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云南按察使副使吳潛考略
吳良生
吳潛,明弘治庚戌進(jìn)士,歷任廬州推官,升工部主事,再升員外郎、郎中,后任虁州知府,轉(zhuǎn)任大理知府,因平苗叛,升云南兵備副使,官至云南按察使副使。吳潛歷弘治、正德二朝,為官20多年,以才能著稱,任虁多有良政,虁民立生祠祀之。轉(zhuǎn)任大理,平叛、倡學(xué),擢升云南按察司副使,后不阿權(quán)珰,歸隱故里。任地及江西省府縣志均有記載。
一 吳潛之為學(xué)為官簡略
吳潛(1458—1523),字顯之,號兩川,撫州市臨川區(qū)鵬田鄉(xiāng)鵬田村人,揚州知府吳嵩侄子,官至云南按察使司副使。高祖名煥,諱仕彰。曾祖名守,諱天常。父名山,諱南立。
據(jù)傳,吳潛父親吳山幼時與弟吳嵩參加童子試,時神廟廟祝正占卜,其父吳山兄弟與眾童子剛卜畢,適逢揚州知府經(jīng)過神廟,眾童子都愕然失措,惟吳山十分淡定,知府和善地問吳山兄弟:“誰守楊乩?”吳山朗聲回答:“是衣袖中有竹葉的,弟弟(吳嵩)衣袖中有竹葉?!薄驹⒁馊蘸髮s任揚州知府】然后又向知府詢問自己的卦象,知府回答:“你的兒子更富貴!”
受叔父吳嵩的影響,吳潛與族兄弟們一道,自小立志學(xué)文報國,期待傳緒家族輝煌,以光耀門楣。成化丙午年(公元1486年),29歲的吳潛考中舉人,列全省第十名。接著,弘治庚戌年(公元1490年),吳潛金榜題名,高中錢福榜進(jìn)士,這是鵬田吳氏入明以來的第二位舉人、進(jìn)士。
吳潛歷廬州推官、工部主事、員外郎、郎中等職,于正德癸酉年,擢升虁州知府。七年后,轉(zhuǎn)任云南大理知府,旋陞云南按察使司副使。吳潛為官弘治、正德二朝,治政追求實效,軍事方面亦有異能,堪稱文武全材,所至皆有令名。后致仕返回鵬田故里,逝后入祀鄉(xiāng)賢祠。工詩,著有《兩川集》等。
吳潛,由臨川縣考中進(jìn)士,從廬州推官至工部、川、滇,在外為官20余年,歷經(jīng)弘治、正德兩朝,為官之地和江西通志、撫州府、臨川縣的志書有記載,其志書對他頗多贊譽(yù)。
《廬州府·政績》記載:吳潛,臨川人,進(jìn)士,弘治年任,清滯獄,以才能著。
《四川總志·名宦》記載:吳潛,臨川人,正德間守虁,愛民教士,政績居多。
《撫州府志》記載:吳潛,字顯之,臨川人,以進(jìn)士授廬州府推官,清滯獄,升云南大理知府,捐俸興掇云書院。會南詔苗叛,潛練鄉(xiāng)勇督戰(zhàn),捷聞,遷本道兵備副使。時權(quán)珰姚體忠奉敕征餉,司府以屬禮謁之,潛不屈,遂為中,歸隱居鵬沖樓,倡明正學(xué),世稱兩川先生。(《江西通志》、《臨川縣志》相差無異,故略。)
二 弘治皇帝欽頒的圣旨
吳潛仕宦二十余年,歷弘治、正德兩朝,官至按察副使,《鵬田吳氏宗譜》中收錄弘治皇帝頒發(fā)給吳潛夫婦及其父親吳山、母親張氏的四道圣旨,現(xiàn)摘錄弘治帝敕封吳潛及父母的兩軸圣旨如下:
(一)南立曁張孺人拜封
勅
奉天承運
