皙公永新吳氏八派
1廉俚派:皙公之子炤,炤生子二,長子愿,次子惠。愿,字行三,承事朗。為中院始祖。愿,生子二,長子任,徙居泰和白沙;次子十一公居廉俚。十一公生子一,二四;二四生子一,光弼,為廉俚派始祖。光弼公生子四,絳,執中,建中,時中。七世執中徙居永新成都。十一世羽(左邊加王旁)公生子四,范,篪,玉,筌。十二世范徙居永新洋溪;十五世必遠公之次子以方公也徙居洋溪。彥敬公之子榮公(十七世)徙居永寧金源橋上;二十四世訓公徙居湖南省邵陽縣寶慶。廉俚派現有《積慶堂》,居煙崗水湄村;《延陵堂》居永新西鄉成都田心村;《敦本堂》居西鄉里田洋江村。
2桂崗派:以上院系六世庸公為始祖。以十七世祖莘樂字師尹,號桂崗先生之名為派名。現有《禮讓堂》,居煙閣鄉江下村;《昭先堂》,居煙閣鄉厚湖村。
3洲湖派:以十六世彥良公為始祖。系上院五世享翁之次子感公之嗣孫。現居住地較集中,有十三堂之稱。加各分支,現有《愛敬堂》,《文魁堂》。《素位堂》,《性德堂》,《棣萼堂》,《雅林堂》,《崇禮堂》,《德義堂》,《安居堂》,《仁友堂》,《日贊堂》,《清趣堂》,《篤慶堂》,《聲振堂》,現屬煙閣鄉甲洲村。《敦厚堂》,《培桂堂》,《世慶堂》,現屬高溪鄉鄱陽。《樂仁堂》,現居煙閣鄉白水村。
4歐田派:以皙公后裔上院六世倩公為始祖,從十六世相成公徙居南鄉歐田(現在中鄉斜陂村)。現有《佑啟堂》,《忠義堂》。廿世孫南順,南海,南隆三兄弟游學廣西南寧府,開基平易,其后在廣西賓陽,橫縣,上林,隆林,南舟都有分支。
5橫路派:以上院六世莊公為始祖。居煙閣橫路村,堂名《昭德堂》。廿四世益元公徙居四教塘下嶺,《啟隆堂》為塘下嶺堂名;16世貫遠,貫達在白土為〈一本堂〉始祖;莊公位下廿七世啟翰公由白土(白鷺)分支梅田田心,建《協昌堂》。
橫路派世系簡略:(6世)莊公——(15世)尚賢徙永寧〈今寧崗〉莊前〈〈錄順堂〉〉。(16世)蘭龍居黃淇;道存兄弟(元洪。元高)居窯里;正心居寧崗睦村;正已居寧崗大垅;子常居贛州西門;田奎居安福西村;貫遠,貫達居永新白土(一本堂);廿世隆英居永新縣前土橋頭;孟憲居河南省歸州;啟彥居泰和黃漕;廿世益元居塘下嶺。
6汴田派:以十五世孫士清為汴田派始祖。十五世士清公由廉俚遷本縣東鄉汴田富頭開基。立祠為《敘倫堂》。生三子,長子季達開基于上洲村,立為《松竹堂》;次子孟達開基于顧江,立祠為《崇里堂》;三子仲達開基于洲下立祠《崇本堂》。孟達,仲達無嗣,唯季達生三子。長子以誠繼季達居上洲;次子用章繼孟達居顧江;三子真獲繼仲達居下洲。用章公的子孫分徙埠前吳家村,有《明德堂》;真獲的子孫又分徙本地祥背村居住。
7南唐派:是以六世祖瓘公次子旗和三子游為分支的南唐支系。康熙戊戌重修之譜曰:皙南唐廬山來,主永新簿,因家邑之義井,后徙南鄉煙崗廉俚橫路沙下。由三世惠愿二公始分上,中院。至六世瓘公位下分衍諸派。九世公易簡(字景蘇),從煙閣徙居南唐。因不忘主公自南唐宦永新而以其南唐之名謂之也。
旗之孫易簡(9世)居南唐;旗后裔13世孫愈敏生三子,長子相東公建《萃和堂》;次子子隆公居茶子嶺建《衍和堂》;三子原英公居前房建《鐘和堂》。相東公之后裔16世筠芳次子季珉公(17世)徙厚湖建《秋湖堂》;筠芳長子季禹之長子18世厚公(毅齋翁)建《永思堂》;次子(直齋翁)建《直得堂》;三子弘(嚴齋翁)居東邊建《尚儒堂》。毅齋翁之長子體重公(19世)徙莘塘建《積慶堂》;次子體晉公居老居;三子體固公徙垅中建《世德堂》;四子體吉公徙新居建《修齊堂》。26世文協公從《四德堂》徙老居建《立本堂》。前方《鐘和堂》一九九九年重建改堂名為《崇德堂》。
游之孫千齡(9世)徙居南唐上邊,建《昌年堂》。如今南唐上院嗣孫自認其來自湖山《文林堂》,與譜不符,待考。
8湖山派:由瓘公第五子與傳至十四世林孫公徙湖山,建《文林堂》。南唐上院《昌年堂》為其分支(?)泰和之塘邊,寧崗之三保,湖南陵縣,蓮花《懷德堂》均為其分支。
附:上院瓘公位下南唐,湖山各堂世系圖
( 6世)瓘
(6世)天啟——旗—— 游——旎——與
(9世) 易簡——千齡—————銳
(13世) 愈敏
(14世)相東————子隆————原英————(均為愈敏之子)
(相東建《萃和堂》)(子隆建《衍和堂》) (原英無子,相東五子伯庸繼承,建〈鐘和堂〉)
(16世)筠芳
(17世)季禹————季珉————季環(均為筠芳之子)
(季珉徙厚湖建〈秋湖堂〉
(18世)厚——含——弘——光——夏——含——紹(均為季禹之子) (弘之子,徙東邊建《尚儒堂》。)
(19世)體重——體晉——體固——體吉——體時(均為厚之子)
體重徙莘塘建〈積慶堂〉。體晉徙老居;體固徙垅中建〈世德堂〉;體吉徙新居建〈修齊堂〉 (26世)文協公從《四德堂》徙老居建〈立本堂〉。(黃淇派失聯。白沙派系廉俚派的分支,在泰和縣和吉安縣境內。)
上一篇:祖二公始遷
下一篇:宣城公上面的世系