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鄒人相擁在一起。(圖片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你好臺灣網12月24日消息 雖是寒冬季節,美麗的阿里山上卻暖意融融,一切都因為今天是親人重逢的日子。
12月18日,10位河南鄧州“臺灣村”的鄒人代表,隨河南“中原文化寶島行”探親聯誼團回到自己的祖居地――臺灣嘉義縣少數民族鄒人聚居的部落阿里山鄉達邦村特富野社區,與闊別300多年的同胞見面。緊緊地握手,熱情地相擁,共同訴說流轉的時空與不變的親情。
為親人縫制族服
半個月前,河南鄧州市鄒人尋親團一行30余人跨越千山萬水,來到達邦村特富野社區尋親謁祖。當時,尋親團的成員沒有穿戴鄒人的傳統服飾,當地的鄒人鄉親徹夜未眠,為遠道而來的親人趕制了族服。現在,身著族服的河南鄉親驅車三個多小時,再次來到了大山深處的故鄉。
傍山的公路上,鄒人村民搭起了長棚和舞臺,鄒人鄉親身著民族盛裝,早早地守候在村口。達邦村村口鳴放起禮炮,以示這一天的重大,人們以最高規格的禮遇、用最隆重的儀式歡迎遠道而來的親人和朋友。
一別300年,相逢淚漣漣。當特富野社區的鄒人頭領汪念月與鄧州市張村鎮上營村村委會主任湯清義緊緊擁抱在一起時,在場的人都為之動容。
認親儀式上,南陽的玉船送阿里山族人,阿里山的春茶送南陽后裔,豫臺同胞共同祝福兩岸關系一帆風順、迎來春天。南陽板頭曲、鄒人感恩豐收舞、豫劇紛紛上演,達邦村和上營村的姑娘小伙子們一起表演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節目。燦爛的笑容洋溢在姑娘們的臉上,身著節日盛裝的鄒人老人眼里閃動著激動的淚光。一山一水都是景,一草一木皆有情,白云深處的特富野此時到處彌漫著親親的同胞情。
正在臺灣參加“中原文化寶島行”活動的************委員、原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應邀出席了認親儀式,還與鄒人群眾一起跳起了歡快的舞蹈。徐光春充滿激情地說:“今天是最令人高興、最有意義的一天,因為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兩岸一家親的動人場景。”
這時,一首專門譜寫兩岸鄒人團結的樂曲響起――“你家住在阿里山,我家住在河南。我們原來是一家人,現在還是一家人。手牽著手,肩并著肩,團結起來,相親相愛,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現在還是一家人,永遠都是一家人!”
在場的人手挽手,共同高歌,把當日的認親活動推向高潮。
族譜述說家族故事
一邊是臺灣阿里山,一邊是大陸河南,千里之遙,海峽阻隔,兩岸鄒人怎么會是一家人?
