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人:合肥六家畈吳氏二進士
(六家畈“古民居門樓)
合肥市六家畈《吳氏族譜》記載,宋寶慶年間(1226年),六家畈吳氏始祖吳七三從宣城遷來,居“巖山北麓”,生子吳再三。吳再三生六子,遷至現在六家畈的地方,取名“六家畈”。
六家畈吳姓是當地的大姓,人員眾多,明清兩朝出過兩位進士,巧的是,這兩位進士還是祖先與后代的關系,兩人中進士時間相隔429年。
(六家畈吳氏宗祠里的吳鎰畫像)
一、明朝進士吳鎰
吳再三第三個兒子吳富二生了四個兒子,老大叫吳貴七,吳鎰是吳貴七的第四個兒子。
吳鎰(1393年—1465年),字應衡,行榮十,明朝宣德丁未年(公元1427年)科進士,累任至四川道監察御史,是吳再三孫子吳貴七的第四個兒子。六家畈《吳氏族譜》記載他“性剛介,與人不茍合,常乘花馬,京師目為“花馬吳”,猶古所謂‘驄馬御史’,云升南陽知府,歸隱不就”。
驄馬,指青白色相雜的馬。驄馬御史,指東漢時的御史桓典,漢沛郡龍亢(今安徽懷遠西北)人,漢靈帝朝拜侍御史,常乘驄馬,被稱為“驄馬御史”,“時宦官秉權,典執政不避,京師畏憚,為之語曰:‘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拿東漢御史桓典來媲美吳鎰,可見當時人們對吳鎰的評價。
1594年,六家畈吳氏十世孫吳起周首倡建祠堂修譜牒,希望借著吳鎰的影響和威信,警示后人,吳氏祠堂主祭吳鎰。20世紀50年代初,安徽省******康復醫院建在六家畈,專門收治在抗美援朝戰場上負傷的志愿軍官兵,吳氏祠堂被作為康復醫院的藥庫。六家畈吳氏祠堂從建成到這時止,中間經歷過幾次修建,一直都主祭吳鎰,當地人尊稱他為“御史公”。
清末民國初,六家畈吳氏祠堂號稱“合肥東南一枝花”。祠堂大門朝南,一路向前沒有建筑遮擋,正對南面的茶壺山。茶壺山上朝北方向有一塊翹起的巨石,形似壺嘴,迎著祠堂,終年滴水不斷。祠堂門前建有一座“荷花池”,擬作硯臺,正對茶壺山上壺嘴的滴水,“墨水”源源不斷。祠堂西南方向的巢湖邊建一******寶塔,名叫“鎮湖塔”,像一桿巨大的毛筆。眾人想像,御史公吳鎰,伸手提起寶塔“毛筆”,蘸著“巨硯”里源源不絕的墨水,辦公、寫文,寓意著吳氏后人文脈相傳,高中科舉。
祠堂對聯“柏臺望重豺狼道,花馬名高獬豸威”用木牌制作,平時掛在二門,春節時掛到大門口。對聯中的“柏臺”,是“御史臺”的別稱,“花馬”是吳鎰的代稱,“獬豸”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能辨是非曲直,識善惡忠奸,是勇猛、公正的象征。這個對聯不只是贊頌吳鎰,還有隱喻吳鎰英靈在此辦公、申張正義、警示后世子女不要為非作歹的意思。
(淮軍“華”字營統領吳毓芬作吳毓芳墓志銘)
二、晚清進士吳毓芳
吳毓芳(1824年—1857年),字子藝,號潤六,清朝道光乙酉舉人(1825年),清朝咸豐丙辰(1856年)進士,是六家畈始祖吳七三的第十七代孫,吳鎰的第十二代孫。其父親吳璠,派名吳文煥,字倬章,號蘊堂,太學生,著有未園詩集》六卷。
吳毓芳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二。兄長吳毓芬,字公奇,號伯華,隨李鴻章加入淮軍,創建淮軍“華”字營并任統領,1867年托病回鄉。三弟吳毓蘅,字子佩,號香皋,郡廩生,1858年帶領團練與太平軍作戰時陣亡。四弟吳毓蘭,號香畹,隨李鴻章加入淮軍,1867年接任“華”字營統領,在揚州駐守時抓住東捻軍首領賴文光,后赴天津任職,興修水利,為治理天津水患、屯田做了重要貢獻。
吳毓芳少年時好學,“性端謹孝友,語言簡默,少讀書目數行下,年十三即盡熟群經,喜經世之學,于子史無所不窺,屬文下筆千言,不加點竄若宿成”。1853年太平軍進軍安徽,安徽團練紛起,吳毓芳兄弟幾人辦團練,參與鎮壓太平軍、捻軍,有軍功。
1856年,吳毓芳中進士,任甘肅的知縣,因其身體不好,路途又太遙遠,其父親及其四弟吳毓蘭送其上任,又因軍功升用同知,沒有到任就生病去世,時年33歲。
吳毓芳著有《薰香館詩文集》,吳毓芬在悼念文章中寫道,“所為詩古文制藝存者,凡數百篇,藏于家”,可惜后來都遺失殆盡。
吳毓芳子孫中有兩人中舉。其第二子吳兆樞,原名吳思樞,字植中,號密甫,清朝光緒乙丑(公元1889年)科舉人。吳兆樞次子吳延壽,更名吳燾,字仲山,號靜夫,清朝光緒壬寅(公元1902年)補行庚子辛丑(公元1900年)恩正升科舉人。
吳毓芳與其祖先吳鎰,相隔400多年,分屬兩個不同的歷史朝代,都中了進士,著實不易,無論是傳統所說的“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還是“詩書傳家遠,耕讀繼世長”、 “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都強調讀書和文化傳承的重要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1、六家畈《吳氏宗譜》,1880年版(清光緒六年)。
2、六家畈《吳氏族譜(一)﹒祖譜卷》,吳德章主編,六家畈吳氏族譜編輯委員會2004年3月印刷。
(作者:遠人,安徽肥東人,現在合肥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