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人:“遇事敢為”的先人吳朝賢
合肥六家畈《吳氏族譜》記載,宋寶慶年間,六家畈吳氏一世祖吳七三從宣城遷來,居“巖山北麓”,生一子吳再三。吳再三生六子,“復北去巖山三里,左青陽,右巢湖,溪水環帶,為形勝之地,遂定居焉,以六子,因名其地曰:六家畈”。
2002年9月至2005年12月,六家畈吳氏人員進行第十一次修譜,這也是1914年(民國三年)第十次修譜后的******次修譜。爸爸吳炎智參與其中,擔任常務副主任委員,是9名主任委員之一。二叔吳文智、三叔吳炳智也都為修譜做了貢獻。
感謝另一位常務副主任委員吳德章先生的細心和辛苦,他結合這次修譜,將第十次修成的24冊族譜主要內容合并成一冊,于2004年12月印制出來,既方便閱讀,也方便新修成的族譜與老譜銜接。現在的六家畈吳氏人員只要將這兩個譜進行對照、溯源,就很容易找到自己自吳七三以下的歷代祖先名字。
吳德章先生還將1914年族譜中許多人物的簡介摘錄出來,作為單獨一部分內容,附在新印制的老譜后面。1914年族譜里,這些簡介都在譜中人物的各自名下,非常分散,閱讀、查找都不方便。這樣集中起來,更方便閱讀和查找。我寫的那些關于六家畈吳氏人員的文章,就從中獲益很多。
我知道爸爸小時候家里很窮,沒有半塊田地,想租種六家畈“二大人(吳中流)”家田,還因為同村人說壞話,差一點沒有租種成。爸爸的爺爺也是種田人,生了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家庭經濟也非常困難。我查找吳德章主編的老譜內容,想從中找到一些祖先生活的痕跡,多了解祖先的一些情況,卻只能找到祖先姓名及世系脈絡。
有機會看到原淮軍“華”字營統領吳毓芬等人1880年(光緒六年)修成的《吳氏宗譜》影印件,再次查找,終于找到一位祖先稍具體一點的文字記載。
這是我的九世祖吳朝賢,字東橋。他的祖父吳容,字勤樂,是我們家與小徐村吳忠智、吳金智兄弟和吳啟智、吳林智兄弟共同的祖先。吳容生了三個兒子:吳侖、吳岳、吳巍。吳容以后,我們這三家開始分開。
吳朝賢父親吳侖是長子,字良瞻,是我們家與吳炳信、吳福信這對堂兄弟共同的祖先。吳侖生了四個兒子:吳朝用、吳朝圣、吳朝賢、吳朝文。吳侖以后,我們這幾家開始分開。
吳朝賢生了兩個兒子:吳明良、吳明達。吳明達是我的第十世祖先,字利寰,生了四個兒子:吳之俊、吳之德、吳之麟、吳之元。吳之俊,字傑甫,是我的第十一世祖先。
1880年版的六家畈《吳氏宗譜》對吳朝賢記載,除了名字、家眷情況外,還有一段文字:
公為人慷慨剛直,遇事敢為,即鄉里有不平,每愬于公,片言而決,時為族黨首,出里人先,重者曰:東橋。
文字不長,校點可能不準,大致意思明確,反映出我這位祖先至少有三個特點,一是“慷慨剛直,遇事敢為”;二是在鄉里有威望,受人尊敬,“鄉里有不平”,愿意“愬于公”;三是處理問題的能力強,“片言而決”。也反映出我這位祖先人品不錯,豪爽正直,待人熱心,敢于擔當,處理問題的能力比較強,在鄉里有很好的影響和威望。
這樣的人,無論在什么時代,都是受老百姓歡迎的人,都是老百姓信任的人。祖先的這些優點,我們后輩應該學習和銘記。
上一篇:遠人:吳家花園里的歲月流連
下一篇:遠人:小徐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