這里的故事要從1983年一篇名叫《中原地區的“臺灣村”》的文章說起。這篇文章由當年在鄧州臺辦工作的涂征所寫,文章根據上營村村民的歌謠、風俗習慣、長相等,闡述了河南省鄧州市張村鎮上營村陳氏村民可能是臺灣原住民鄒人后裔的觀點。文章說,因其始祖的墓碑、祠堂早年被毀,缺乏實物和文字根據,這個推論僅限于口頭傳說。
1997年,一次偶然的房屋坍塌事件,使得這一說法得到證實。上營村村民陳堂三家的老房屋倒塌后,在清理房內物品時,無意間發現了陳氏家譜――《鄧州臺灣土番墾屯陳氏家乘》。
根據族譜記載,鄧州的陳氏為臺灣原住民鄒人依那思羅的后人。明末清初,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收復臺灣時,15歲的依那思羅告別了部落,追隨鄭成功部將黃廷,并在黃廷的部隊里做了一名馬夫。依那思羅追隨黃廷沖鋒陷陣,作戰英勇,很受器重。鄭成功去世后,黃廷為民族大義率十萬部眾歸附了清朝。22歲的依那思羅后奉命從盧溝橋南下,沿途疏散屯墾,與黃廷等在現鄧州張村鎮上營村一帶定居。后來,依那思羅娶當地一岑姓女子為妻,取其諧音改漢姓為陳,并為自己取名“年”。岑氏共生育了4個兒子。數年后,陳年再隨黃廷出征臺灣,并把次子元勛和三子元杰帶回臺灣阿里山老家加入土番山社,以期他日還鄉時團圓。然而,戰后陳年隨黃廷班師回鄧州以后,再也沒能回到臺灣。72歲時,他在鄧州去世,此后,陳年在鄧州的后人與臺灣的后人失去了聯系。
300多年來,“陳姓家族”已在鄧州繁衍生息了13代,目前共有40余戶、200多人。此外,據當地人祖輩傳說,黃廷至鄧州屯墾的將士中,除依那思羅改漢姓為陳外,另有一些臺灣少數民族的士兵分別取漢姓為周、林、蔡、黃、張、許、謝。現以上八姓后人共發展到580戶、2600多人,分住于鄧州市張村鎮的上營村、下營村和文渠鄉的殷洼村、盛號村。
2002年,這部族譜公之于眾,“臺灣村”立即成為各界關注的熱點。當年在鄭州召開的“海峽兩岸河洛文化與臺灣”研討會上,專家對此極為關注,認為在大陸發現臺灣少數民族家族這么大的群體,可謂************。于是,各種報道和研究陸續出現。
然而,“臺灣村”在臺灣的親人是否還健在?300多年的分離,后人尋親之情異常迫切。
一家人的共同約定
2004年,知曉了“臺灣村”故事的河南籍臺商吳天璽,被“臺灣村”鄉親們對臺灣親人300多年的殷殷思念所感動,自愿為他們到臺灣尋親。歷時一年,經過多地輾轉詢問,終于在阿里山鄉達邦村找到了線索,并確認為陳氏同族人。自此,兩岸一家人開始了尋親探親活動。
2005年,臺灣尋親團達邦村鄒人頭領汪念月先生、陳氏族長陳宗仁先生等帶領20多人到鄧州尋親,兩岸族人終于首次相聚。兩岸親人共同為“臺灣村”族人續了十六輩家譜。尋親團還帶來了阿里山珍貴的鮮竹筍、烏龍茶和鮮艷的臺灣少數民族服裝,同時相約張村鎮上營村的本族親人一定要回阿里山看看。
“從那以后,我們就一直盼著能到自己的家鄉來看一看,祭奠先祖。”前來參加認親儀式的上營村村民陳堂三說:“希望今后村里人都能有機會來這里。”這次“中原文化寶島行”探親聯誼活動,正是當時約定的踐行。
這位43歲的鄉村教師告訴記者,依那思羅是上營村陳姓始祖,自己是其第12代后人。他說,雖然歷經300多年風雨變遷,但上營村的鄒人后裔仍保留著許多先人特有的風俗和習慣。例如,每當有族人去世,出殯時都會在棺木下墊一塊象征著船的木板,寄托思鄉之情、歸鄉之愿。陳堂三說,兩地同族村民血脈相連,相約常來常往,相互交流,加深了解。
每一次親人見面,都是一次濃濃親情的見證。
阿里山地區遭遇了特大水災,除了捐款,河南同胞還全力采購特富野社區的土特產,幫助家人渡過難關。此外,徐光春還代表河南鄉親到特富野社區村民家中,看望鄉親,并表示,將盡力支持阿里山的災后重建。
冬日暖陽驅散了薄霧,阿里山上芒花正盛。探親聯誼團一行暫別阿里山親人,難忘的旋律再次響起:“我們都是一家人,現在是一家人,永遠都是一家人。”(聶傳清 吳亞明)
下一篇:曹操族譜已斷曹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