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合山吳文軍宗親尋找本支源流
宗親們好!我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合山市吳文軍,先祖吳之先公是河南光州固始人,我想尋找本支系的宗親。聯系電話:13807823620。
吳氏始祖泰伯公
合肥吳氏家譜序
吳之先,本河南光州固始人也,自遠祖十八府君可中公于宋寶慶二年(公元1226年)任直隸廬州通判,生二子,長官保,次官佑,佑早逝,至庚寅年,公卒于官,官保同母翟氏,卜室于城之東南寓宅焉,生計資產,亦頗自裕,官保生三子必魯.必遲.必退,于寶佑五年秋八月(公元1257年)回祿為災,屋字灰燼,諸兄弟乃捐其業徒居合肥縣西鄉三十一堡,其必遲.必退皆卒不祀,吳氏之衰于斯甚矣,獨必魯生赤乖,赤乖生彌金、彌玉、彌石,彌玉彌石又以貨殖為事,往錢塘等處遂立家焉,彌金支持門戶,無黍于人,生子阿遜,少好讀書,曉音律,輿單軒先生薛君,以詩相唱和,予亦輿焉有小村吟橋一帙,觀者嗜之,時阿遜僅生斗觀,斗觀年尚幼,一日阿遜喟然告于予曰,遜先世可中公以出仕之故,忽喪家譜以來,后代零替路絕光州,其譜諜無傳,因以至此,今將可中公為始祖,且修其概,使子孫傳諸無窮,何如,予曰得之矣,圖成遂徵予為序,予遂次第其。使吳家之后,知其身之所出。祖宗艱難之業,不可不守,子孫睦族之x,不可不敦,共相激勵,永紹箕裘,庶有祖而有宗,不致亂倫而失,則吳氏之胤不繩繩而無疆矣乎,是為序。
大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r次乙丑春邑人曹鯤撰
吳氏家譜引
譜諜之設其來尚矣,蓋自漢唐迄今,昭崇5洌莫不以譜為至要,夫譜者正家之本也,譜存則親親之義明,是譜有功于世教大矣,蓋五服之未盡,名分之未亡,不譜可也,至于服之已盡,分之已疏,不譜則不可也,所以重于是而不可忽焉,自宋朝以來,譜法惟歐陽文忠公之譜,則五世一卷,三十年為一世,輯其宋系,整整有常。今觀吳公阿遜有志如此,可謂知所重矣,予輿辱交,故為之引其首,俾千子千孫,傅諸不替云乎。
大元泰定乙丑年(公元1325年)夏四月望日單軒散人薛默謹贊曰:光州積德,吳氏流芳,螽斯蟄蟄, 允燈且昌,官拜廬州,烈祖榮光,愛輯譜諜,慶緒綿長。
吳氏家乘記
譜者,敘昭穆,貽繼承,重B祝敦睦族,x由此也,蓋自上古迄今,未嘗不重于世,況吳氏之先,本光州固始人,族甚盛簪纓代不乏人,豈無譜諜之作乎,然自可中公任廬州通判,卒于官,其譜遂輿固始不相聯屬,今六世孫阿遜,慨然有志于此,乃列其前代為圖,既請單薛二先生序之矣,又請予為記,予謂宗者人之至要也,自一身至于千百年之數,猶一本而達諸萬枝也,夫吳氏盛于固始,而復衍于廬州,所謂積善之家也,將來之子孫由微而著,由晦而顯,不卜而可知矣,譜諜之功,于是乎。始見其大,敢為君記之。
大元泰定丙寅年(公元1326年)仲春朔后五日博士鮮于乾謹撰
吳氏家譜跋
古者家譜之作,本其所自出,而慵爸派之分,后世譜法寢失其傅,祖自高曾以上,則有不及考,況其遠者。吳君同族有服之親,或相視如路人,況其疏者乎,吳君阿遜公作是譜也,雖可中公以前不可考矣,但可中公至今有六代,自是而后子孫有知所重者,逐一增修,則千萬載之下,亦知源流之所自出,而有系于人倫世教之不小矣,昔蘇氏允氏自引其譜,后世宗以為始,吳君之用心,其蘇氏允氏之遺意歟。
