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庭公后裔在南康的分布情況
編輯整理:吳述東
泰伯73世孫吳慎庭(字仲甫,號勝延),吳震三的次子,生于975年,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元)由鄉(xiāng)舉任福建省上杭縣令,遂于城北立基。歿于1066年,夫妻合葬城東門外龍形乾山巽向兼亥己。配林氏,育有八子:通炫、通達、通章、通應(yīng)、通遠、通霖、通吉、通啟,號稱八大房。慎庭公相誕的八子裔孫先后開基贛粵的桃江湞水流域,然后分枝散葉,后裔繁昌。除六房外,其他各房裔孫分居在南康各地繁衍生息,真可謂枝繁葉茂!
一、長房通炫(字正清,配嚴氏,生子春卿)公子孫在福建省數(shù)傳之后,其五世裔孫之一的貴玲公率先由閩外遷湖南省桂陽縣益將鄉(xiāng)山田甲居住。九世的仰榮公于元朝延祐年間徙居外地。十世的鵬公隨祖父廿八郎由上杭遷福建省連城,又由連城遷居江西省清江縣,再遷居信豐縣鐵石堡賴公坑。十三世進祿公于明正統(tǒng)二年(公元1437年)由連城遷居龍南縣里營(現(xiàn)里仁鎮(zhèn)),時隔三年又于1440年由龍南遷居信豐小河的角弓陂大崗背。添福公由上杭遷居信豐縣鐵石堡賴公坑。十四世士貴由閩遷信豐后,于明朝景奉二年(1451年)復(fù)遷廣東省南雄縣的烏泥坑(珠璣)開基。十五世應(yīng)廷由龍南縣里營遷居信豐縣崇仙的黃沙坑汝湖壩上。十六世定珊由龍南縣遷信豐縣安息中堡龜湖戰(zhàn)塘。十六世文元由信豐的草嶺堡遷廣東省南雄縣鄧坊黃坳,文元之孫宣輝遷三角立基(公元1514年),廷飛遷下藺田。廿三世的中珪遷烏逕尖嶺老屋(公元1680年前后)。文鏗于弘治七年(1494年)由上杭遷居南雄里沅崗。十七世的允忠公于1450年前后由鐵石堡賴公坑遷居小河堡禾鍬坑老屋下(即丘大屋里)。十七世允惠公由鐵石堡遷居小河堡的河口寨下。十八世彥祈由小河堡遷南雄君子嶺腳下(珠璣)。
廿三世的訓(xùn)法公、訓(xùn)浩公、訓(xùn)洲公、訓(xùn)治公于清康熙壬子年(1672年)前后由信豐縣小河寨下遷至南康縣赤土鄉(xiāng)荷樹窩定居。其子孫散居在橫寨鄉(xiāng)旗山下,赤土鄉(xiāng)蘇家垅、青塘、山甲子、南坑子、楓樹灣油坑子等地,至今已有300多年,傳15世,現(xiàn)有人口1000多人。
廿四世景祚公于清戊申年(1788年)由信豐縣水西壩遷南康縣東門壩居住,其后代子孫散居賴屋圍、城隍廟、西外街、北門嶺背等地,至今已有200多年,傳12世,現(xiàn)有人口100多人。
廿一世世稟公生有四子,長子訓(xùn)傳之子景瑸公于清戊辰年(1808年)由信豐縣安息中堡龜湖楓樹下遷南康縣南水高圓上(現(xiàn)已拆遷)定居,至今已有200多年,傳12世,現(xiàn)有人口80多人。次子訓(xùn)俊之玄孫吳泰鳳和吳泰鳴兩兄弟,于清丙戌年(1862年)由信豐縣小河徙居南康縣東山朱邊(已經(jīng)拆遷)開基立業(yè),至今已150多年,傳9世,現(xiàn)有人口100多人。景想徙居南康縣唐江進荘下,景質(zhì)遷南康縣李家山。
吳訓(xùn)倌之子吳景逃,其孫運貴(廿五世)于清朝戊辰年(1808年)由信豐縣小河遷徙南康縣潭口的田頭甲山塘居住,后轉(zhuǎn)遷南康縣東山坪嶺角坑里(已經(jīng)拆遷)定居,至今已200多年,傳12世,現(xiàn)有人口近百人。
二、二房通達公在閩數(shù)傳之后,于公元1404年前后其十三世裔孫進遠公由福建省上杭縣移居信豐縣鐵石堡九龍坊。進逢公遷居龍南縣大舉之后,其孫法生公由大舉遷信豐縣潭慶堡馬坑,到十九世的梅公又由馬坑遷到安遠縣的龍泉堡苦竹店,數(shù)傳之后到廿三世的日鼎公于1664年前后又由安遠縣遷居到大余縣池江高屋仔。
