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按:偶得
宋行路制,太宗至道三年(907),始分天下為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陜西、淮南、江南、荊湖南、荊湖北、兩浙、福建、西川、峽路、廣南東、廣南西等十五路。真宗咸平四年(1001)王均之亂后,以“西蜀遼隔,事有緩急,難于應援”之故,遂分“川峽轉運使為益、梓、利、四路”,天禧四年(1020)江南路亦因轄境遼闊,不便巡按,分為東、西兩路,是為十八路之制。熙寧年間(1068~1077),京東、京西、河北、陜西、淮南各分為兩路,是為二十三路之制。元豐元年(1078),五路轉運司復合,故此后轉運司路仍為十八路制。又,真宗景德時(1004~1007)始置開封府界,府界提點諸縣鎮公事掌同轉運使。仁宗皇v、至和間與徽宗崇寧以后,多次以府界為基礎建為京畿路。
太平興國元年(976),江南路分為東、西兩路。《輿地紀勝.隆興府》所言:“開寶九年(976),命知升州楊克遜(讓)兼江南諸州水陸計度轉運使事。時兼東、西兩路,故治不在豫章。是年,又命知洪州王明兼江南西路轉動使,故漕臺末有治所。”因此,太平興國初年的分路,可能在實際上僅僅是區域分工有所側重而已。又由于轉動使由首州知州兼任,故西路邊漕臺也未設。雖然該書又言“雍熙中,楊緘為江西漕,始治焉”,擔據《宋史》卷439《和峴傳》,時楊緘官銜仍為江南轉運使。又,《宋史》卷265《張賢齊傳》言,太平興國六年,賢“為江南西路轉運副使。冬,改右補闕,加正使”,但在張賢齊所撰《洛陽縉紳舊聞記》卷2《虔州記異》中又屢言“江南”。該文言:“余在江南掌轉輸之明年……余未半歲,自京奏公事回,流至虔州。懷琪乘舟三十許里相接,相楫之際,連拜數十,但云某罪過。余自暫離洪州來上京,卻歸江南,往復僅四五個月,固未知法定之死,聞懷琪稱罪懇切,甚訝之。”盡管虔州、洪州盡為江西州郡,但此時都統屬于江南路。故分路行之未久,而有并路之舉。
天禧四年(1020)四月,為便于按巡,復分江南為東、西兩路。江南西路轄洪、虔、袁、撫、筠州,興國、南安、臨江、建昌軍等十州軍四十五縣。
建炎四年(1030),合江東、西為江南路,以鄂、岳來屬。紹興元年(1131),割東路江州、南康軍隸西路,又割西路撫州、建昌軍隸東路,并各復轉運司。四年,“撫州、建昌軍依舊隸江西路,南康軍依舊隸江東路”。這樣,南宋時期的江西路轄區比北宋時要大,多江州一州。
江南西路轉運司治于洪州,上引《輿地紀勝》、《虔州記異》可證。但建炎時因戰亂,已“權在吉州置司”。紹興元年八月,江州安撫大使朱勝非以“江州置帥,措置屯兵防托江路,正要漕司就近經畫錢糧”為由,移“江西轉運司依舊于洪州置司”。自茲以后,直至德v元年(1275)十一月壬午,“轉運判官劉以降興降”,江西漕始終設于洪州隆興府。
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司治所在贛州。嘉v七年(1062)
江西提舉常平司,原治于袁州。開禧二年三月一日,“大理正黃培奏,竊見江西提舉司置于袁,自紹興年徙于撫”,可證。提舉司南宋初廢,紹興十五年復,與提舉茶鹽司合并,以提舉常平茶鹽為名。而原在洪州的茶鹽司由于兵火,已于建炎四年(1130)移司撫州。因而合并后的治所設于撫州,應是順理成章之舉。自此以后,提舉司治于撫州。但理宗后期,該司已移至吉州。時葉夢鼎、湯漢二人并以“江西提舉常平兼知吉州”,可證。
江南西路,北宋時,常置兵馬鈐轄司于洪州。南宋初,置安撫司于洪州。建炎四年,江南分為鄂、江、池三路。安撫司移至江州。紹興元年,復為江南東、西路,安撫司復移至洪州。理宗端平二年(1235)以后,以防御蒙軍,江西安撫司又移至江州,直至南宋末。
橇忌 摘
共和癸巳年孟夏
上一篇:談古說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