皇帝勅曰:教子者,必使勞於所事;勸臣者,必使顯其所生。此固人之至情,而亦國之良法。爾,義官吳南立,乃直隸廬州府推官吳潛之父,居鄉(xiāng)尚義,被服有光,篤成教子之功,宜示推恩之典。茲特封為“文林郎、直隸廬州府推官”,爰賁寵光,益隆壽祉。
勅曰:人臣有勞於國,朝廷必寵其親。所以體報德之心,示勸功之典。爾,張氏,乃直隸廬州府推官吳潛之母,相夫盡職,教子成名,揆厥慶源,宜申恩典。茲特封為“孺人”,榮名也昭,永綏祿養(yǎng)。
勅命
皇明宏治九年三月日
之寶
(二)敕封吳潛及李氏夫人
潛拜承 恩命
勅
奉天承運
皇帝勅曰:郡縣親民之政,每詢于按部之間,朝廷錫命之恩,或出于考績之外。故法有定制,恩有特施。凡沾旌異之名,悉在褒嘉之列。爾,直隸廬州府推官吳潛,名登甲第,官任府推,論讞詳明,操持謹(jǐn)厚,薦章屢至,恩典宜頒,茲特進(jìn)爾階:文林郎。錫之勅命,以示褒嘉。於戯,治民先于獲上,已稱名績之良善,始者貴乎保終。庶猷為之益,訓(xùn)辭具在,尚克欽承。
勅曰:夫婦之際,風(fēng)化所先。君臣之間,恩禮攸在。凡為伉儷,必與褒封。爾,直隸廬州府推官吳潛妻:李氏,早閑內(nèi)則,克相厥家,夫旣有官,爾宜偕貴。茲特封為:孺人。榮命聿頒,式光閨閫。
勅命
皇明宏治九年三月日
之寶
三 吳潛之循良政績
吳潛是個道德觀念極強(qiáng)的儒家官員,他秉承仁德為政的樸素觀點,植根庶民,心存百姓,廣施教化,文修武備;同時又深受叔父吳嵩的影響并以之為榜樣,他為官清廉,兩袖清風(fēng),愛民如子,恪盡職守。因此,吳潛政績顯赫,事跡生動感人。
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吳潛高中進(jìn)士,被朝廷外派至廬州府任推官,在任期間,吳潛重清理刑獄,“論讞詳明,操持謹(jǐn)厚”,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孝宗皇帝下旨獎掖,敕封“文林郎”。
弘治九年,在廬州府六年考功期滿,吳潛調(diào)任工部任職,從此開始長達(dá)14年之久的京官履歷,期間由主事升員外郎、郎中,歷營繕、虞部、都水等職能部門。筆者查閱有關(guān)史籍,未曾載有與吳潛有關(guān)的消息,在《鵬田吳氏宗譜恩綸錄》中收錄吳潛任工部主事時,弘治皇帝頒發(fā)圣旨,敕諭吳潛督辦順天、河間兩府葦?shù)乇磺职?,命吳潛為欽差,負(fù)責(zé)兩府葦?shù)乜辈?,糾辦違法人等,核定課稅;在《宗譜宦業(yè)傳》中還收錄吳潛曾奉命督修杭州京通糧倉等事跡(注:因篇幅所限,故略)。
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吳潛于工部都水郎中任上擢升為四川行省虁州知府,十二月抵達(dá)虁州。在知府任上,兢兢業(yè)業(yè),勤于公干,教化一方,虁州人民十分感戴他?!端拇傊尽酚脴O其精簡的表述,高度概括吳潛在虁“愛民教士,政績居多”。居多是多少,是惜字如金的志書難以承載的,而《宗譜宦業(yè)傳》中收錄的“四異、十二最”,不啻為“居多”二字給出的一個準(zhǔn)確答案。
四異:夢異、蜂異、鹿異、虎異等四例,記載吳潛“仁義禮智勇”的事跡。如“鹿異”記載吳潛遵禮倡教,大興文風(fēng),士類勃興之德化。