大元致和戊辰年(公元1328年)秋八月
大尉史~謹跋
梅州吳氏重修宗譜引
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也,國有史,則往事有可稽,家有譜則世系無所序,其關系不小矣,夫梅州吳姓者鮮,吳之先本河南光州固始人也,號稱望族,世膂榮,然否泰相交乘,m天地有所不免,而況人間之世代者乎,自可中公負文章政事之才,而仕未能展盡底蘊,而竟貧志告終,此固公之不幸也,然六世阿遜公鲅能文,仰可中公為始祖,是可中公不以文為廬州倡乎,繼而斗觀棄文就武,舉室南遷,使千子千孫,又仰斗觀為始祖,是斗觀不以武為梅州倡乎,乃今庠生吳子達英聰偉俊,文雅過人,一日揖言于予曰,某去始祖可中公已十代矣,宜重修譜諜,敢求一言以序,予遂奮筆書之,以為吳氏將興者乎,以文倡者,既未收效于文,以武倡者,又未收效于武。安知文武之才,不出于子孫乎。謹述其概,以為將來者勉諸,亦為將來驗諸。
大明成化辛丑十六年(公元1481年)r次庚子春吉旦程l儒學訓Ш芳 謹敘
吳氏重修家譜遺訓
吳家宗譜六世阿遜公所修固已明矣,此修而后容可不m之耶,蓋七世祖斗觀公也,八世祖咬兒公也,二公俱生于合肥,斗觀公于丙申年二十二歲負曉勇之才,就~元師下歸附從軍彼時阿遜公已謝世矣,故少時輕生之性,誰能遏而止之耶,至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調發潮州衙后所小旗,九年閏九月,沔j總旗,二十六年卒咬兒公頂a,又于洪武二十八年秋八月(公元1395年)沔j授G旗,就本年轉調程鄉守御千戶,斯時則咬兒娶卓氏無嗣卒矣,次年冬娶石井張氏,生佛養公,吾高祖也。
公生三子長ぃ次宗,三隆,試觀三代以前,先祖隨從分而頂軍役,三代以后亦照先而頂補,乃隆從事于軍頂役,終于軍事輪至啟之孫連乃泮庠人物雖素志科目,亦思祖宗重役,各有分屬,弗敢墜先人之志,于是奮然去文就武,頂理軍事,至正德皇癸酉年,連百戶,可見天生文武,良不偶然,文不獲名,武亦就緒,始先人以武倡斗觀公也。今以武而克繼先人之志者連也,光前裕后卓然可觀,一家命脈于此克培,后日子孫
若能奮發而有為,待夫莫之而為耳,豈我所能必哉。
吳氏家譜重修跋
家譜之作,豈偶然而已哉,蓋所以統宗族辨次序,凡尊祖敬宗之道,水木本源之x,畢書之矣,近世譜法不立,使卑者i尊,疏者i戚,強者凌弱,農者暴寡,富者吞貧,其視天序天秩,果安在哉,噫風俗如此,甚謂衰也,吳氏之譜,自六世阿遜公修以前,則可中公以下數世書之矣,今庠生十一世孫,又重修以后,則斗觀公以來,數世又書之矣,譜成請題其跋,予見其上下二三百年,由宋而元,由元而今日,世次明白,可敬可慕,詩不云乎,繩其祖武,其子孫達之謂輿。
大明成化丁未年(公元1487年)秋八月吉旦程l儒學教I福靖陳璜跋撰,大明弘治庚戌年(公元1490年)夏五月吉旦江右吉水儒士夏候仁拜題
候仁拜題 贊曰:
吳門積德自流芳,喬木風聲已顯揚。
拾壹世孫知重本,二三百載發生光。
親疏族屬尊卑別,昭穆B壯菪蛘謾
