:長子吳符雋,二子吳符佑。 吳符雋,字國瑞,晉孝武帝時封為燕國公任尚書左仆射,去世后葬在京口(即今江蘇鎮江市)。 吳符雋生的兒子叫吳豫,宇德章,任鎮北將軍,有將才,勇猛善戰;晉安帝元興三年(公元404年)在與北魏道武帝拓跋的戰爭中戰亡,死后贈號“寧國公”,謚號“烈”。 吳豫娶妻廣劉氏,生子名叫吳戢。吳戢6歲時,正值宋武帝起兵,母親劉夫人于是攜帶他徙遷賢陽(今江蘇省江陰縣)。 吳戢生有兩個兒:長子叫吳薈,二子叫吳荃。吳薈居在吳郡橫山,去世后也葬在橫山(今江蘇省武進縣東芳茂山)。 吳薈生兩子:長子吳琨,二子吳躊。吳琨也見于《晉書》卷20。吳琨去世后葬在橫山先君墓側。 吳琨也生兩子:長子吳襄,字世南;二子吳廣。吳廣生子名吳洵武。吳襄的兒子叫吳洵文,字天宇,任劉宋朝陽郡守。 齊高帝起兵滅宋,吳洵文陣亡,葬在龍岡山,贈封開國侯,謚“貞忠”。吳洵文生:吳f(此字應為左邊為“融”左邊,右邊分三――上“兇”、中“八”、下為“處”字去“卜”,下同)。 吳洵文的兒子吳f應為季札的第41代孫。他于南齊時遷居漢陽山(湖北武昌),隱居不仕,耕讀自愉。吳緞的后裔人丁興旺,子孫發達,成為當地望族。所以,武昌也成為晚唐吳氏7大郡望之一。吳f生了兩子:長子吳盾,二子吳厚。 吳盾于南朝梁武帝時,官任寧朔將軍,歷任大司馬、侍中、左長史等職。陳霸先滅梁時戰死。死后追贈左翊將軍,詔令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建祠祭祀,謚號“義烈”。光祿大夫孔范為他撰寫墓志銘。吳盾家室,又從武昌遷居江陵。 吳盾的一個兒子叫吳奎,字文耀,隋文帝時任中都令。吳奎生兩子:長子吳承休,次子吳承烈。吳承休生兩子:吳若遠、吳若征。•吳若遠,字伯高,唐太宗時考進士及第,任中書舍人,升戶部侍郎駙,舉青光祿大夫,封贊皇縣(河北贊皇縣)開國男,謚‘文惠,。吳若遠在先祖吳如勝的基礎土,新撰完整的正宗吳姓族譜。至此,吳姓主宗的歷史,完整清晰,歷歷可考。 《江陰吳氏統宗源流考》記載:吳若遠的兒子吳世偉,娶唐太宗女平樂公主為妻,官拜駙馬都尉,封新封侯,贈晉國公,謚號“恭敏”,葬在永寧縣(今湖北廣濟縣)考新、舊《唐書》,唐本本李世民的女兒無干樂公主,吳氏族譜的記載,卻補充了正史的遺漏,這也是―件趣事。 吳世偉生兩子:吳佐,吳競。吳競后遷居汴州浚儀。吳佐也生了兩子:長子吳可博,次子吳令璇。吳可博中唐玄宗天寶十年(公元751年)進士,官至尚書右仆射、太子少師、上柱國,賜封“渤海郡公”,謚號“文哲”。吳可博生兩子:長子吳舜咨,次子吳舜翊。 唐代著名的文學家中;有一位吳姓成員,那就是山陰吳氏家的吳融。 據民國八年《山陰州山吳氏族壇》記載:山陰吳氏從吳氏正宗分支而成。公元8世紀,吳季札的第49代孫、吳可博的長子吳舜咨憑借父親的蔭庇當上了山陰縣(今浙江紹興縣)令。他的家室也隨之遷往山陰,后代遂繁衍成山陰吳氏。吳舜咨娶妻王氏,生一子吳翥,•宇明舉。他生性淡泊功名,隱居山陰,不.