十二最:同春大悅、賓陽改觀、新廟崇忠、生祠見德、會勝飲至、登俊題名、此君益清、方池留潤、文獻(xiàn)有考、禮樂聿興、作泮全功、修武庶績等十二篇,涉施惠政、興學(xué)校、置樂器祭器、修郡志、毀淫祠建忠祠等,每篇均是對吳潛政績的記錄與歸納,是實施德仁之政的具體舉措,也是以民為本思想的具體實踐。
吳潛主虁七年,以“厚德載物、倡導(dǎo)教化”為己任,他公正廉明,廣施仁政,培植文教,振興禮樂,積極作為,整肅武備,政績赫赫?!八漠愂睢笔窍荣t們對這位胸懷春秋大義的儒宦全面總結(jié),而虁州百姓立生祠以紀(jì)念他,這也是虁州士農(nóng)兵商四民對吳潛為政的最高評價和最高的褒獎。筆者查閱有關(guān)史籍或材料,諸如“賓陽改觀、修纂府志”等等事跡仍有史可考。
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由于政績卓著,朝廷又委派吳潛赴云南擔(dān)任大理知府。由川入滇,同為郡守,雖屬平調(diào),但虁州屬中州,而大理屬上州,且大理苗人多叛難治,朝廷亟需一位能吏治理,故******吳潛。赴任伊始,吳潛深入了解民風(fēng)民情,首施之政便是興學(xué)教化,為此,他帶頭捐獻(xiàn)俸祿,興建掇云書院,延師設(shè)教,廣攬府縣生員肆業(yè)就讀,自此,大理民風(fēng)為之轉(zhuǎn)變,儒林文風(fēng)興起。不久后,南詔苗人叛亂,危及府縣,吳潛有在虁戡亂經(jīng)驗,振臂高呼,招募鄉(xiāng)勇,苦練戰(zhàn)法,親自督率平叛戰(zhàn)役,力挽狂瀾,最終取得勝利。消息傳到朝廷,晉升吳潛為兵備副使、云南按察司副使,負(fù)責(zé)金齒、騰沖軍備兵務(wù)。自此,吳潛進(jìn)入正四品序列,被賜封為中憲大夫,官階高于其叔父吳嵩。
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權(quán)奸姚體忠奉旨云南征餉,云南布、按兩使司及地方各府各級官員備禮賄賂他,惟按察副使吳潛秉持節(jié)操,不隨波逐流,拒絕不就,因此,被姚中傷,致仕歸隱故里。
四 吳潛之知交名仕
吳潛為官20多年,期間結(jié)交不少名宦,皆為當(dāng)時清流名士,相互仰慕,相互唱和?!儿i田吳氏宗譜》內(nèi)收錄其中幾位名宦為吳潛留下的名篇,或序或傳,對研究吳潛及當(dāng)時的社會歷史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費宏:送虁守吳君序
費宏(1468—1535),字子充,江西鉛山縣人,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狀元,初授修撰,官至吏部尚書,謹(jǐn)身殿大學(xué)士,加少師,兼太子太師,贈太保,謚文憲。
該序作于正德己巳年(公元1509年),吳潛奉命出知虁州,時費宏任禮部尚書。費宏伯父費暄與吳潛叔父吳嵩系成化十一年同榜進(jìn)士,鵬田吳家與鉛山費家乃年家世交,且吳潛入川任職,又有王憲之、鐘邦請兩位同僚鼎力撮和,費太保欣然為序。
