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遠吳姓,其源流和譜系:
吳:居地三角城,原籍山西洪洞縣,明嘉靖間由寧夏朔縣大壩遷至靖城,萬歷時思崇遷三角城,分支于小蘆子、糜灘、平堡一帶,思崇傳至 十三世。瑛由靖虜衛指揮使 三鎮將軍。
--摘自《靖遠縣志》1995年4月******版?6?1甘肅文化出版社
據《靖遠縣新志》,吳氏一支源于山西洪洞縣,明嘉靖年間由寧夏朔遷靖遠,散居三灘、陡城、水泉等地。
--摘自《白銀市平川區志》2000年9月******版?6?1中華書局
我族起源
(1)據平川區《吳氏家譜》載“元蒙皇室三狼所帶9人,其中2人流落吳家窯;余2人徙靖遠紅羅山河南營門兒(即今營兒門),其中2人一姓趙,散居黑虎岔、黑柴溝;一姓吳,散居黃草灣、大蘆子、小蘆子,其支裔遷居屈吳山下顏家壩(大壩沿)、張家坪(小水)。張趙吳本是一族三人,互不得通婚”。
(2)元末明初,前元一支貴族人馬,躲過明軍的追殺,改姓埋名后隱居靖遠,逐漸漢化成為今天靖遠人的一部分。若笠、烏蘭、大蘆一帶居住的馬姓、趙姓、吳姓人家,即為蒙古皇室貴族后裔至今猶被稱為“韃子”。
--甘肅靖遠網-走進靖遠-歷史回眸《靖遠人的由來》
“七人七馬”之說
洪武三年(1370年),明將徐達奉命征北,將元朝的勢力被壓在甘肅一隅。在沈兒峪明朝大軍與元朝勢力隔溝對壘,七天七夜的惡戰,只殺得元軍尸骨成山,血流成河。20萬元兵竟成了徐達軍隊的刀頭之鬼,此戰俘獲王公大臣多達1865人,將校士卒84500人。主師擴廓帖木兒敗逃,徐達部將孫興祖引兵追擊,至毛不刺川(今靖遠境)與擴廓帖木兒再戰,明軍敗績,孫興祖陣亡,護廓帖木兒奪得水筏,順黃河而下,奔往和林(今蒙古國境內)。
擴廓帖木兒北走后,昴空等九人為李文忠所追擊。紅羅山寺廟的碑記中留下了昴空等元室“七人七馬渡黃河”的精彩一筆;“元末明初,元朝皇室七人逃至紅羅山下,在前有大河攔住去路,后有明軍追擊的萬分危急關頭,忽然黃河河面上堆起了厚厚的一層浪柴,七人策馬過河。明軍追至河邊,浪柴自行散去。李文忠望河而興嘆:天不滅韃子啊!”
據《平川區志》載;洪武三年(1370),元皇室后裔三狼濟王等九人逃至靖遠。其中二人流落吳家窯,三狼等七人徙靖遠紅羅山河南營門兒,內一人隱居張家坪(今平川區小水村),娶張媼為妻,遂以張姓為姓;一姓吳,隱居黃草灣(今平川區大壩沿),其后裔散居大、小蘆子(今靖遠縣);一姓趙,隱居會寧縣黑虎岔。又據平川區《吳氏家譜》載:張、趙、吳本是一族之人,互不得通婚。
吳白蒿子傳說
清康熙年間,有一姓路將軍,自以為對朝廷有功,在小蘆的墳臺子大興墳墓建筑,肆意侵占了大量的農田,致使廣大農民無地可種,人們敢怒不敢言。當時我族有一位見義勇為之人,為了伸張正義,為民解憂,他毅然決定在皇上面前告狀。當時,人們都十分貧窮,去北京告狀得需相當的盤纏,他想自力更生,自己解決。于是,他每天拾柴草擔到集市上去賣。待攢得差不多便徙步上京。在一家小店里,同他一起住宿的人問他去哪里,干什么去,他便把路將軍私自修墳園侵占大批農田,以及他為民請愿上京打官司沒有盤纏,而靠賣白蒿子為資本等事一一說明。那人聽完前因后果后,對他說:“現在你可以回去了,你的事我一定代你向皇上告知,你等候消息吧。”由于所帶的錢已剩不多,他對那人很感激,并囑托一定要告知于皇上。
待他轉回到家鄉時,皇上已下旨,叫路將軍停止修建,歸還所占農田。原來他在小店里遇到的那個人正是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正在微服私訪,體察民情。
可惜他的名諱沒有流傳下來,人們對他為民辦了實事贊嘆不已,親切的稱呼他“吳白蒿子”。
下一篇:靖邑《吳氏家族敘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