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的五月初五稱“端午”,因“午”與“五”相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稱為“端五、端陽、重五、五月帶五”等。
端午節活動有三項:
先說驅毒避疫。進入農歷五月,天氣漸熱,蒼蠅蚊蟲極易孳生,古人稱此月為“惡月”,初五則被稱為“惡日”。又因為五月陽光熾熱,百毒齊出,百病高發,故又稱之為“百毒日”。古人用菖蒲、艾草、石榴花和山丹等五種植物來驅毒,飲雄黃酒來避疫。還有畫虎符、貼鐘馗像、佩香囊、吃五毒餅等習俗。所以端午稱為古代的“衛生節”。
吳越所處地域是江南水鄉澤國,濕氣頗重,百毒較多,而菖蒲只生于水塘邊上,艾草家前屋后俯拾即是,且有一定的防疫作用。所以吳越古人為了驅毒防病,就在端午開展這一活動,并形成千年習俗,口碑相傳。
再說食粽。關于粽子南北不同。北方的品種比較單調,只是江米小棗而已。而南方則講究,有白水粽、堿粽、肉粽、咸粽、赤豆粽、豆沙粽、棗泥粽等。外包材料都用箬葉、蘆葉、筍殼葉。原料主要以糯米為主。包好煮好,清香撲鼻,吃起來口感特別好,是端午期間民間傳統佳品。
據記載,早先的粽子是用黍子做的,即今之黃米。在春秋時就有人用茭白葉(菰葉)包黃米做成牛角狀,稱之為“角黍”。到了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食品。晉代陽羨(宜興)人周處所著的《風土記》中即有記載。先前逢端午食粽是和祭神拜祖有關。“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汩羅,楚人哀人,每年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習俗,“竹筒貯米”并非粽子。吳地民間百姓自有其說,這一傳統習俗自古傳下,除了端午食粽之外,平時一般是不包粽子的。在吳地凡是至親有重大慶典的,就要包裹粽子相慶,備團圓糕粽慶賀。
三說龍舟競渡。龍舟競渡又稱劃龍船、龍船賽會。在端午節前后舉行。也是我國最古老的水上體育活動。最早記載龍舟競渡的是南北朝《荊楚歲時記》,其曰:“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汩羅江,傷其死,故命龍楫以拯之。”從各種史料,龍舟競渡均起源于吳越民俗。
其一,起源于古代吳越民族對龍蛇圖騰的崇拜。吳越同宗同族,它們共同的圖騰是龍蛇。吳國始祖是周太王之長子太伯,而越國大夫范蠡曾對吳國使者說,越先君是“周室之不成子”(《國語越語下》)。吳國的伍子胥說:“吳與越,言語通”(《呂氏春秋知化篇》)。越國大夫文種稱“吳與越,同音共律”(《吳越春秋夫差內傳》)。歷代習俗相同,《墨子公孟篇》說“越王勾踐,剪發文身,以治其國”,吳國也都“斷發文身”(《左傳哀公七年》),《漢書地理志》說“吳粵(越)之君皆好勇”,其民“輕死易發”。所以吳越之地民間端午盛行龍舟競渡有其悠久的歷史淵源。
其二,起源于春秋越國。宋人高承《事物紀原》中記載:“越地傳云,競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踐,今龍舟是也。”當年勾踐被吳所破,臥薪嘗膽,立志雪恥,并于五月五日這一天成立水師,終于在數年之后一舉消滅吳國,后人為了紀念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遂于這一天劃船競渡。
其三,起源于吳國,為了紀念伍子胥。伍子胥助吳攻破楚國后,曾勸吳王停止伐齊,并拒絕越國示和,結果遭人讒言。《太平廣記》載:伍子胥屢諫不從,被吳賜死。臨終,囑其子投尸于江,說要“朝暮乘湖,以觀吳之敗”,“自是,自海門山,潮頭洶高數百尺。越錢塘魚浦,方漸低小,朝暮再來,其聲震怒,雷奔電閃百余里。時有見子胥素車白馬在潮頭之中,因立廟以祠焉。”伍子胥被民間視為濤神,后世劃船競渡,竟作救伍子胥狀。
還有一說起源于曹娥的故事。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浮尸。當時曹娥年方十四歲,乃晝夜沿江號哭找尋,十七天后的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父尸出。孝女曹娥墓在今浙江的紹興,端午龍舟競渡就是為了紀念她,彰顯她的孝道。
上一篇:南雄珠璣巷吳氏大宗祠簡介
下一篇:吳三桂墓葬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