序文褒獎吳潛賢能,肯定其之前政績(包括任主事期間奉旨查勘葦?shù)丶靶蘅樇Z倉)及品德,寄望并相信吳潛能繼前賢如李冰、文翁、諸葛武侯、張詠之風(fēng),廣施仁政,教養(yǎng)生民,造福一方。
(二)王庭簡、唐文載、吳英等:四異十二最
王庭簡,不詳
唐文載,不詳
吳英,正德年間進(jìn)士
該文分兩篇,上篇為四異,下篇為十二最,因篇幅有限,前已述簡要,不列全文,結(jié)尾如下:
郡守吳公正德己巳冬十二月抵任,迄陞官幾七年。其所操心、所制行,復(fù)出時輩無分毫,茍且其憂苦地方之情,政事之善,可以質(zhì)之天地,通於鬼神,功績之著,生等多不能與知,莫得其詳。茲以聞之父老頌言者品,為十二題,請正於鄉(xiāng)先生。
大中丞王公庭簡
大恭唐公文載敢乞
大手筆為發(fā)揚之
夔諸生吳英任軋顧華等頓首
(三)溫仁和:虁州吳侯顯之循良政績序
溫仁和(1475—1543),四川華陽人,字民懷,號托齋,弘治十五年進(jìn)士,官至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xué)士,詹事府詹事。謚文恪。
該序作于正德辛未年(1511年)六月初,時溫仁和任翰林院編修,參與修纂國史,是為史官。該序全文646個字,以“循、良”為主軸,采列舉方式,將吳潛主政虁州時期實施仁政、德化的事例加以概括,序中提及“四異”,并濃墨重彩抒寫吳潛以其才能,將一個受藍(lán)鄢等劇盜影響及豪強(qiáng)暴吏所侵害而造成的千瘡百孔的虁州治理成物阜民安、草木祥和的名郡。
筆者認(rèn)為,“四異”雖未見載于現(xiàn)存志書上,但該序佐證“四異、十二最”是存在的。
(四)馬廷用:同春堂記
馬廷用(1446—1519),四川西充縣紫巖鄉(xiāng)人,字良佐,號紫崖,成化戊戌年進(jìn)士,官至南京戶部尚書,著名教育家。
該記作于正德壬申年(公元1512年),時紫崖先生致仕在家助學(xué)施教。該記應(yīng)吳潛之請而作,全文795字,“四異、十二”為主要內(nèi)容,主要記敘吳潛之政績,贊譽(yù)他賢能仁德(引《記》曰:其冰蘗不貳之操,剛直不撓之氣,寬宏不迫之量,循良不茍之政,自當(dāng)取重于銓曹,見收于國史)。
該記雖為“十二最”之首,卻也述及吳潛其他德政,再次印證了“四異、十二最”屬實。
(五)汪?。涸颇习床焓垢笔埂秲纱ü怪俱憽?SPAN lang=EN-US>
汪俊,江西弋陽人,字仰之,世稱石潭先生,明弘治六年癸丑科進(jìn)士,仕至禮部尚書,贈太子少保,謚文莊。
該墓志銘成作于嘉靖甲申年(公元1542年),距吳潛逝世已20年整,是年,吳潛家族擇地卜葬他,由吳潛第三子吳昹赴弋陽請撰。彼時,汪尚書已致仕在家,汪自述與吳潛乃通家。
墓志敘吳潛家世、履歷、宦績,將吳潛晚年事跡予以記載,彌補(bǔ)《宗譜》的空白,尤其是志文對吳潛在虁州任職政績大加贊譽(yù),如“興學(xué)校、置樂器祭器、修郡志、毀淫祠等等”,“虁人歌詠之”。
據(jù)此,筆者認(rèn)為,“四異、十二最”的史實的確存在。
(六)吳期英:拙勤集序
吳期英,永新縣南溪鄉(xiāng)人,世稱南溪先生,正德戊辰進(jìn)士,累官至思恩知府。