一派流傳傳世久,子孫孫子更無疆。
聚歷代宗公百子千孫名著子斯發見
吳氏先祖宗圖
彌金公妻宋氏生一子阿遜 妻龔氏生一子斗觀
阿遜公妻龔氏生一子斗觀 妻余氏生一子小名咬兒又名鏞字大洪,斗觀公在~元帥下賜封武將軍
妻余氏生一子小名咬河置鏞字大洪 妻張、卓氏
鏞公字大洪妻張、卓氏生一子佛C字在明 妻彭氏生三子,會合先祖分枝萬派原來在茲。
吳氏族譜列
一:以五世為圖蓋歐陽譜法,一世至五世,五世至九世又一圖,九世之后,亦各以五世為圖,而衍其慶于無窮也。
二:凡祖宗名字及生卒年月L葬處所,各附于世系之下不可失也。
三:凡后世子孫定名字者,須詳觀斯譜,不可犯先世諱字。
四:自修譜以后子孫當守祖訓,如有少凌長強欺弱者,及磨減改失宗支者,以不孝論。
五:養男多憑本姓,傅之既久,或冒入宗支,或吾家子孫不肖受其賄賂而興竄入者,各點之。
六:本宗后裔或涉他方為不道之惡者,譜中點之,庶俾改行。
七:各派無嗣者則書無嗣,或取別房之子為嗣者則書某人之子為嗣矣。
大明嘉靖壬戌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 春月吉旦庠生書記
合肥吳氏家族發展簡史
我們這個家族原系河南光州固始縣人,南宋寶慶年間十八府君出任廬州通判(司職:從五品),隨官把家遷居合肥,是為吳氏家族的始祖。
八世祖吳鏞公,隨軍把家遷往廣東梅縣,結束了吳氏家族居住在合肥的歷史,開創我們祖先在嘉應州的枝繁葉茂,家興業旺的時代,
清乾隆初年,北龍公的長子⒍公遷往廣東恩平縣,是合肥吳氏家族發展的第三個階段,這時族人居住在嘉應州已經長達兩百四十多年,根據家譜的史料來推測,居住在嘉應州(今廣東省梅州市)的族人應該是一個相當大的家族了,可惜年代久遠彼此早已經失去聯系,那邊的族情已經很難了解。廣東嘉應州人都是講客家話的,而恩平縣的本地人主要是講四邑話,我們的祖先來自嘉應州,當然屬于客家人,客土之分,彼此的語言和風俗習慣不同,⒍公一家人遷來恩平縣后,和本地人不能和睦相處,時常發生矛盾,甚至相互發生械斗。客家人少,處于劣勢,家境就更加艱難,所以到了乾隆年間的中后期,⒍公的后代就有一部分人,先后遷往廣西。
太平天國期間,廣東四邑一帶社會治安出現大動亂局面,本地人向客家人大肆進攻,焚燒客家人的房屋,格殺客家話人,根據元x公的曾孫升祥公的回憶,到了清咸豐.同治年間,⒍公的子孫基本上已經全部逃離恩平縣,遠走他鄉了,自乾隆初年,⒍公遷到恩平縣至咸豐.同治年間的四散逃生,我們的祖先居住在恩平縣時間大約為一百三十年。
合肥吳氏家譜自六世祖阿遜公重新編寫之后,十一世祖宗明公續編了一次清康熙三十二年(大約在北龍公時期)又續編了一次,從那時到現在已經有將近三百年的歲月了。近年族中賢達之士很想重修家譜,把后續的世系分房續入譜諜使合肥家族淵源流長;承前啟后,永放榮光。
值此重修家譜之機會,我參考家譜中的有關史料,并整理老一輩長者相傳下來的家族秩聞詳加核對,把自可中公以來的七百六十多年來的家族發展的遷移概況綜合寫成這篇《合肥吳氏家族發展簡史》。希望它能有助于族中子弟比較系統地了解我們這個家族發展和遷移的概況。由于收集的資料不夠齊全,核對的史料不夠詳實,錯漏之處一定不少,希望族中知道家史的人,加以修改補充和訂正。是所至盼!
