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寫了一篇《已沒人再穿,卻時常想起——草鞋》,受到不少朋友的關注,甚至有人在我的微信公眾號后臺留言,問我苗族姑娘出嫁時穿草鞋的來歷。
加了微信交流后,才得知她是我當年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三鍬鄉教初中時的學生。
她說,老師你見多識廣,對民俗文化很有研究。當年出嫁那時,自己就是穿著草鞋坐車去新郎家的,為什么會有這種奇特的習俗呢?能否說一說來龍去脈!
新娘出嫁穿草鞋,這個習俗好特別!對這個有趣的現象,我還沒有進行思考和研究,所以當時并未寫入“草鞋”的文章中。
新娘出嫁當天要穿草鞋,這是在一些苗族、侗族等地區流傳的獨特習俗,千百年來,世代相傳,時至今日依然還在個別地方盛行。
新娘進入夫家火塘屋的過程,是侗族婚俗中一個很重要的程序。在這之前,必須通過兩道“關”:
******“關”是跨扁擔,即新娘在吉時進入夫家火塘屋之際,夫家會把一根系著紅綢的挑水扁擔橫放在火塘屋的進門的樓板上,讓新娘跨過去。
新娘跨過后,就預示著新娘“已屬于夫家的一員,扁擔永遠不離肩,一年忙里又忙外,挑水干活不偷閑。”
第二“關”為穿草鞋。事前,夫家備好一雙新草鞋,置于火塘屋門外。新娘進屋時,必須自覺又愉快穿上新草鞋,再跨過門檻進入火塘屋。
設置這樣的“關卡”,是讓新娘懂得——新娘入夫家,勞動是本行,腳下穿草鞋,肩上橫扁擔,艱苦創業績,節儉把家當。
與侗族新娘要進屋時才穿草鞋不一樣,靖州鍬里地區苗鄉侗寨的新娘從娘家從出家門就穿上了草鞋,一直要穿到夫家的大門外。
在我的印象中,靖州三鍬、藕團、平茶等鄉鎮的苗族,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新郎家會請六個能說會唱、道高望重的人,頭戴大青帕,身穿袍馬褂,前往新娘家迎親,稱“六親客娶親”。
以前,娘家發親不配嫁妝,只有3個包袱。不分冬寒夏暑,無論家境貧富,新娘出嫁不坐花轎,常穿草鞋步行至新郎家門口,然后換上新花鞋進屋。同時,門上掛有格篩、門前擺上格條,表示“隔邪”。
近日,我無意翻閱靖州縣志,發現曾有這樣一段關于苗族新娘進門時要踩篩子、穿草鞋的記載——
新娘來到了郎家寨前,全寨男女老少都出來迎接新人。接親娘在門樓外燒起一堆旺旺的炭火,陪同新娘略坐片刻(新娘面要朝東,意在如日東升),待“先生”用大紅公雞在門上壓了煞星后,接親娘便讓新娘脫下草鞋,換上花鞋入郎門。
姑娘出嫁或新娘入室,兩頭的屋門口都要放一個竹篩,讓新娘從竹篩上面踩過。據說這樣能隔去邪氣,永保平安。
出嫁時,哪怕是冰天雪地,寒風刺骨出,也不論貧富貴賤,都要腳穿草鞋,意在不忘艱苦,要勤勞致富。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傳統習俗呢?是從何時開始的?相關文獻資料太少,沒有找到詳細的文字記載,但飛山君覺得,主要有這么幾層意思:
首先,不忘祖先艱難之苦。少數民族基本上都是多災多難的民族,其實古時他們也是住在平坦之處的,只是后來被當時的統治者趕進了深山老林、邊遠山區。
據史料記載,苗族原本生活在北邊,由于歷代王朝不斷征剿,迫使他們不斷往南方和西部轉移,向更高、更險的深山、峽谷縱深隱居。
在長期的戰爭中,苗族人不愿坐以待斃,又不甘受壓迫,他們便扶老攜幼,肩挑著小孩,手捧著蠶種,足穿著草鞋,翻山越嶺遷移。
歷史上苗族的遷徙,大體是由北往南、由東向西,多數轉向了西南面。經歷了很多地方,歷盡了千辛萬苦,許多苗族人直到十九世紀才定居下來。
有些青年的婚姻是在逃難途中締結的,因而在重建家園之后,他們的后裔為了不忘祖先逃難之苦、跋涉之累、命運之艱,在舉行婚禮時,就保留了新娘穿草鞋的習俗。
其次,“試鞋卜婚”的迷信思想。鞋,在古代也是一種占卜工具,即所謂“鞋卜”。鞋卜,在今天看來屬于一種迷信,但古人頗為熱衷和迷戀。
蒲松齡《聊齋志異》“鳳陽士人”條有鞋卜情節。丈夫外出半年后未歸,年輕妻子唱道:“黃昏卸得殘妝罷,窗外西風冷透紗。聽蕉聲,一陣一陣細雨下。何處與人閑磕牙?望穿秋水,不見還家,潸潸淚似麻,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著紅繡鞋兒占鬼卦。”
用鞋占卜或與纏腳有關,是流行于古代女性中十分獨特的占卜形式,女人常用它來預測丈夫或情人何時回來、是否回來。鞋卜是兇是吉,是好是壞,要看鞋頭和鞋口的朝向。
鞋卜在少數民族中也非常流行。廣西瑤族過去有一種“合鞋”的訂婚儀式,就是一種鞋卜:男女雙方有意后,回家各做一只木拖鞋,如能配對,則合天意,否則不和。
貴州新娘的“試鞋卜婚”更典型。過去苗族姑娘出嫁時不是穿皮鞋、布鞋,一定要穿草鞋,這并非沒錢買好鞋,而是要試鞋卜婚。
出嫁前,父母精挑細選一把又長又結實的“糯米草”,請寨里那些父母健在、兒女滿堂的人給女兒打一雙草鞋。出嫁時,新娘便穿著這雙草鞋去夫家,回門時,又穿上這雙草鞋回娘家。
穿草鞋往返一趟后,新娘便脫下來看鞋底、鞋尖、鞋中和鞋跟的磨損情況,看哪一段先被磨爛、哪一段堅實無損,以此預測一生中的禍福。
此外,與當時的環境有關。以前的少數民族地方交通不便,環境惡劣,家庭普遍都貧窮困難,出行全靠步行,就算新娘出嫁也沒有騎馬坐轎。從娘家到夫家一般要走幾十里山路,爬坡翻界、過橋下水,輕巧便捷的草鞋自然就是******的“交通工具”。
從古至今,草鞋一直是山區居民的傳統用鞋。既利水,又透氣,輕便,柔軟,防滑。特別是夏天走長路,穿上草鞋清爽涼快,軟硬適中,步履矯健,兩腳生風,給人一種愜意感;雨天穿著它,既透水,又防滑,走得穩當;冬雪天內穿一雙棕襪子,外套草鞋,既保暖,又防滑。
為了避免新娘在崎嶇不平的漫漫山路上滑腳摔跤(摔倒被視為會“丟魂”,不吉利),所以就讓新娘穿草鞋前行,更加安全可靠、一路順風。
現在,雖然有了皮鞋、布鞋、運動鞋等高檔鞋子,但是一些習俗一旦形成了,往往會約定俗成、相沿成習。于是,新娘出嫁穿草鞋便代代相傳、延續至今!
上一篇:姑娘出嫁,為啥是兄長背出門
下一篇:修譜記事(2) 八百年前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