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家族敘牒》序
吳公永珍主持修編的 《吳氏家族敘牒》付梓問世,這一部厚重的史冊將為我族的文化傳承增磚添瓦,是我族的一大幸事,值得稱譽。
盛世修譜乃中華民族之文化傳承。國史、方志、家譜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大廈的三大支柱,三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修家譜可謂民間傳統,是家族發展史的記錄和見證,更是維系血脈的紐帶,人與動物根本的不同在于有倫常關系,故人不可不知其姓,不可不明其祖,不可不重其家史。家族可通過修譜,追根尋源,敬宗收族,承前啟后,這是家族和睦,社會和諧的根本。
欣聞 《吳氏家族敘牒》在永珍公的帶領下,經其族支眾子孫多年的努力,終修成果,這是我家族發展中的一大盛事,編纂《吳氏家族敘牒》不僅能使我們了解吳氏家族的淵源,能使得我們了解先輩們艱苦創業的超凡意志,更重要的是能使我們傳承先輩們留下的豐富歷史文化,歸結至“上承先祖之志,下昭子孫之循”。《吳氏家族敘牒》將揭開盛世之年我族再次修譜之幕,亦為吳氏家族整修統譜做了一定的鋪墊。
考我吳氏一門,為元季蒙古皇胄支裔,大明洪武初年,避難靖邑,埋名隱姓,易姓為吳,居于小蘆吳家溝、白馬峴、馬圈灣,今凡六百四十四年。究我吳氏始祖,因年代久遠,慘遭同治兵燹,家敗譜毀,名諱稽考不得,列祖列宗多代名諱亦無從得詳。幸遺有嘉慶年間吳存信主修《吳氏家譜》一本,以陽起君奉為一世,推約至今傳二十世,人口數千眾,以小蘆為源,脈延四方,至吳家窯、海原條子溝、興仁及靖遠三灘等地,亦有省外、國外定居者,才俊輩出,各有建樹,屬當地望族實焉。
永珍公作為吳氏家族第六期祭祖理事會理事長,對繁榮家族文化,促進家族交流貢獻甚大,此次率其本支族人主修《吳氏家族敘牒》,東奔西走,實地考查,堪錯正訛,細致入微。余感其精神可嘉,謹以弁言,志之以賀。
公元二零一四年歲次甲午仲秋十一世孫 吳世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