(一) 合肥時期的家族發展概況
我們吳氏家族原是河南光州固始縣人,位于河南省的東南,與安徽的合肥相隔三百余里。可中公出生于固始,南宋寶慶二年(公元1226年)出任廬州通判官(從五品),做了四年通判官,便卒于任上,他的兒子官保公在父親卒后并沒有遷回固始老家,而是侍奉母親繼續住在廬州城里(廬州的州治就是現在的安徽合肥市)
可中公本來有兩個兒子。長子官保,次子官佑,官佑于年輕時已經死去,所以可中公卒后,實際上只剩下官保公傳宗接代。官保公生了三個兒子,名曰;必魯,必遲,必退,他們居住在合肥城里,又在合肥的鄉下購置有田地.屋宅,生活是比較富裕的。不幸于宋寶佑三年(公元1255年),家中遭受一場火災,把城里的房子都燒光了,不得已,兄弟互相商議,決定遷出合肥城里,搬到西鄉三十一堡去居住。
關于河南固始老家,家譜里記載得很簡單,只是說族盛簪纓代不乏人,就是說我們的遠祖在固始縣是一個聲名顯赫的望族。歷朝歷代都有人外出做官,是個官宦世家。
官保公雖然有三個兒子,但是次子必遲和必退,都沒有留下后代,唯獨長子必魯生了一個兒子名赤乖。是吳氏的四世祖 。赤乖公也生了三個兒子,名曰:彌金,彌玉,彌石,長子彌金在家主持家務,支撐門戶,次子彌玉和三子彌石,都是做生意的人,暨前往浙江錢塘等地經商。
這個時候,已經是南宋末年,異族金人占領了黃河南北大片土地。宋王朝早已遷都到浙江的杭州,過著茍延殘喘的偏安日子,當時錢塘一帶(即杭州)是南宋京城所在地。
許多北方逃來官僚富商巨賈都集中在江蘇,浙江一帶,商業很是繁榮昌盛,彌玉,彌石到了錢塘一帶做生意,后來便落籍浙江紹興,沒有回合肥老家,所以合肥的吳氏,只剩下彌金的一個宗支。
彌金公只生了一個兒子,便是六世祖阿遜公。彌金公在世時,家境很好。家譜中說;彌金支持門戶,無黍于人。這說明他們的生活過得很不錯。阿遜公自幼酷愛讀書,又喜歡音樂,是一個文化人。和他來往的人,都是邑中的文人學子。時常以詩相唱和,他有一本詩集,名曰(小村吟橋)頗得邑人的好評。
阿遜公鑒于固始家譜已經失傳,合肥吳氏家族到了他這一代,已歷六世,應該重修譜諜,把吳氏的世系重新譜寫成冊,傳諸后代。于是他便編寫了一本家譜,奉可中公為始祖,是為(合肥吳氏家譜)重修的時間是元朝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距可中公出任直隸廬州通判的寶慶二年(公元1226年)剛好九十九年。
從彌金公到吳鏞三代都是獨子單傳。彌金公只生了一個阿遜公,阿遜公只生了一個斗觀公,斗觀公的兒子是鏞公,這幾代人都是在合肥出生的,吳氏家族在阿遜公以前沒有出過武官,到了七世祖斗觀公卻一反歷代祖先的志趣,棄文從武,去投軍了。這也有歷史原因的,斗觀公少年時期,正是漢族不堪蒙古異族的統治,紛紛起來反抗蒙古王朝,斗觀公就是在這種風起云涌的抗元烽火激勵下,二十二歲那一年,毅然投奔到一個姓葉的元帥賬下,到了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調往廣東潮州,在后衛所升為一個小旗的統領,他英勇善戰,洪武九年,再升為總旗頭領,斗觀公從軍三十七年, 累功赦封為武將軍(五品副千戶)。于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死于軍中,享年六十歲。
斗觀公去世后,他的兒子吳鏞公(小名咬兒)奉準頂替父親的軍籍,到軍隊中去工作。他很有軍事才能,參軍兩年,便實授總旗(正七品)。并于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調到嘉應州的程鄉守御千戶。
(二)枝繁葉茂的嘉應州吳氏家族
