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把周朝王位讓給他的三弟,后攜二弟一路向東,泰伯的高風亮節感動了荊蠻,“荊蠻義之,從而歸之者千余家。”于是,太伯在中國東南長江三角洲地區(即三吳中的東吳之地)重建國家,國號依舊叫“句吳”,并在今江蘇梅里(現名梅村鄉)營建早期城市,作為都城。泰伯奔吳,給落后的江東地區帶去了北方文明的種子。而泰伯、仲雍在新的生存環境中,不畏艱辛、勇于開拓,數年之間,人民殷富,終于在東南地區牢固地站穩了腳根。為后世強大的吳國打下了基礎。這位品德高尚的開拓者去世后,就葬在他東遷的最后落腳點也即他在東南重新開拓新天地的據點一一梅里平墟。至今,無錫市東三十里的鴻山(也叫東皇山、梅里山)仍有這位開拓者的墓廬,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墓用青色的大理石砌成,’高2米余,直徑3米多;墓頂填以黃土,常年綠草如茵。墓碑是四方形,正面刻著“泰伯墓”三個古樸典雅的篆書大字。墓前矗立著兩根高大雄偉的華表,華表上雕刻著威武勇猛的雄獅。墓前建有供祭祀用的享堂,建于公元18t8年。享堂門旁石上鏤刻有齊彥槐書寫的一副對聯,概述、歌頌了太伯的******功德,其文是:志異征誅三讓兩家天下,功同開辟廣杯萬古江南。
相傳太伯去世后,吳人無不悲慟欲絕,哭聲震天。百姓爭相向他的遺體敬獻鮮花,頓時漫山遍野花草無存。許多后去者不忍空手而歸,聚眾商議,太伯生前最喜種麻,于是大家各采束麻束系腰間,以表達人們的敬仰懷念和哀悼。這二風俗歷經數千年,在民間至今流傳,遂形成了中華民族為去世的長輩披麻戴孝的喪葬禮俗。吳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開拓者的不朽功勛,將他在梅里的居所改為祠廟,這就是今天的“泰伯廟”,又名“至德寺”,老百姓親切地叫它“讓王廟”。今天那威嚴雄偉而富麗堂皇的泰伯廟是在明清古廟址的基礎上翻修重建的。大殿前有明代修建的石牌坊,上書“至德名邦”四個大字,醒入耳目。唐代著名詩人陸龜蒙就曾有《和泰伯廟》一詩頌之:“故國城荒德來荒,年年椒尊濕中堂。邇來父子爭天下,不信人間有讓王。”后代騷人墨客,多有頌泰伯廟的詩文遺墨。
傳說農歷正月初九是太伯的車日,所以每逢這日,梅里一帶人民紛紛前往瞻仰朝拜。農歷清明節,梅里鄉俗更有祭祀泰伯廟的隆重節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