樂仕進,潛心著書立說,著作有《山陰集》、《閑情集》、《招云集》等,唐武宗人中年間(公元847-859年)。當地觀察府屢次召他做官,都被拒絕。地方官吏敬佩他的氣節,將他的事跡上報朝庭。唐武宗聽了也很欽佩,于是賜給吳翥“文簡先生”之號,一時之間,被傳為美談。 據<<江陰吳氏統宗源流考》記載,吳翥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吳融(新、舊《唐書》將吳融說成吳翥之孫,誤。族譜補正史,這是又―例)、次子吳翮。吳融字子華,是唐后期著名的文學家。史稱吳融白幼讀書很勤奮,文章寫得華麗灑脫。后中進士,曾做過韋昭度的書記官。《談藪》記載;某次,吳融大罵韋昭度譏笑他作的:G(章不好,說:“此白是吳家文字,非老夫改之乃意”。從此,“吳家文字”的美號便傳遍文壇。后來,吳融累任著作郎、侍御史、戶部侍郎、翰林。 吳融生三于:長子吳元三,,次子吳元睿,三子吳少鄭;吳融之后,山陰吳氏的這三個分支,又分別遷往各地。二子吳元睿,遷回祖籍江陵(湖北江陵),三子吳少部二支,遷徙到諸暨(今浙江諸暨縣)。長子吳元三,字若虛,,官任翰林院修撰。據《山陰州山吳氏族譜》,吳元三娶唐宗室惠昭太子李寧的曾孫女李氏為妻,生三子:長子吳彬,次子吳彪。三子吳伊。吳彬,字文郁,封驃騎將軍,他的家室先居陜西咸陽,后又遷回吳郡虞山(今江蘇省常熟縣)居住。 吳氏正宗、季札的二子吳征生一支,幾百年間轉輾遷移流徙,到公元10世紀(即唐末、五代初年,由季札第五十三代孫吳彬由遷回江蘇常熟古延陵之地。 吳氏“禎”字派始祖吳猛 據順治五年手抄本《藍湖吳氏家譜》和清抄本《吳氏正宗譜》,魏晉之際著名的吳猛家族是從吳氏正宗分離出來的。吳猛是長沙王吳芮和廣平侯吳漢的直系后代,他是翠太伯的第53代孫,吳漢的第.14代孫。吳猛先祖世系是:吳漢、吳成、吳叮、吳如勝、吳、吳文質,吳應之,吳康年、翠尋英、吳正己、吳定、吳之則、吳延、吳猛。 吳猛,字世云。《江西通志稿;氏族志力說他祖籍本是河南濮陽人,三國東吳時,以孝聞名,任為西安(在江西)令,家族于是南遷至江西分寧。吳猛時,家族衰落,貧困不堪。吳猛雖家境貧寒,但他是一大孝子,孝順到夏天蚊子咬他也不敢驅打,因為他怕蚊子不咬自己就會去咬他母親。傳說吳猛的孝心感動了天上的神仙,一位神奇的老人傳授給他許多神秘的仙方法術,他因此成為聞名遐邇的大神醫和神算。一次,他回豫章,到江邊時竟不假舟楫,以一把羽扇劃水而渡。又與許旌陽同乘鐵鶴上廬山,后駕鹿乘云,升仙上天而去。成為中國道家中的神仙人物,宋朝時追封他為神烈真人。吳猛入晉后,官至散騎常侍。他的后代興旺昌榮,光緒十二年至德堂《吳氏世譜•吳氏敘宗》,列吳猛為天下吳姓十;二大宗之一的“禎”字一派始祖。 吳猛的后裔,又分遷他處。如吳猛的孫子吳柳,遷居休寧,第6代孫吳玄得,遷居旌州。吳猛的第7代孫,唐初人吳良,也遷居歙州(今安徽休寧)。吳良后裔,非常繁昌,形成唐代以來吳姓的著名大宗―一歙州吳氏,又稱休寧吳氏、新安吳氏。 