八世祖吳鏞公隨軍調到嘉應州之后,家室隨軍遷到程鄉。后來落籍到嘉應州。他的原配夫人卓氏,在吳鏞公調到程鄉那一年,不幸死去。次年續娶石氏及張氏為繼室,生一子名佛養,是因為吳氏的九世祖。因為是求神拜佛得來的兒子,所以取名佛養。
從可中公至吳鏞公,前后八代人。除赤乖公有三個兒子。其余七代人,實際上只有一個人承宗接代。其余的子息或者未置家室,已經夭折;或者雖已完婚,卻沒有子嗣。赤乖公雖然三個兒子,又有兩個因外出經商,而落籍到浙江紹興去了,所以吳鏞公遷離合肥之后,我們這一族人已經沒有后代留在合肥了。從可中公到斗觀公,吳氏家族住在合肥是時間為一百六十九年。
明朝軍中有父死于軍中,子孫可以頂替軍籍的慣例。所以吳鏞公替斗觀公之后。吳隆公又去頂替祖父吳鏞公。而肇宗公則頂替叔祖吳隆公。
十一世祖宗明公,字聰,號柏軒。是一個讀書人(庠生)他生了六個兒子,是可中公以來,子息最多的一代。去頂替軍戰的,是他的第五個兒子肇宗公。
自阿遜公重修家譜以來到宗明公已經歷了六代人,因為他本人比較有文化,和當地知名的文人,交游也比較廣泛;有熱心家族的事務,所以他在明朝成化二十三(公元1487年)重修了一次家譜,到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江右吉水人夏侯仁特為這次重修家譜做了一首贊歌,其詞曰:
吳門積德自流芳,喬木風聲已顯揚。
拾壹世孫知重本,二三百載發生光。
親疏族屬尊卑別,昭穆B壯菪蛘謾
一派流傳傳世久,子孫孫子更無疆。
后來這首贊詞,便成為合肥吳氏家族的子孫彼此相認為同一家族的重要文獻。
十二世祖肇經公是宗明公的第四個兒子,因為父親是一個庠生,所以他也很重視培養自己子弟的讀書上進,根據家譜記載,他的兩個兒子就有一個是庠生,很能繼承祖父的遺志,自十三世祖體忠公以后,連續幾代祖先,都沒有出現文人和武將,族中子弟均以務農為生。
十四世祖仰松公雖然沒有為官做宦,也沒有貨殖經商,但他為人公正仁慈,教子有方。他生了八個兒子,個個都娶妻成家,同心同德。八兄弟分居上下兩個村,做事齊心協力,患難與共,深為后世所稱道。
根據家譜所記載,自十一世祖宗明公重修譜諜之后。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又重修了一次,這次重修家譜,至す之后七個世代,相當于十七世祖北龍公年代,距鏞公移居廣東梅縣程鄉的公元1395年,已經將近三百年了。
(三)吳氏家族在客土矛盾斗爭中
渡過的恩平年代
十八世祖⒍公是北龍公的長子,他于乾隆初年帶著家室,到恩平縣去開創自己的家業,定居在牛江渡圩附近的寨窩村。屬現在的沙湖區。他生了五個兒子,即元仁公、元x公、元禮公、元智公和元信公。除元信公未婚娶前已經早逝外,其余四個兒子,均成家立業。成為后來的四房子孫。可謂家興業旺,子孫滿堂。不幸的是,他遷到寨窩村后,沒有住上幾年,夫婦兩人便相繼去世了。家譜中記載。安葬⒍公日期,是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三月十一日。葬在寨窩村河排處。
我們的祖先,是從嘉應州遷來的客家人,而恩平縣的本地人,多數是講四邑話,(四邑是恩平、開平、臺山、新會四縣)由于言語不同,各自的生活習慣又有差異。我們家族的子弟和當地人之間,逐漸產生了矛盾。不能和睦相處。到了后來,土客之間,時常發生械斗。
大約在乾隆年間的中期,元x公在虎山爪村買了一塊屋地,又在附近的大旺洞,買了一些田地。便帶著他的家屬搬到虎山爪村去居住。就近耕種大旺洞的田地。虎山爪位于風圍嶺。距牛江渡圩八華里。距寨窩村不過二三里路程。