受林公于清朝康熙年間由龍南縣遷居南康太窩鄉(xiāng)高山村北坑定居,至今已有300多年,傳15世,現(xiàn)有人口700多人,其中北坑300多人。其曾孫吳學(xué)能由北坑老屋分居新屋,傳14世,現(xiàn)有人口200多人;學(xué)能下傳嗣孫吳達仙由北坑遷居三江赤湖村山孜下,傳7世,現(xiàn)有人口200多人;跨越2世,吳盛發(fā)由北坑遷南康坪市鄉(xiāng)老富坑定居,傳6世,現(xiàn)有人口60多人。
三、三房通章公,字秉文,于十四世紀中葉元朝鼎革天下紛亂之際,自閩中托跡桃江東鄉(xiāng)新田的泥坑三百段隱居。生二子,長春玭,次春岸。因人丁繁多而各擇一地,春玭的后裔移居信豐縣古陂的百吉堡象鼻坑一帶,而春岸的后裔則移居在信豐縣古陂的浪石頭。傳至十六世,二公子孫已散居百堡、小坑堡、青湖堡、禾溪堡等地。更有遠徙到桃江之西鄉(xiāng)的高華山和信邑西門城內(nèi)。從十四世的業(yè)崇、業(yè)受、古溪三公起,眾后裔在不斷地開拓和外遷,如春玭公的裔孫十四世的業(yè)受,由新田的泥坑遷居古陂百吉的象鼻坑老屋場立居。十五世的國禎移居荔逕的對面山,其孫定真移居馬鞍寨。十七世允堅公由象鼻遷大營前橋頭,業(yè)崇則在小坑堡荔逕立業(yè),政公遷鳳凰山下,浩華公遷小赤。
十六世的子興公由象鼻坑徙居桃江之西鄉(xiāng)高華山塘山下一帶成為西鄉(xiāng)房,到廿三世春玭的后裔小赤房的志湖公、志沇公、志汪公、志津公、志清公、志浩公等,由古陂鄉(xiāng)遠徙到贛縣沙石埠的社官下、單橋、瓦屋下、埠上、霞峰雙圳。廿三世志鑄公由象鼻坑遷南康的古樓隘(現(xiàn)朱坊鄉(xiāng)新民村)。廿四世景灝公由象鼻坑遷居南康縣上元甲(現(xiàn)潭口鎮(zhèn)靠背山)甲山庚向。
四、四房通應(yīng)(字如響,配李氏,生二子:春魁、春斗)公與其兄弟們一樣,世居福建省及至六世,其裔孫之一的元美公(明文郎)乃宋朝的賢臣,但因遭到奸臣秦檜之流的迫害,被一再貶官而流放到廣東省湞水流域的保昌府(南雄),成為保昌府的名流而定居南雄縣城。
元美公生四子,長龍翱,次龍翔,三龍飛,四龍躍。龍翱公生三子,長騰沛,次騰晉,三騰周。騰沛公之子仰享(即海享,字付三)由南雄縣城返遷福建省數(shù)年后,又由上杭移居到信豐縣安息中堡的寨背。到十五世壽全公長子信輝公(即祥光公),于明朝景泰年間(1450——1457年)任廣東省韶州府總?cè)帜耆f致仕。不忘上祖,南游雄州,到湞昌之北,見藪塘山青而地曠,土肥而泉甘,便于1475年由信豐縣安息中堡的寨背移居到廣東省南雄烏逕小塘下村。后又有遷居到瘌痢寨、啟龍圩的。壽全公次子信忠公移居到正平的谷山,其廿世添表公移居到谷山下赤崗背的大竹坑。壽全公三子信和公遷居廣東省南雄等地。壽全公四子信聰公留居寨背,廿三世的世祝公、世賡公于1734年由安息中堡拖船逕移居贛州東岸的牛皮路。廿四世世榮公之子景唐、景彰、景略、景爵、景位、景名等六公于乾隆初期由安息中堡徙居贛縣章水鄉(xiāng)儲潭大穴。廿五世運榮、運吉二公由安息中堡移居到大余縣源山,運登公移居到贛州水東窯坑,運達公遷居贛縣王富圩圩坪塘頭上。此外,十七世德寬、德俊二公遷居到廣東省南雄始興,十八世彥壽由安息中堡遷四川省,彥記、彥魁二公遷異邑,彥高遷南京,彥朝遷浙江。京七郎、京九郎同遷廣西。
德佐之子澤廉、澤望二公均遷南大坊東門,至宏選公于清朝康熙壬申年(1712年)由信豐徙居南康縣赤土鄉(xiāng)牛婆石開基創(chuàng)業(yè)。1969年,由于赤土鄉(xiāng)石孜坳水庫的修建,其后裔分居在赤土鄉(xiāng)蓮塘村、青塘村、十里村、杏花村等地,至今已有300多年,傳16世,現(xiàn)有人口300多人。
五、五房通遠(字順元,配宋氏,生五子:春定、春寅、春安、春寶、春宣)公第九世裔孫之一的仰銘公于公元1200年前后,由福建省上杭縣遷居到江西省信豐縣星村堡的大坑。廿一世永柏公由大坑遷居游州堡的諶家圍,永梅公遷本堡嚴坑上古皮丘,永槐公居原處大坑,永桂公遷背。廿二世永梅的次子尚祐公由信豐縣星村遷大余縣黃龍鄉(xiāng)的瓦子頭,永梅的四子尚初由星村嚴坑遷草嶺堡一塘。廿世魁龍公于公元1649年遷游州馬鞍山,后又遷諶家圍。