吳良遷歙后,生兩子:吳義永,吳義方。吳義方生3子:吳太微、吳少微、吳保微。次子吳少微,名傾當世,使家族聲威大振。吳太微兄弟又支分兩派:吳太微一支,據《藍湖吳氏家譜》:傳至吳太微第6世孫吳逸小,偕夫人程氏由鄱陽浮梁遷居海陽龍江(今山東海陽縣)。吳逸小又5傳至吳亮六(名吳祚),生5子:吳立、吳昭、吳彬、吳朗、吳益.形成后世藍湖吳氏5大派。 安徽休寧吳氏,因吳少+微而顯赫于世。吳少微,字仲芳,是吳太伯第六十一代孫。史稱吳少微白幼聰穎好學,以經術登武則天長安三年(公元,703年)進士,初授晉陽尉,后官至左臺監察御史。吳少微以文學著名,史稱少微才華橫溢,與武功人富嘉謨、太原主簿谷倚并富文辭,號稱“北京三杰”。吳少微等人的文學創作,―改當時浮俚不兢、氣調單卑的文風,而返樸歸真,文本經術,風格雄邁高雅,為當時文人所推重,號稱“吳富體”。吳少微又重視本宗族歷史研究,負責主持修編《吳氏正宗譜》,今后譜序傳世。他死后,與夫人朱氏合葬休寧石舌山(今稱鳳凰山)。 吳少微的后裔,篡為繁昌。少微生三子:吳隆術、吳鞏、吳云:其中,吳云一支,遷居四川;吳鞏一支則留居休寧。 吳鞏,字定國。開元間進士,官至中書舍人。吳鞏以也文學知名于世,頗能繼承乃父之風。他曾將故鄉吳里改為鳳湖街,石舌山為鳳凰山、蓮池為鳳凰池,這些地名都沿用至今。 吳鞏之后,肖子賢孫,為官為宦者,不乏其人。如吳鞏第十―世、吳太伯第七十二世孫吳景安,字子靜者,中元和三年進土,仕至紫光祿大夫,子孫居壟田。后代有吳天驥,宋隆興閭進土,官至戶部員外郎。又吳鞏第―卜四代、吳太伯第七十五世孫吳用清,字渭濱,居富饒,宋仁宗時儒士。一生積善行德,子孫備極蕃盛,至曾玄孫輩人丁達1500余人。分遷金陵、德興、廬嚴、光蜀、宣城、太平、婺源、安豐、池陽等處,都能光大宗族。吳少微的后裔,蕃昌――至如此。 西遷入蜀的吳壹家族 進人漢末,陳留吳氏本支在當地已呈衰齦勢,獨有遠遷四川的吳壹兄妹一支發達顯貴。《三國志•蜀書》記載:吳壹父母早逝, 白幼孤苦零丁,與妹妹吳莧相依為命。后聽說父親生前與益州牧劉表私交甚篤,于是吳壹兄妹便前去投奔,被劉表接護,家族遂翠到今四川成都。吳莧美麗、賢淑,,某日―善相者給她看過相后,說“此女日后必大貴。”劉表聽了,于是將吳莧嫁給自己的兒子劉瑁。不幸劉瑁婚后不久亡故,吳莧剛從孤兒出來,如今又成了凄慘的寡婦?后來劉備入蜀,取代劉表,并娶吳莧為夫人。劉備稱帝,冊封吳莧為瘟皇后;吳莧為劉籌生了兩子:長劉永,字公壽;次劉理,字奉節。繼子劉禪嗣后,尊吳莧為皇太后,又稱“長樂宮尸。延熙八年(公元245年)吳莧去世,與劉備合葬于惠陵,(在今四川)。 吳莧的哥哥吳壹,字子遠,就是《三國演義》中經常出現的蜀將吳懿。吳壹投奔劉表后,受到重用,加上他本人又英勇善戰,:不久便成為劉奉手下―員虎將,官任中郎將。劉備取代劉璋政權時,吳卓曾帶兵從北方前線撤回攻打劉備,后被趙云,張飛捉住,押見劉備。劉備問他:“降不降?”。