因為和當地人不能和睦相處,而客家人在當地又屬少數。生存經常受威脅。到了乾隆年間后期,便有一些子侄離開寨窩村,到廣西另謀生路。
清咸豐初年,太平天國在廣西金田揭竿起義之后,恩平縣的本地人,乘機起來,向客家人大肆進攻。他們縱火焚燒客家人的房屋,到處捕殺客家人。⒍公的子孫男女老幼一百二十多人被迫逃離家園,隨其他客家人逃離到距虎山爪四十里的尖石圩,并與尖石圩為據點,同本地人對抗。這個局面持續了六七年。
到了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土客的大規模械斗復起。恩平四鄰六個縣的客家人被趕入山中在上上搭起帳篷來避難。這時山中的客家人相互商議,想通過于浪底逃往廣西。陽春縣有一個本地頭目名叫羅升培,鼓勵眾人向逃入山中的客家人進行圍剿,阻止他們逃往廣西,天幸這一場械斗中客家人竟獲全勝,把土人趕出山下達數十里之外。
土客之間的械斗一直持續到了同治三年冬(公元1864年),有一個軍人頭目,名叫卓興出來調解勸說雙方言歸于好。并動員客家人回到自己的村莊重建家園。因為動亂時間太長我們族中的人在動亂中四處逃生,大部分人都已逃離恩平縣。元x公的后裔N祥公和業新公等,在動亂平息之后。目睹原來的祠堂和房舍,已被燒毀,家業蕩然無存,便凄然離開原來的村莊,向廣西方向遷移,并先后于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和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到達桂平縣的盤古嶺村,而N祥公到盤古嶺不久,又轉住蒙山縣的高堆村定居。
(四)落籍廣西的艱苦創業歷程
吳氏家族在恩平縣的年代生活環境一直是不寧靜的。據族中的老一輩的人說: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來到廣西桂平縣的達河公和嘉珍公等,一行六人,就是因為在寨窩村與當地人發生械斗,不敵當地人,被迫逃到廣西來的,后來在清同治初年搬來廣西N祥公和業新公,則因為在恩平的房屋被燒掉,家產已空,不得不逃來廣西,另謀生路。
從恩平縣遷來廣西的⒍公子孫,住在桂平縣的盤古嶺村的,有元仁公生下的達河公,達國公和達潮公的后裔;元x公生下了達相公、達邦公的后裔,和元禮公的達惠公的后裔。住在蒙山縣城郊高堆村的,主要是元x公生下的達漢公的后裔。現在住在桂平金田鄉和羅蛟山的,是元仁公的后裔。住在柳城縣太平鎮的,是元禮公的子孫,從盤古嶺遷住柳城的。
盤古嶺村南面距木樂鎮十五里,北面離竹社圩僅二.三里路程。最初從廣東恩平遷來時,考察蝦子塘,覺得蝦子塘周圍山多田少,沒有多大發展場地,便到盤古嶺居住。盤古嶺原名草塘村,清代屬于穆樂土司官的領地。后來改土歸流,便屬木樂管轄,我們的祖先在盤古嶺定居后,曾向穆樂土司官領取墾荒的執照,開墾周圍的荒地。
不論在盤古嶺的,蒙山縣城郊的,或者住在蒼梧縣騰州圩的,剛來到廣西時,都是赤手空拳下,無立錐之地,完全依靠他們勤耕苦種,節儉持家,經過二百多的艱苦創業,族中不少人富裕起來,解放前蒙山縣⒍公的后裔已經出現了田連千百。釀酒榨油,并在縣城設店經商的富戶,住在桂平市盤古嶺和蒼梧縣騰州圩的不少⒍公后代已經可以積谷防饑,養馬代步,族中人聚居的地方,磚房瓦舍,鱗次櫛比,小橋流水,綠樹成蔭,文人學士,代代有人。可見天道周呈,物極必反,光州祖德,百世流芳。
關于各房的祖墳,據家譜所載,元字輩的祖墳,均安葬在廣東恩平的故里,現在桂平市天鵝嶺的元仁公祖墓,和蒙山縣的元x公祖墓,均系用刻有先祖名諱的銀牌代替骸骨,重新建立起來的墓室,使各房子孫每年清明節可以集中拜祭,庶幾源遠流長,共表懷念祖先的情意。
合肥吳氏家族二十五世孫岳英譯撰.
