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家畈位于合肥市肥東縣南部,1853年開始,六家畈吳姓人員在吳毓芬等人帶領下,從鎮壓太平軍、捻軍的團練、淮軍,到抵御外敵入侵的國防軍,涌現出了淮軍“華”字營三任統領和十一位將軍,籠統稱為十四位將軍。其中,“華”字營第三任統領吳育仁也被清政府授予 “建威將軍”名號。
一、淮軍“華”字營三任統領吳毓芬、吳毓蘭、吳育仁
淮軍華字“營”由六家畈人吳毓芬在1862年創立,因其號伯華”中,起名“華”字營,三任統領分別是吳毓芬、吳毓蘭和吳育仁。這三位統領在《清朝昭忠祠里的六家畈吳姓人員》文中已有介紹,在此簡介。
1、首任統領吳毓芬。吳毓芬(1821—1891),字公奇,號伯華,縣廩生,1853年組織團練,協助李文安(李鴻章父親)、李鴻章等人鎮壓太平軍、捻軍。1862年,李鴻章組建淮軍時加入淮軍,先“總司營務”,1862年底組建“華”字營,自任統領,1867年托病請假回鄉,再未復出。
(六家畈吳氏宗祠里的吳毓芬畫像)
2、第二任統領吳毓蘭。吳毓蘭(1836—1882),號香畹,太學生,是吳毓芬的四弟,1961年起帶領團練參加鎮壓太平軍、捻軍。李鴻章1862年組建淮軍時,吳毓蘭先在張樹聲、張樹珊“樹”字營幫辦,“華”字營組建后,任“華”字營副統領, 1867年接任“華”字營統領。
3、第三任統領、建威將軍吳育仁。吳育仁(1839—1898),原名吳隆仁,字從起,號樂山, 1862年隨吳毓芬加入淮軍,1868年接任淮軍“華”字營統領,約在1884年接管“仁”字營,將兩營合并為“仁”字營,曾任直隸通永鎮總兵、直隸正定鎮總兵等職。1894年派兵乘英國輪船“高升”號到朝鮮支援,途中被日本軍艦攔截, 871名官兵壯烈殉國。吳育仁被授建威將軍。建威將軍,正一品。
二、振威將軍吳謙貞和武顯將軍吳球貞
1、振威將軍吳謙貞。吳謙貞(1836—1899),字受之,號地山, 1862年隨吳毓芬加入淮軍,任華字營炮隊隊長,后為親兵哨哨官、華字營前營副營官、三營管帶、直隸通永鎮防軍各營翼長幫辦、通永鎮淮軍“仁”字營營務處管帶等職,1884年任通永鎮副將協鎮、加總兵銜,1889年任通永鎮總兵。1880年授振威將軍。振威將軍,從一品。
2、武顯將軍吳球貞。吳球貞,字祥麟,號瑞甫,“賞戴花翎,賞給‘猛勇巴圖魯’名號,升用總兵。盡先留直補用副將,軍功歷保行營千總,盡先補用都司,以游擊兩江補用參將銜、盡先補用參將加副將銜,盡先補用副將加總兵銜,升用總兵。前借署直隸山永協中軍都司,宣化城守營都司”, 授武顯將軍。武顯將軍,正二品。
(來自互聯網絡)
三、武功將軍吳桐仁、吳合貞等九人
晚清時期,六家畈吳氏人員中,吳桐仁、吳合貞、吳輔仁、吳興仁、吳銳仁、吳建壽、吳有發、吳合義、吳本謙等九人授武功將軍。武功將軍,從二品。其中的吳桐仁,后來在民國時期被授予中將軍銜。
1、吳桐仁。吳桐仁(1858—1929),字靜山,吳育仁堂弟。1865年年加入淮軍任炮勇,1885年入北洋陸軍武備學堂學習,與段祺瑞、馮國璋、曹錕等同學,畢業后先后任通永鎮任練軍左營管帶、通永鎮淮軍右路三營管帶、通永鎮標玉田營都司、統帶京奉鐵路巡警營、山東左路巡防水路各營統領、浙江省軍械總稽查、浙江衢防水陸各營統領加游擊銜、任浙江中路巡防各營統領兼全省沿海各口總炮臺官等職,升游擊加參將銜。1905年任浙江省前路嘉防水陸各營協統,力保副將,授武功將軍。1909年任蘇州鎮總兵,1920年授為陸軍中將銜隴東鎮守使。1929年調任北京將軍府,授質威將軍。
2、吳合貞。吳合貞,字士祥,號聯升,武顯將軍吳球貞的兄長, “賞戴花翎,兩江補用參將加副將銜”,授武功將軍。
3、吳輔仁。吳輔仁,號友生, “賞戴花翎,賞給‘贊勇巴圖魯’名號,軍功歷保兩江盡先補用副將督標先鋒官”,授武功將軍。
4、武功將軍吳興仁。吳興仁,又名吳仁泰,字廣升,號心齋,“賞戴藍翎,軍功歷保副將銜兩江補用參將,加三品銜,前任江蘇城守中軍守備,署理蘇州府昆、新兩邑守備”,授武功將軍。
5、吳銳仁。吳銳仁,字春發, “賞戴花翎,軍功保舉盡先副將”,授武功將軍。
6、吳建壽。吳建壽,字潤泉,號康耆,“賞戴花翎,兩江盡先推補游擊加副將銜督標先鋒官,前任亳州都司”,授武功將軍。
7、吳有發,吳有發,原名吳賡務,字慶余,“賞戴花翎,軍功保舉副將銜”,授武功將軍。
8、吳合義。吳合義,字云山,“賞戴花翎,軍功盡先即補游擊”,授武功將軍。
9、吳本謙。吳本謙,原名吳讓,字讓廉,號養之,又號吉孚,“賞戴藍翎,賞換花翎,兩江盡先補用游擊,直隸補用副將,署理天津盧臺守備”,授武功將軍。
(吳育仁照片,來自互聯網絡)
這十四人,都是六家畈一世祖吳七三的后裔,其中,吳毓芬、吳毓蘭、吳謙貞、吳合貞、吳球貞等五人輩份最高,是第十七世,吳育仁、吳輔仁、吳興仁、吳銳仁等四人是第十八世,吳建壽、吳有發、吳合義等三人是第十九世,吳本謙是第二十世。
有五人獲得“巴圖魯(勇士)”名號,他們是吳毓芬(御勇巴圖魯)、吳謙貞(壯勇巴圖魯)、吳球貞(猛勇巴圖魯)、吳育仁(施勇巴圖魯)和吳輔仁(贊勇巴圖魯)。
吳毓芬、吳毓蘭、吳育仁、吳謙貞、吳球貞等人在六家畈的故居保存完好,經修繕后,已對外開放,成為人們了解淮軍歷史和晚清建筑風格的重要載體。
(2020年3月)
主要參考文獻:
1、六家畈《吳氏族譜》,1914年版(民國三年)
2、六家畈《吳氏族譜(一)﹒祖譜卷》,吳德章主編,六家畈吳氏族譜編輯委員會2004年3月印刷
(作者:遠人,安徽肥東人,現在合肥市工作。)
上一篇:遠人:晚清時期合肥六家畈吳姓人員中的三十四位“大夫”
下一篇:遠人:合肥市六家畈吳氏五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