這吳壹是個識時務的英雄,倒很爽快。“我既被捉,,如何不降?”于是,吳壹支成為劉備的一員戰將。•后與劉備聯親,成為劉蜀政權的國舅,吳壹地位罕一躍而尊至顯貴,從左將軍升督漢中車騎將軍,封高陽侯。互公元前252年去世。《三國志注》引孫盛《蜀世譜》說:吳壹的后代,有一個孫叫吳喬,被李雄中迫害。但他堅強地生活,結果比李雄中晚死.30年,史稱他“不為雄屈也”。 當時、陳留吳氏家族還有一個吳班,孛元雄,是吳壹的近支族弟,使在劉氏蜀政權中官任離職,任后將軍、驃騎將軍、封安樂侯、綿竹侯,也是劉備手下一員猛將。 陳留吳氏這――支,興盛一時后,到晉代南北朝時期,便忽淹沒無聞了。 陳留吳氏在六朝時期雖人才凋零,但仍為當地――大族,所以在《元和姓纂》這――權威氏學著作中,仍記錄了陳留吳氏。經過近400年的沉寂以后,到唐前期,陳留吳氏家族又出規了一個著名的人物吳兢。據《元和姓纂》記載:隋代有―個名叫吳響的吳佑后裔。吳響生子叫吳臧,見于劉氏《行年記》。吳臧的曾孫便是著名史學家吳兢。‘據《吳氏正宗譜》,吳臧,字承休。吳承休生吳若準,吳若遠生吳世偉,吳世偉生吳佐、女兢。吳兢是吳季札第47世孫。史稱吳兢少有大志,勤奮好學,學貫經史。后被少年時朋友魏元忠,朱敬則等推*人史館,撰修國史。唐玄宗時位至右拾遺、起居郎。曾多次上奏,屢陳朝政得失,常被玄宗采納,遂見重用,升為諫議大夫、太事左庶子,封為長垣縣男。吳兢任職雖多,但以修史為主要職事,與劉知幾等同為唐一代良史。吳兢著作,敘事簡核,秉筆直書,時人譽為“當世董狐”。因與劉知幾撰立《武后實錄》,不為當朝宰相張說隱諱其惡,被貶為荊州司馬,后升洪州刺史。天寶年間回朝,任恒王傅。晚年仍念念不忘修史,請求還職史館。去世時年80歲。他的著名傳世代表作有《貞觀政要》。 此后陳留吳氏家族便在歷史上消聲匿跡、淹沒無聞,至今日,只剩下《元和姓纂》上那空洞的郡望給后人憑吊了。 吳質家族的崛起 濮陽鄄城郡,大體包括今河南濮陽及山東鄄城一帶。據《元和姓纂》,濮陽吳氏屬季札一宗,是長沙王吳芮和廣乎侯吳漢的后裔分支。漢恒帝時(公元2世紀中期),吳漢裔孫吳遵,是最早見于記載的濮陽吳氏成員。在漢魏之際,濮陽吳氏還只是――支默默無聞的普通家族。在當時屬于所謂單家。直到曹魏時,這個家族出了個名傾海內的大文豪、魏晉重臣吳質,從此宗族名重一時,興旺不衰。 吳質,字季重。生于漢熹平五年(公元176年)。是吳遵的孫子。《三國志注》記載,吳質雖出身貧寒之家,但從小游遨貴戚間。年輕的吳質,便因文思敏捷,才華橫溢而名聞遐邇。并深得魏文帝曹丕兄弟的喜愛。當時曹丕還是五官中郎將。吳質與曹丕、曹植、曹真、曹休等人周游于渤誨南皮縣,曾恥筑臺宴友,名叫醮奉臺。《魏略》說吳質頗能善處于曹氏兄弟之間,曹氏兄弟有隙,,但卻都與吳質要好。特別是曹丕與吳質的關系非常親密,有過于兄弟。無論是當太子時出征在外,還是即位后貴為帝王,曹丕與吳質的私交友誼都一如少時。《昭明文選》中就收錄了曹丕與吳質之間的數十封往來書信。 