二十八世孫文軍整理
農歷丙申二零一六年二月初八
附合肥吳氏家族 歷 代 世 系 表
吳氏先祖宗圖
十五世祖八房開列
八房
吳氏重修譜諜引
竊思家譜之設,何所哉,毋乃乎史而作之也,讀國史,則知一國人物之善惡;讀天下史,則知天下人物之是非;讀古今史,則知古今人物之得失;讀家譜則知上祖創業之勞逸,而及昭穆名分之風規,墳墓L葬之名所。允若茲,則譜之有裨于后人也,誠非淺鮮矣,茲觀吾氏家譜,則知吾先祖可中公,出仕廬州任通判職,不幸少年卒于官,子官保公,以廬州為家,后因屋宇灰燈失譜,故系絕河南光州固始,幸六世祖阿遜公,詩賦雅士,惻念失譜,恐后人莫知上下祖系出何地,故謀之于單薛二先生懇作譜序,以可中公為始祖,則可中公以前,失譜無徵,亦不序h,可中公以后,五世生卒年月日時葬所地名,極其詳明,是阿遜公之功明矣,遁傅十一世祖柏軒公青衿名儒,思譜諜之不續,為子孫之咎,卓然增修菖費羝追ǎ宜以六世祖阿遜公為始祖,彼念斗觀公武功佐明,自廬州遷潮州,以潮州歷程為家,故以斗觀公為始祖,俾子孫知武公之功由來,則阿遜公至佛養公,此五代生卒年月日時L葬處所,亦一一詳明,則柏軒公之為后人計亦遠矣,由今觀之,自ぷ詮至于今,既有七世矣,增修之事,豈可少乎,此七世內m士耀先叔,亦有志于此,未能洞悉故記之不明,今澄m不才,讀蘇氏家譜,至族人猶有服者,不過百人,而崴時昔社,不能相與,盡其歡欣愛洽,稍遠者,不相往來,況吾族星居尤甚,既而曰,凡我同族,喪死必赴,冠娶必告,少而孤則老者守,貧無歸則富者收,無以妾加其妻,庶混其嫡等語遂掩卷而嘆曰:美哉蘇子,敦睦之誼,可以風矣,不覺意念遂深遂h,h裔厲其間,m有生卒年月日時未h,因明季亂離神主失征故無傳,不敢混書,其墳L處所名號,形勢山向,無不熟載焉,以為吾族重謹敘。
大清康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
r次癸酉年秋九月重陽旦澄書
吳氏家譜序文
吳姓的遠古初祖居住在姬水流域(今陜西西北部),故以姬為姓。吳姓出自姬姓,以國為氏,是黃帝軒轅氏后裔,黃帝娶有四位賢淑的妻子,生有25個兒子,其中得姓者14個,其正妻嫘祖生有兩個兒子玄囂和昌意,吳姓就是玄囂這一支系傳承下來的,吳姓的開氏始祖是吳泰伯。當代吳姓的人口2400多萬,大約占全國人口的1.93%。吳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廣東、福建、廣西、貴州、江蘇五省。宋代《百家姓》明確記載http://baike.soso.com/ShowTitle.e?sp=S吳姓的郡望是延陵。延陵是今江蘇常州市附近地區。周朝的封國――吳國,個季札公按父親的意愿和當時國民的要求,他應繼承王位。但他為了不當國王躲到延陵鄉下耕種。后他的哥哥諸樊當上了國王,將延陵封給季札。后世為了紀念他將http://baike.soso.com/ShowTitle.e?sp=S吳姓郡望定為延陵,其后裔將姓氏前冠以“延陵吳氏”,將祠堂冠以《延陵堂》。慈利吳氏是札公的第五子吳木熹(化名永貴)的后裔,是嫡裔延陵吳氏。