該序作于正德辛未年(1511年),時吳潛已赴虁州任職,叔父吳嵩正刊印《拙勤集》,吳嵩在福建任鹽道同知時,與吳期英父親為同僚。嗣后,吳期英任職禮部時,與吳潛同為京官,且相互仰慕,故吳潛請吳期英作《集》序。
五 吳潛之晚年事跡及詩作選
61歲的憲副吳潛致仕歸隱故里后,致力于教育事業(yè),創(chuàng)立鵬沖樓(書院),聘請名師,共同教授家族子侄。鵬田吳氏自宋元以來好文崇德,而有明一代,乃鵬田吳氏鼎盛時期,吳潛曾祖仕彰公位下四代百丁無布衣,或文魁或武胄或皇親,或由國醫(yī)而成杏林世家,可謂歷代簪纓,人文薈萃。細(xì)研之,雖起于首位進(jìn)士吳嵩,但憲副吳潛晚年在家倡學(xué)致力教育尤顯至關(guān)重要,吳潛的言傳身教,令鵬田吳氏文風(fēng)勃興,子侄們紛紛從文報國且人人功名在身,科甲蟬聯(lián),名噪臨南,如汪尚書贊吳潛功績:吳氏益大出。
嘉靖癸未年(公元1523年)正月二十八,66歲的吳潛壽終正寢。據(jù)汪俊墓志所載:“君居閑甚適,善攝生素,無疾。一日,忽發(fā)寒熱,語其家人曰:吾壽止此矣。召匠治棺示以式,命諸弟考古具喪禮儀。越十日,沐浴更衣,命諸子亟營葬事,毋久停,如世俗擇地為子孫富貴謀,非禮也。遂命遷于正寢,俄而卒。”
吳潛工詩,族人將其歷年的詩稿收錄編纂成《兩川文集》,現(xiàn)摘錄吳潛自童子試自高中進(jìn)士赴試期間所作詩七首供欣賞。
補(bǔ)廩考******
俛懷學(xué)業(yè)未能成,小試叨居******名。盛世養(yǎng)賢須大用,重闈眷我動歡情。菁莪棫樸詩堪詠,黃卷青燈理欲精。記得古人曾有說,讀書端不負(fù)生平。
成化丙午中鄉(xiāng)試
試闈撤棘曉風(fēng)清,金鼓喧喧鬧滿城。盛世綱羅多俊杰,大藩天地又文明。英雄能壓三千軰,姓字纔占第十名。聽得道傍人笑語,青云矯矯總書生。
寓京會同年言志
英雄天下半江西,昨歲鄉(xiāng)贒分外奇。僧寺一朝留雅會,帝庭千載話心期。弟兄齒齒排云雀,爾我歡歡向日葵。齊呼彼天鑒修約,到頭相好莫相違。
庚戌會試中進(jìn)士
大眾歡呼震曉雷,共傳春榜自天開。四千豪杰皆精選,三百掄魁是圣裁。行見文章符有道,流觀名姓及非才。臨軒指日重登進(jìn),應(yīng)許黃金為筑臺。
丹墀對策
搖搖金翠照肜墀,圣主殷勤策士時。周頌萬年稱訪落,虞書千載美疇咨。九重天上翺丹鳳,五色云中口紫芝,忠赤盡披還仰首,大明猶自吐晴輝。
玉陛傳臚
玉陛仙杖擁臣工,香噴金爐氣鬰蔥。綸綍自天賜進(jìn)士,英名從此冠群雄。斗南己見稱人杰,吳下相應(yīng)數(shù)阿蒙。皷樂喧闐迎榜去,長安門外日初紅。
瓊林賜宴
圣主恩波春與深,登瀛仙子會瓊林。珍饈玉液非凡品,青璧丹崖是國琛。適意自能逢景運,讀書端不負(fù)初心。厭厭一醉扶歸處,擁上驊騮欲不禁。
【特別鳴謝】
四川眉山吳學(xué)慧宗姐、宜黃縣吳耀彬同宗提供《四川總志》
2017年端午前二日初稿于洪城斗室
上一篇: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下一篇:鍋鐵吳氏入川前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