當年吳質出身單家,雖官任朝歌、元城縣令,但當地貴族“不與士名”。吳質深以為恥,后來曹丕即位,征吳質;與他車駕同會洛阻,拜為振威將軍,封列侯,使持節都督幽、并諸軍事。黃初五年,吳質朝京師見曹丕。曹丕下詔上將軍及特進以下都到吳質居所集會。此時的吳質與當年不為鄉里所齒的吳質相比,身價何止百倍。某日上朝,吳質因對同鄉畝徒董昭說:“我當年不為鄉里所饒,今日我欲溺鄉里耳。董昭聽了說:“君且止,我已80歲,倘大年紀,不能再被你溺了。”可見吳氏家族,當時真是勢傾諸侯,蔑視天下了。 當時,吳質與司馬氏關系也很密切。當年吳質與司馬懿、陳群、朱鑠同為蘆丕的親信,號稱‘四友”。公元230年,吳質54歲時去世,因吳質生前怙威肆行,被謚為“丑侯”,直到公元254年改謚“威侯”。 吳質的子女,見于《三國志》的有兩個:兒子吳應、女兒吳氏。《晉書•后妃傳》記載:晉景帝景懷皇后去世后,吳質的女兒嫁給司馬昭為妻。后來西晉建立,吳氏成為晉武帝司馬炎的繼母,被尊為吳太妃。濮陽吳氏又成為晉皇室的外戚,宗族繼續顯赫于當時。吳質的兒子吳應,字溫舒,西晉時官做到尚書;曾上奏改父謚號。吳應生子吳康,字子仲,也官居要職,顯貴于世。 兩晉之際“永嘉之亂”,中原殘破不堪,北方人戶紛紛南遷避難,濮陽吳氏的許多成員,就自鄄城一帶南遷至江南丹陽(今江蘇鎮江市)原吳國故地。到公元4世紀末5世紀初,南遷的濮陽吳氏出了著名的孝子和清官吳隱之 吳隱之,字處默。《晉書•良吏傳》說他是魏侍中吳質的第6代孫。吳隱之有一個胞兄叫吳坦之。他的父母早逝,家境貧寒,兄弟二人相依為命。據說母親去世后,隱之兄弟二人常半夜啼哭傷心。他們的哭聲感動了上天,在葬母和祥祭之時,都有人群仙鳥為之哀鳴不絕。吳隱之兄弟的孝名,從此傳遍天下,后來竟以孝名而被任命為參征虜軍事等要職,不久升任晉陵太守、中書侍郎、著作郎等職。吳隱之為官清儉廉潔,為當時著名的清官廉吏,任廣州刺史后。一改嶺南往日貪贓枉法之風,深受朝廷的嘉獎,百姓的尊敬。回朝后官任度支尚書。中領軍等職,公元412年造老還鄉,次年即在家病逝。 吳隱之不但孝,而‘臣與兄吳坦之非常友愛。當年袁真反叛桓溫失敗,吳坦之因支持袁真受牽連,必須處死。吳隱之聞信面見桓溫,請求代兄償命。最后感動桓溫,將其兄吳坦之赦免。 史翠吳隱之娶妻劉氏,生子聿數人,乒子吳曠之,次子吳延之。吳隱之任廣州刺史,家室也隨遷至此。當盧循起義軍攻打廣州城時,長子吳曠之保城力戰,最后陣亡。次子吳延之,后官任鄱陽(今江西鄱陽縣)太守。吳延之的弟弟和兒子,都官任郡守、縣令等職。濮陽吳氐吳隱之一支,因此興旺癥來。 魏晉隋唐時的濮陽吳氏,必須提到南朝宋齊之際的著名學者吳苞。吳苞,字天意又作懷德,祖籍濮陽鄄城。宋泰始年間(公元465―471年),吳苞家族從濮陽南遷至江南。吳苞博逼三禮。又深通老莊道家之學,是當時著名的大學者。南遷后,他與另一著名學者劉讞二起,借褚彥回住宅為校舍,廣招弟子,聚徒講學。一時之間,前往聽講求學的入絡繹不絕,甚至許多達官貴人也以聽吳苞講學為時尚。