由古自今,吳人認為,族譜是神圣之物,修譜是對宗族的一大貢獻。各家吳氏族譜,大談族譜的神圣意義與作用,成為卷首譜序的主要內容。清順治十二年《(湖南)八甲灣吳氏譜序》曾說:“夫族之有譜,所以序昭穆、考世系,以成千秋不朽之言也。”明嘉靖丁亥《延陵吳氏譜序》也說:“譜學之興,其有益于世也大矣,蓋管攝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風俗,使人不忘乎本末,莫不由之。”把族譜的作用,說得神乎其神了。在古老中國,族譜的神秘意義,首在維系宗法制度,保持血統純正。
《延陵吳氏家譜序》說得好:族譜興起于中古而有先王之遺風。“先王宗法壞而恭敬之教亡,教亡而后譜作,譜作而后分明,分明而后義生,義生而后禮行,禮行而后祖尊。”族譜的出現,就是在宗法制度敗壞后一種挽救宗法禮制、維系血統純正的產物。有了族譜,就有了區別、分明,就知道自己是從哪里來的,屬于哪一宗、哪一支,不會亂認祖先宗派。沒有族譜,就等于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無所歸屬。隨著宗族的發展,子孫人丁繁衍分化,族人之間就會日益疏遠,甚至同族兄弟都視如路人。而有了族譜,就能聯絡宗族同姓之間的感情。因此,尊祖宗而聯族姓,承先啟后之謀,莫切于此(譜)(乾隆已亥吳以忱《丹徒吳氏續修譜序》)。在大多數吳姓宗譜的家范家規中,多把修譜系作為突出的一條。
正因族譜有如此重要的神秘作用,吳姓宗族無不重視族譜的收藏保管。每次族譜之修,都要先注明受領人姓名,開明譜牒部數。宗規要求族人對族譜要留心收藏,勿視為泛常。不得亂筆涂改或讓鼠咬蟲傷,潮濕霉爛,更不得貪財出典,否則嚴懲不貸。吳氏支譜《給譜錄》就規定“公議子、午、卯、酉年清明日,各攜譜齊集公所,憑值年人眼同會看,倘有毀壞者聽罰,其遺失出典者,議罰不輕,嚴追不貸。”
各家修譜,往往都要請學者名流,政界要人或本族名人作序,吳姓族譜也不例外。一篇序文,或述本族發展歷史,或述修譜緣起經過,或論族譜之重要意義。因此,一篇序文就是一篇簡短的歷史和道德文章,而同時,往往也是一篇散文佳作。古人說得好:敬祖尊宗,乃民族的優良傳統;樂于賢事,乃人之美德;承傳血統,乃人之本性;明t親疏,循守班次,乃人所在;國榮家榮,乃族子之光。人倫永記,人丁興旺,人文長錄,非宗譜名載不可也。
農歷甲午二零一四年五月初八.二十八世孫文軍謹撰
自從到廣西桂平市木樂鎮草塘村(今盤古嶺村)居住
由啟東公以后在族中世代輩份(2代前2代后)順序:
東、元、達 、珍、祥、業、德 、英、泰、廣、文 、
章、華、世、昌、云、志、建、榮、幫、超、宗、智、勇、剛、偉、俊、新、宇、光……
家族文獻.傳世之作.吾族弟子.藏之慎矣。
祖公墳葬處
啟東公乾隆九年甲子歲(公元1744年)三月十一日己時安葬在恩平縣寨窩村河排處坐壬向丙.亥己分金。
朱氏婆太三月二十三日寅時安葬在曬谷石青龍砂處坐艮向坤.寅申分金。
廣西桂平市木樂鎮草塘村
(今盤古嶺村)吳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