廿世魁蕃公于清朝康熙年間由信豐縣星村堡嚴坑遷徙南康縣西門外起立戶頭,跨越兩世,吳永梅之子吳尚初、吳尚志兩兄弟移居南康西門腦,至今已200多年,傳15世,現(xiàn)有近200人。尚志的后裔吳泰仟,于清朝道光庚子年(1840年)由南康西門腦遷居朱坊鄉(xiāng)新興東塘下立基開業(yè),至今已170多年,傳9世,現(xiàn)有人口80多人。吳魁蕃的后裔吳錫珠長子吳揚榮于清朝同治壬戌年(1862年)由信豐縣星村遷南康縣龍回鄉(xiāng)大屋莊立基創(chuàng)業(yè),至今100多年,傳7世,現(xiàn)有人口80多人。
六、七房通吉公派下的第九世孫仰二公由閩汀徙居桃江黃陂堡的好坑橋(現(xiàn)信豐縣坪石鄉(xiāng)禾豐村中坑),仰四公由閩汀徙居桃江的龍坪堡高坎頭(現(xiàn)小江鄉(xiāng)柳塘),仰六公由閩汀徙居桃江的龍州堡上樟坑(現(xiàn)虎山鄉(xiāng)油坑)。
三公裔孫在卜居地數(shù)傳之后,到十六世時,仰二公后裔文高公由黃陂堡遷小河堡的吳家塅。傳至廿一世的茂森公于1633年由小河堡遷居桐木堡石天井,十七世友敬公由好坑橋遷居安息中堡上下蓮塘湖,十八世乾公于1498年由安息中堡遷黃陂堡好坑橋中坑,廿世福增公于1525年前后由好坑橋中坑遷居廣東省南雄珠璣沙水聰輩,廿二世桂仲公之子——萬惠公于1655年前后由好坑橋中坑遷居贛州市水東虎崗嶺排上。
仰四公的后裔幾乎全部從龍坪堡高坎頭遷走,如廿一世清公、富公于1624年遷居潭慶堡半逕,潘公遷居崇義縣上德里下左旱坳,浩公遷居贛縣儲潭的塘坑。廿二世文懋公遷居贛縣沙河廟灣背的官陂上,文惠公遷居南康沙河馬鞍山,文集公遷居贛州的沙河坊,文質(zhì)、文貴二公遷居大余縣鳳山胡屋場田心里。廿三世萬輝公遷居贛縣十三都新田上村。此外,還有一遷再遷的,如廿三世萬杰公又由南康沙河遷居崇義新溪甲橫坑,萬柏公由大余縣鳳山胡屋場遷居大余縣宰屋隘水西甲。
仰六公的后裔十六世滿公由龍南縣南門坊遷居安遠縣橋下,十八世友祥、友達二公于1521年由安遠縣橋下遷居信邑龍州堡。十九世秀明公由龍州堡遷居安息中堡的葉坊垅子坑,廿三世勝魁公于1661年由龍州上樟坑遷居贛州市西門黃坑、宋公坑,此后繁衍到贛縣沙地、五云蓬村等地。景宣公于1686年由安息中堡遷居龍州上樟坑,景違公于1700年由上樟坑遷居贛州市西門外佛嶺背龍莊上,廿五世運祈公由贛縣遷居南康縣樟坊甲大塅子。
七、八房通啟(字寅直,配曾氏,生子春俗)公的裔孫們傳到十三世時,由金八郎從福建省上杭縣移居到安遠縣,其子永綬公之長子仁壽公遷居廣東省,次子仁通公遷居信豐縣鐵石堡的羊子壩。到廿世德周公遷居潭慶堡竹麻寮,廿一世貴卿公由信豐縣小江移居安息下堡雙峰嶺下,貴政公由小江徙居安息中堡黃西逕刀石坑。
廿二世友相公、友乾公約于清朝順治庚寅年(公元1650年)前后由信豐縣小江鄉(xiāng)古戶坊鄧公坑移居到南康縣潭口鄉(xiāng)大馬甲的龜形背、鴨公塘定居。友相公之長子正通公居龜形背,次子正周公居鴨公塘,后吳景鐮分居廟下龍,至今已有300多年,傳15世,現(xiàn)有人口700多人。吳仁厚之曾孫吳正謂于清朝初期由信豐縣小江遷徙至南康鏡壩桐木嶺(已經(jīng)拆遷)立基,至今已300多年,傳15世,現(xiàn)有人口150多人。吳仁忠之玄孫于清朝康熙庚午年(1690年)由信豐縣小江鄉(xiāng)古戶坊鄧公坑遷南康縣南水雙板橋(已經(jīng)拆遷)定居,至今已300多年,傳12世,現(xiàn)有60多人。
廿九世賢荘公由南康龜形背遷居贛縣王母渡新村新圩拓基立業(yè)。
參考資料:上一篇:華鎣山南宗和尚考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