齊王朝曾幾次征用吳苞,但都被拒絕。吳苞一生舉泊功名,無意仕途,始終以授徒講學為業,直至壽終去世。吳苞雖非達官:顯貴,但桃李天下,功在后世,又不亞于那些出將入相的家族。因此,后世吳姓族人,常傳頌他的事跡。 濮陽吳氏吳隱之的后裔,到唐代更加興旺。據《元和姓纂》,吳隱之的第7代孫吳景達,唐初官任尚藥奉御、就是皇帝的專門醫生。吳景達的孫子叫吳神泉,唐代宗時追贈他司徒的虛銜。吳神泉生3子:長子吳令,次子吳令瑤,三子吳令瑜。兄弟三人都高居要職。其中,吳令瑤被封為太子家令、濮陽郡公,吳令瑜被封為太子諭德、濟陽郡公。長子吳令,本在朝庭中做官,后因故受牽連不幸被殺頭。但也許是吳氏祖宗有靈,吳令雖身遭殺戮,但后代卻反昌榮。史載吳令生了一女三子,女即章敬皇后,三子是吳溆、吳澄和吳湊。 吳令慘遭殺害時,女兒章敬皇后還是個七八歲的小丫頭。幼年喪父、孤苦零丁的章敬皇后流落宮中,成為一名小宮女。但她小小年紀,卻出落得月貌花容,楚楚動人,竟被當時尚為太子的唐肅宗看上,即加寵幸,十多歲便懷上了圣胎。當吳氏懷胎之日,曾夢見金甲神用劍刺其脅,醒來看時,脅下尚隱隱有痕。不久生下了唐代宗李豫。生產之日,唐玄宗李隆基聞信得了嫡皇孫,高興得親自給嬰兒洗澡穿衣。但李豫生下時身體極為羸弱,保姆怕皇上不喜歡,私下偷梁換柱。另抱了別的一個兒子呈進,誰知唐玄宗一見反倒很不高興。保姆只得叩頭陳說實情。玄宗命“快取我孫兒來”。及見到李豫,欣喜萬分。說:“你等以為體弱,但我看他的福氣還超過乃父哩”。又立即召見太子肅宗,一同歡宴慶賀。玄宗高興地對高力士說:“你一日見到三代天子,也可為樂事了。”只可惜吳氏有德無壽,還未來得及看到兒子登基便過早地去世,當時年僅18歲。但母以子貴,她生前多難多苦,死后卻備享榮華,李豫即位,追尊她為章敬皇后,與唐肅宗合葬于西安西北的建陵。她那被殺的父親也被追封為太尉尊銜。 章敬皇后的3個兄弟也都高居要職,整個家族顯赫當時。關淑,百至鴻臚少卿、太子詹事、金吾太將軍,又封為鄄城五公、濮陽郡公。后朱批反叛唐朝,吳溆受命前往勸降時被朱紕殺害。后來謚為“忠”,葬在西安。吳溆生的兒子見于《元和姓纂》的有4個:長子吳士則,官至伊闕(今河南省伊川縣)令;二子吳士明;三子吳士鄰;四子吳士矩。吳士矩,《新唐書》又作嘆士規”,唐武宗開成初(公元836年)官任江西觀察使。但吳氏家族的這個兒子,官雖做得很大,但卻沒有一點父輩的品性。為政期間,窮奢極欲。《新唐書》上說他“宴侈縱,一日費十數萬錢”,百姓怨聲載道。后來果然受到懲罰,被朝翠流放到偏遠的端州(今廣東高要縣)。 章敬皇后的另一個弟弟吳澄,《新唐書》上寫作“吳澄江”。他娶唐玄宗李隆基的第16個女兒壽春公主(后改封楚國公主)為妻。這樣濮陽吳氏與當朝皇室親上加親,地位更加穩固。吳澄官封駙馬殿中監、濮陽縣公。但吳澄和他那位出身皇家的妻子感情上卻合不來,公元784年,公主竟出家當起道姑來,皇帝也拿她沒法,只好正式賜她“上善”的法名。吳澄和公主生的一個兒子叫吳士彥,《新唐書》卷八十三寫作“吳士廣”。他再一次與李唐皇室親上加親,娶唐代宗的第12女兒普寧公主為妻。官封為駙馬衛尉卿士。吳士彥的兒子叫吳同正,見于《元和姓纂》。 吳湊也是章敬皇后的弟弟.因章敬皇后之故,與兄弟同由布衣而一日之間封官進爵。但吳湊為人終生謹慎,為政清廉,官任京兆尹、右金吾大將軍、兵部尚書,封臨濮縣公、濮陽郡公。在整個濮陽吳氏家族中,以他官職最高,地位最為顯赫。吳湊一生謙讓知足常樂,年71時病逝。當他得病后,白認壽數已盡,壞吃藥,不求神,家人哭著請求。他說:“我以布衣身份,位至三品,顯仕40年,壽達70,尚有何求?自古外戚善終者為數極少,我能享其天年,很滿足了。”因此,《新唐書》本傳稱他為有唐一代外戚的典范。吳湊生有二子名叫吳及,見于《元和姓纂》。 唐代濮陽吳氏中有一支南遷至江西貴溪。《江西通志稿吳氏族志》說,濮陽吳氏本是延陵人,后自運陵遷往濮陽,唐元和年間(公元806-802年),濮陽吳矣傷曹入翰林。但他淡泊官場生涯,年僅40余辭官不做,悠游于名山大川。當他經過江西貴溪時,見這里山清水秀,便愛上了這塊寶地,于是將家室遷居于此。后裔非常發達,成為貴溪的名門望族"今江西貴溪、翰林橋、仰潭吳氏,都是吳勵的后裔。 吳業淖鈾銼燦鐘小―部分西遷到川、湘交界一帶。其中吳武陵與他的一個哥哥遷到湖南澧州,這里地屬古代武陵郡,所以他取名吳武陣。吳武陵在元和初年考中進士。官至韶州刺史。他與韓愈、柳宗元為詩文之友,又力薦過杜牧,為當時的知名人物。 吳武陵有兩個侄子:吳汝納、吳湘,都有功名。吳湘曾做過揚州+江都(今江蘇揚州市)縣尉;。娶妻顏氏。公元844年被當地權貴誣陷而死。吳汝納也是進士出身,唐武宗會昌年間做過河南府永寧縣(今河南洛寧縣)縣尉。他為弟弟冤案不平;上訴朝廷,終于使冤案得到昭雪。吳湘平反后,其妻才帶著子女自江蘇揚州回到澧州居住,后裔便在此繁衍生息。吳汝納上訴的狀文被收錄在《全唐文》中。 在今天的吳氏族姓中,勃海吳氏是與延陵吳氏同樣著名的一宗。勃海郡大體包括今河北海河以南靜海、青縣、滄州、南皮以東,山東東陵、寧津、無棣以北趵地區。勃海吳氐來源延陵吳氏。清順治十二年《(長沙)八甲灣吳氏譜序》說:吳王壽夢曾派季札北守勃海,因封為勃海王,勃海之名自此開始。《元和姓纂》也認為勃海吳氏是漢長沙王吳芮后裔,《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內司吳光墓志》又說勃海吳氏是漢司徒公吳雄的后裔。總之,勃海吳氏可能有很多支,但都屬吳季札后裔。這一支吳氏宗族興盛于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沒有產生出極顯赫的大人物,但人丁興旺,支裔繁衍眾多,成為今日吳姓的主要來源之一。 據《內司吳光墓志》,漢司徒公吳雄的后裔有吳雙,北魏初官任中書侍郎、雍州別駕。吳雙的兒子吳安生,官任勃海郡太守,封安遠將軍。吳安生的長女吳光,字興貴,是北魏皇室的宮女,任內司之職。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去世后,葬于西陵。 《吳嚴暨妻睦氏墓志銘》記載,墓主吳嚴祖先本是勃海安陵人,七世祖吳頑,在北魏時官任趙郡(今河北趙縣)太守,封為宋子侯,因此家族從勃海外遷到趙縣一帶開拓基業。吳頑的第5代孫吳僧,北魏時官任并州西河郡丞,封鎮遠將軍。吳僧之子吳業,官任幽州薊縣,(今北京密云縣)令。吳業生子吳嚴,字長威,進人隋朝后官任主簿。隋大業二年(公元607年)在家去世,葬在趙縣建干鄉。 《元和姓纂》記載:長沙王吳芮后裔。傳到北齊時有一個吳安誕,居住在業縣(今河北臨漳縣西南鄴鎮),仿過道州(今河南許昌市)別駕。吳安誕的第5世孫吳道師,唐朝吏部侍郎。吳道師之孫吳納,官做安州(今越南清化省)刺史。 北朝時期,勃海吳氏蒙族還出了一個料事如神的術數家吳遵世。吳遵世,聲季緒,勃海人。少學《周易》,曾入恒山從一隱居道人學道。處數年,忽從一老道處受“開心符”吞之,遂得道術,精占候卜筮術數,常為北魏道武帝和女室占卜,往往非常靈驗,,因而深受皇室寵幸,官至中書舍人。 南北朝時期,“五胡亂華”,中原殘破,勃海吳氏家族成員紛紛南遷避亂。到隋唐時期,勃海吳氏宗族在本郡已大大衰落,整個唐代也不見有什么著名人物見于典籍記載,這正是因渤海吳氏成員紛紛外遷的結果;但這些外遷的勃海吳姓支族,卻興旺發達,超過了主宗。 《唐故吳府君墓志銘》記載;唐代吳揚吾,他的祖籍便是勃海郡。他的曾祖父吳尋符,北魏時做到司徒、尚山郎那樣顯要的大官。吳尋符之子吳始敬,官任北齊撫軍府諮議。 吳始敬之子吳子徹,隋王朝時任奉信員外郎。但他“學瞻經史,志勁松筠”,淡泊官場,不求權勢,而至他的兒子吳*(字貞白)也就是墓主一代,更加以道家為思想之本,無意仕途,平詩書自樂。大約在隋唐時,他的家族遷居于當時的大城市河南洛陽,他于公元657年n去世后,被安葬在洛陽縣清風鄉崇德里。吳貞白生的長子叫吳揚吾。《新唐書》卷一九九上又寫作“吳揚善”。他在武則天時官任成均博士。 又據《大唐游擊將軍吳君。(孝)墓志銘》,隋唐時有―個吳孝,他的祖籍本是勃海郡人,大約在南北朝時已遷居河南洛陽市嘉善里。吳孝的祖父吳柱,北齊時任陽平郡(今河北省大名縣)郡守。.父親吳和,隋朝任相州(今河南安陽市)錄事參軍。墓豐吳孝,字政,隋代官封游擊將牢,人唐后官任原職。后來辭官回家;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在落陽去世。 勃海吳氏的子孫,在后世人材輩出,如宋代大學者吳淑,今日國民黨中常委、臺北市市長吳伯雄等,都是勃海吳氏的后裔。 魏晉至隋唐七百年,是吳姓的初步繁榮階段,各地吳姓宗族的勃興,奠定了后中國大陸吳姓的大體格局。 |
上一篇:第三章 秦漢時期吳姓的遷徙
下一篇:第五章 宋代延陵吳氏舶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